馬太效應(Matthew.Effect)最早是出自於「聖經-馬太福音」中的一句話,「凡有的,還要加給他叫他多餘;沒有的,連他所有的也要奪過來。」社會學家從中引申出了「馬太效應」這一概念,用以描述社會生活領域中普遍存在的兩極分化現象。
所謂的馬太效應,進一步解釋,就是指強者越強、弱者越弱,一個人取得了成功之後,後續的幸運都會隨之而來,反之亦然。簡而言之可以理解為富越富貧越貧。
同樣,將馬太效應放在好萊塢里也是適用的。當一名導演或者演員連續取得了成功之後,所有成功都會紛杳而至,然後把握住一個個成功的機會躋身頂尖行列;而當一名導演或者演員經歷了失敗之後,往往事不過三,他的事業就會滑入一個低谷,然後陷入一個越來越糟糕的泥沼之中。兩極分化的現象,廣泛地分部到社會的每一個角落。
雨果目前顯然就是馬太效應中負面效果不斷累積的那一方,即使是連續四部作品的成功,也依舊無法扭轉媒體眼中的消極印象,不僅因為之前近三年時間的糟糕低迷,同時也是因為這四部作品的成功都是沒有模式可尋的。
「聞香識女人」、「義海雄風」、「西雅圖夜未眠」、「辛德勒的名單」可以說是四種不同類型的作品,最終成功的因素也各不相同。「聞香識女人」成就的是阿爾-帕西諾,「義海雄風」借著羅德尼-金的東風,「西雅圖夜未眠」是浪漫愛情喜劇,「辛德勒的名單」則是猶太人的大力支持,成功軌跡的差異,也就意味著這種成功是很難複製的。
所以,媒體勢必很難在第一時間就扭轉對雨果的消極印象,再加上剛剛殺青的「低俗小說」和即將開拍的「生死時速」依舊和前面四部作品的軌跡截然不同,那麼這一次媒體的消極應對也就是預料之中的事了。
一向以嚴肅嚴謹著稱的「綜藝」雜誌對雨果的選擇表示了百般不理解,「當蘭開斯特選擇了『生死時速』時,這也就意味著,他願意再次對動作電影進行嘗試,這是一件好事。這位擁有和馬龍-白蘭度一般英俊面容、出色演技的年輕演員,同時還擁有哈里森-福特一般的矯健身手,我們迫不及待地想要觀看他在大屏幕上的火爆動作演出。
但問題就在於,『生死時速』真的是一個最佳選擇嗎?攝影師出身的簡-德-邦特沒有任何導演的經歷,他最為人所知的就是凌厲的攝影風格,但卻沒有得到真正的認可;而編劇和製作人團隊都是第一次擔任電影製作,這實在是很難讓人產生信任感。
蘭開斯特如果願意拍攝動作電影,相信好萊塢至少可以提供他無數個劇本進行選擇,現在就是動作電影的黃金年代,過去三年時間裡一共誕生了三十五部同類型題材作品,而今年目前所知已經立項的動作電影至少有十九個。
如此多的選擇,有大製作也有豪華卡司,還有優秀劇本以及創新題材,但蘭開斯特卻選擇了『生死時速』,這個看不出任何優勢、任何亮點、任何價值的作品,著實讓人無法理解。
這是蘭開斯特在過去六個月時間之內第二次讓人無法解讀的選擇了,上一次的『低俗小說』還有昆汀-塔倫蒂諾值得期待,只是二十五萬美元的片酬至今震驚好萊塢,讓一眾頂尖製作公司尋找不到一個合理的解釋;而這一次的『生死時速』卻沒有任何理由了。
憑藉著連續四部作品的巨大成功,蘭開斯特已經迎來了自己事業登頂的黃金機會,但面對這樣的機會,他卻連續兩次做出了莫名其妙的選擇,未來究竟會如何發展,讓人捉摸不透。」
從「綜藝」的評論就可以看出,雖然表面是對於雨果的選擇做出了各種推測各種質疑,但本質上來說,卻是對「生死時速」這個劇本沒有任何期待,甚至可以說是貶低了整個「生死時速」的水準,這在好萊塢里是十分常見的情況,並不稀奇。
歸根結底,「綜藝」還是認為,雨果選擇「生死時速」是一個很糟糕的決定。
好萊塢業界另外一家權威媒體「好萊塢報道」也表達了和「綜藝」類似的觀點,不過他們的言辭更為激烈,用一種調侃嘲諷的方式發出了反問,「難道蘭開斯特是在選擇自殺?」
在「好萊塢報道」看來,「蘭開斯特先選擇了八百萬美元成本的『低俗小說』,而後選擇了兩千八百萬成本的『生死時速』,似乎一夜之間,雨果就和低成本獨立電影纏綿得難捨難分了。在當今電影製作成本不斷上升的情況下,蘭開斯特拒絕了六千萬成本以上的所有作品邀約,一心一意地專註在低成本製作之中,這讓人不禁懷疑:難道蘭開斯特是放棄了事業發展嗎?
在經歷了『哈德森之鷹』等連續三部高投資作品的慘敗之後,蘭開斯特似乎陷入了一種恐慌的境地,他現在更加固執地堅持在低成本作品領域之中,其實就是在降低作品風險的一個舉動,如果作品失敗了,承受的損失也勢必不會那麼慘痛;但作品一旦取得了成功,這就是一場漂亮的翻身戰。
毫無疑問,這可以算是一個明智的策略,但卻顯得束手束腳,保守而缺乏上進心,這對於競爭激烈的好萊塢來說,絕對不是生存下來的最佳手段。面對挑剔的觀眾、麻煩的影評人和嚴苛的專業人士,如此保守而謹慎的選擇,只會讓蘭開斯特身上的巨星光環逐漸黯淡。
也許,低成本的『生死時速』即使失敗也沒有大礙,但蘭開斯特卻忽略了另外一件事,持續參與小成本製作,只會讓圍繞在蘭開斯特身邊的星光漸漸消失,然後一點一點磨滅他成為頂尖巨星的可能。所以,也許,他正在走向自我毀滅的道路上。」
「好萊塢報道」對「生死時速」沒有太過苛責,但卻用「自殺」這樣的形容詞來表示對雨果選擇的不認同,其實他們聚焦的核心焦點也就是雨果沒有接受一千五百萬美元片酬出演大製作,放棄了一步登天成為頂尖存在的機會,這對於雨果未來事業發展都是一個致命打擊。
但換一句話說,「好萊塢報道」也和「綜藝」一樣,並不看好「生死時速」能夠打破固定思維取得成功。
不僅僅是「好萊塢報道」和「綜藝」,「舊金山紀事報」以「蘭開斯特又一次充滿問號的選擇,連續第二次失敗?」為標題進行了撰文報道。
「今日美國」則以「兩千八百萬美元投資迎來『一千萬先生』」這樣具有反諷標題的新聞,對這一次「生死時速」進行了報道。
「娛樂周刊」選擇了「蘭開斯特與新人導演、新人編劇、新人製片的碰撞,莽撞還是遠見?」這樣的標題進行了討論,在新聞的最後,他們得出的結論是「雨果太過急於證明自己,很有可能弄巧成拙,只希望這一次的失敗不要帶來『哈德森之鷹』式的後果。」
之前幾次交鋒之中都和雨果碰撞出火花的「紐約郵報」標題十分直接,「自毀式選擇,名利場迷失方向」,他們認為雨果現在對於自己的票房號召力過於有自信,選擇了「生死時速」是有原因的,「低廉片酬所換來的勢必是蘭開斯特對劇組的話語權,布洛克和迪卡普里奧的加盟都可以看到蘭開斯特的身影」,評論表示,雨果這是在逐漸朝著製片領域伸手,顯示出自大狂傲的一面,連續四部作品的成功顯然讓雨果徹底迷失了方向,「這將會是一場災難。」
整體而言,專業媒體都普遍不看好「生死時速」的發展前景,甚至認為這是比「低俗小說」還要可怕的一場災難,畢竟「生死時速」就是一部純粹的商業電影,如果票房失敗了,那就是一切失敗了,沒有給雨果演技發揮功力的空間,也沒有其他迴旋的餘地,票房定生死。
當尼古拉斯-麥克倫翻閱著這些新聞報道時,不由覺得十分有趣,看著媒體同行們打著為雨果著想的旗號,然後不斷向雨果狂轟亂炸,直接證實了他和雨果之間對於這些媒體的討論和判斷,這對於尼古拉斯來說,實在是別有風味的一副景象。
這些新聞報道一個個分析得都十分給力,彷彿雨果真的面臨一個十分可怕的糟糕局面一般,但尼古拉斯卻是一眼就注意到了,所有媒體都沒有提到「生死時速」的劇本問題。雖然目前劇組沒有公布詳細內容,但故事梗概就足以看出這個劇本的新意了,這也是雨果願意選擇這個劇本的最重要原因,但卻偏偏被所有人不約而同的忽略了。
所以說,媒體真的是一個很神奇的東西,他們追逐事實,但不同角度不同立場不同位置所折射出來的觀點,卻都是截然不同的,甚至具有強烈的欺騙性,即使尼古拉斯自己就是這個行業中的一員,也不由覺得興趣盎然。
不過,尼古拉斯注意到了一個很特別的景象,他很確定,其他媒體同行也很快就會注意到了,即使這一次注意不到,下一次也勢必就會完全浮出水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