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的年末顯然是陷入了一股狂熱的浪潮,先是「辛德勒的名單」引發了關於戰爭的驚人討論,這股熱浪還沒有來得及退散,「幾近成名」所引發的搖滾熱議又開始動搖整個音樂領域的地基,「另類選擇」和「自轉」兩家名家望族針鋒相對的冰火之歌在整個音樂領域引發了地震式的討論。
「另類選擇」和「自轉」擁有的影響力也許還是不敵「滾石」,但是二者對於地下音樂、地下搖滾、專業歌迷的影響力還是毋庸置疑的;再加上榮耀至死這支樂隊本來就是人們所關注的話題焦點,所以當兩本雜誌對於榮耀至死的樂評一經問世之後,就迅速在歌迷之間火熱地擴展了開來。
話題最開始還停留在「榮耀至死這張叫做『幾近成名』的專輯到底是不是一張優秀的作品」,但是不久之後就進展到「榮耀至死這支樂隊到底是什麼風格」,隨後又發展到「榮耀至死是否侮辱了搖滾」,最後直接就上升到了「搖滾風格發展到現在這個局面究竟應該如何改變」……整個話題走勢著實是讓人瞠目結舌。
正如「另類選擇」和「自轉」兩家專業音樂雜誌擁有截然不同的觀點,歌迷們的觀點也可以大致分為三派,「另類選擇」派,「自轉」派,還有最後一種就是中立歌迷和局外人。
由於搖滾的音樂屬性,也由於搖滾所倡導的精神,所以忠實的搖滾愛好者之中有一群死忠歌迷,他們執著地認為搖滾的血統必須保持純正,英倫搖滾、金屬搖滾、藝術搖滾、後車庫搖滾、朋克等等類型都屬於搖滾範疇,其中有最極端的一批粉絲只認同自己喜歡的那種搖滾,比如說朋克經過近三十年的發展,依舊有一批死忠樂迷拒絕承認朋克也是搖滾。
他們對於架子鼓、吉他和貝斯的樂隊構成有著偏執的堅持,鍵盤的加入被認為是一種可恥的妥協和改變,他們甚至會唾棄加入鍵盤的搖滾樂隊,即使是夢劇場樂隊這樣得到「另類選擇」稱讚的樂隊,也依舊有一個固執的群體不願意接受。
這一批忠實歌迷其實就是搖滾極端份子,他們對於榮耀至死的出現是絕對嗤之以鼻的,自從七月份榮耀至死踏上公路巡演征程以來,他們就鄙視榮耀至死這樣的樂隊。做一個簡單的比喻,如果說搖滾是皇室貴族,那麼榮耀至死的音樂在他們眼中就是奴隸階層,根本無法搬上檯面。
當「另類選擇」對榮耀至死大肆批判時,這些頑固份子也用盡各種惡毒的言論來表達自己對榮耀至死的排斥。幸運的是,現在還不是網路時代,所以這些歌迷散落在美國的各個角落,沒有一個組織將他們聯繫起來,並沒有形成鋪天蓋地的批判。他們最直接的反對舉動:就是拒絕進入唱片店購買「幾近成名」這張專輯,用這種實際行動表達自己對樂隊的抗拒。
同樣,「自轉」雜誌的言論也得到了一大批歌迷的支持,他們認為榮耀至死對於夢想的追求和執著,這就是搖滾精神最直接的演繹,而樂隊在現場演出所表現出來的感染力更是堪稱頂尖,樂隊是在用最真誠的演出將自己的搖滾精神傳遞給觀眾,那種黑暗之中依舊不輕言放棄的激勵能量,贏得了一大批粉絲的喜愛。
這批歌迷同時認為,榮耀至死對於搖滾現有固定局面的挑戰,這件事本身就是如此搖滾。要知道,搖滾音樂本來就是對世俗觀念的一種反叛,在六十、七十年代,許多家長都認為搖滾就是墮落的代名詞,極端的家長甚至認為搖滾是在宣揚毒品、酒精和暴力,這些家長將搖滾強勢地阻隔在外,認為搖滾就是精神毒藥,將會殘害他們的孩子,殘害他們的價值觀念。
嬉皮士就是在那個年代興起的,這正是在這種文化運動之下,將搖滾推向了第一個黃金巔峰。
現在榮耀至死也面臨著一樣的情況,世俗觀念束縛住了搖滾音樂的手腳,用所謂的「傳統觀念」制約了搖滾的創新,也許這不是六十、七十年代世俗和政治的約束,但卻一樣是對自由的扼殺。當搖滾失去了自由的靈魂,搖滾也就不再是搖滾了。
所以,這批歌迷對於榮耀至死勇於挑戰現狀的舉動讚許不已,特別是過去兩年被譽為搖滾復興的年份,榮耀至死敢於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挑戰權威,這個舉動就洋溢著搖滾精神。
這些歌迷認為,那些抱著榮耀至死是在侮辱搖滾的反對派人士,其實本身就是在用繩索扼殺著搖滾精神的喉嚨,他們對新生事物的恐懼就像是四十年代從沒有聽過搖滾的無知人士、還有七十年代將搖滾視為洪水猛獸的保守人士,這才是對搖滾真正的侮辱!
更重要的是,「幾近成名」這張專輯的十一首歌每一首都十分出色,無論是旋律的完成度還是歌詞的精緻度,亦或是精神的貫穿度,都讓人拍案叫絕,其中堪稱經典的佳作一隻手都數不過來。這對於一張專輯來說,絕對是難得一見的景象。
相比於那些反對派來說,支持者們則明顯團結了許多,不僅因為之前榮耀至死橫跨美國的公路巡演召集到了一大批鐵杆粉絲,還因為梅雷迪斯-莫利斯、利亞姆-平克曼、伊萊-卡斯維等人組織起來的支持者團隊給予了樂隊巨大的支持,這也使得支持輿論一時間佔據了上風。
同時,支持者們還可以通過走進唱片店購買專輯的舉動來表示自己的正面支持,這也就讓支持者的聲勢悄無聲息地就開始扶搖直上。
面對這樣的情況,反對派自然不甘示弱,雖然他們沒有組織,但在九十年代的美國,電台卻成為了普通觀眾們表達情緒的最佳平台,如果要說影響力的廣泛程度,電台還在電視機之上。作為一個車輪上的國家,車載電台對於廣大民眾的影響力無所不在。
於是,「另類選擇」派和「自轉」派就以電台為戰場,展開了激烈的爭奪。
「耶穌基督,你們如果再播放這種垃圾音樂,我就要砸了你們的電台,榮耀至死樂隊的音樂根本就不能稱得上是搖滾,你們這是在侮辱搖滾!」
「榮耀至死,我堅定不移地支持榮耀至死,我相信他們對音樂的執著能夠到達成功的彼岸,尋找到屬於他們的榮耀。他們的精神才是真正的搖滾,我希望你們播放『鋰(Lithium)』這首歌!」
「狗屎,這一切糟糕透了,請不要用榮耀至死那樣垃圾的音樂來毀了我的早晨。如果這都可以稱得上是搖滾,那麼瑪麗亞-凱莉的高音就可以稱得上是歌劇了!見鬼的上帝,你可以再提高一點音樂品味嗎?就連街頭撿垃圾的……」後面的話都是粗話,直接被掐斷了。
「我簡直不敢相信我到現在才認識榮耀至死,他們的音樂太美妙了,『不要為往事而煩惱(Don』t.Look.Ba.Anger)』、『二次機會(Sed.ce)』、『扼殺英雄(Kill.Your.Heroes)』,這一切真的太美好了。他們為我的生活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感謝上帝!」
「專業,專業,請專業!請不要用那些糟糕的商業流行音樂來侮辱我的耳朵!榮耀至死就只是一個嘩眾取寵的小丑,他們的歌聲就連音樂都稱不上,我在浴室里解決生理問題時的悶哼聲都比他們的狗屎動聽!」
「這才是真正的搖滾,敢於挑戰一切權威的勇氣,這種搖滾精神才是我們應該提倡的。我已經聽膩了那無數模仿涅槃樂隊的音樂了,拜託,涅槃只有一個,一個也就足夠了,所以那些噪音可以停止了。請聽聽榮耀至死的音樂吧,他們改變現狀的勇氣,他們衝刺夢想的堅持,最重要的是,他們賦予了搖滾的全新色彩。榮耀至死就是兩年前的涅槃樂隊,我愛他們,我愛他們!」
「該死的雨果,該死的納粹,讓他滾回去演戲,不要來侮辱搖滾!」
「雨果-蘭開斯特就是我的夢中情人,我永遠支持他。上帝,他那雙動人的眸子,他那天籟的嗓音,這是真的嗎?哦,天吶,即使提起他的名字都可以感到心臟的跳動!」
榮耀至死發行專輯的時間是周四,而由於「另類選擇」和「自轉」兩家雜誌的渲染,從周五到周日這三天時間裡,據不完全統計,一共有一百七十六家電台兩萬零七百三十次提起了榮耀至死或者「幾近成名」,這種討論頻率也成為了這個周末里僅次於「辛德勒的名單」浪潮的熱門話題。
而作為兩個熱門話題的交叉人物,雨果-蘭開斯特的被提及次數更是飆升到了近五萬次,十分駭人。
「辛德勒的名單」因為觸及到了猶太人的敏感話題,所以成為了風靡整個北美大陸的社會問題;相對而言,榮耀至死的「幾近成名」就弱了不止一個檔次,當然,由於涉及到搖滾復興和搖滾變革的話題,這件事本身也是社會文化的一部分,所以討論熱度絕對不遜色。
除了「另類選擇」派和「自轉」派的熱烈討論之外,中立派和旁觀派更是成為了榮耀至死強勢崛起的重要註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