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旭日東升 第171章 吉他比拼

「我不相信你,我不相信你……」眼前的這名年輕人,就好像一頭伺機而動的豹子,一頭黑色的捲髮隨意地耷拉下來,臉上帶著再認真不過的表情,看起來就像是面臨一件格外嚴肅的生死大事一般,用力搖著自己的腦袋。

「朱利奧……」雨果的聲音才出來,年輕人就直接截斷了他的話,「叫我佩佩(Pepe)。」雨果也就順口說到,「佩佩,你為什麼不相信呢?我只是說,我可以不用吉他創作一首搖滾,但沒有保證這首歌一定高質量啊。」

「騙子!」眼前這個叫佩佩的年輕人赫然就是上午在車行門口給雨果傳單的那個小夥子,他和尼爾是認識的關係,雖然不是好友,但同樣在這個圈子裡,或多或少都見過面。這個年輕人全名叫做朱利奧-佩德羅-塞薩爾-卡薩(Julio.Pedro.Cesar.Casa),一聽名字就知道是巴西人,名字加上教名加上母親姓氏加上父親姓氏的排列組合,讓人眼花繚亂。

佩德羅剛才看到了尼爾,就上前來打招呼,然後就看到了改頭換面的雨果,他很快就認出這就是上午的那名「華爾街人士」,於是調侃到,「華爾街的業餘生活看來還是很不錯的。」其實窮街往北邊過去兩條街就是洛杉磯的華爾街,許多金融中心都在這裡。但是僅僅隔了一條街,就像是兩個世界,鮮明的對比讓人越發感嘆。

沒有想到,尼爾卻告訴佩德羅,說雨果是一名十分出色的吉他手,這引發了佩德羅強烈的懷疑。千言萬語也比不上真槍實彈的來一回,結果雨果也就在街邊現場演奏起來,這又引發了尼爾技癢,兩個人站在街邊就開始飆吉他。雖然說木吉他的對決缺乏了一點電吉他的聽覺刺激感,但是高潮的技巧還是讓人眼花繚亂,吸引了不少人過來圍觀。

雨果以前在榮耀至死時,負責的就是旋律吉他,他的領悟更多是在旋律和創作方面,如果單純論速度,這可不是雨果的強項,比起那些世界有名的吉他快手,差得何止是一條街,但是雨果手上的技巧卻十分嫻熟,掃弦、彈指、輪指的手指花樣絕對出色。左手按著和弦,右手在五根吉他弦上紛飛,一陣高地變換的音樂在耳膜之上帶出駭人的龍捲風,讓心臟的跳動速度、血液的奔騰速度都隨著指尖的變幻達到了高潮。

如果說雨果的花樣層出不窮,那麼尼爾的吉他技巧就堪稱是張弛有度,他對於節奏和速度的掌控達到了隨心所欲的地步,尼爾的彈弦速度至少比雨果快了一倍有餘,那連成一片的光暈幾乎讓人看不到尼爾手指的輪廓,只能感受到一片幻影在視線里橫掃,那流暢的旋律從潺潺溪流演變成為奔騰河流,轟鳴而下,壯觀得讓人瞠目結舌。更重要的是,尼爾不僅僅是快,他對於節奏的掌控爐火純青,就好像是一條朝著大海狂奔的河流,有湍急有舒緩,有轉折有停滯,整個欣賞的過程就好像是達成過山車或者漂流皮艇一般,驚險而刺激。

其實如果真的要分出一個高低,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因為雨果更加偏重旋律吉他,而尼爾更加擅長節奏吉他,即使是同樣的吉他也是不同的工種,無法決出勝負。但可以肯定的是,兩個人都是出色的吉他手,雖然說站在舞台上進行表演又是另外一回事,和樂隊其他成員的配合、掌控現場氣氛的能力、臨場表演狀態的調動都會產生影響,不過兩個人的優秀都是毋庸置疑的。

雨果和尼爾前前後後飈吉他玩了三個回合,不分上下的超強競技將街道的氣氛推向了一個高潮。今晚會到窮街來參加搖滾之夜的,即使不是樂隊成員,也都是資深音樂愛好者,自然看得出來優劣,雨果和尼爾兩位技術高潮的吉他手很快就引發了周圍所有人的掌聲,那炙熱的討論聲和讚歎聲讓周圍不少人都吹起了口哨聲。

在專業領域,高超的專業技能總是能夠輕易贏得內行人的喝彩——當然,前提是必須是有真材實料,否則班門弄斧的下場會更加凄慘。不過顯然,雨果和尼爾兩個人贏得了喝彩。

佩德羅更是驚嘆連連,他完全沒有看出來雨果居然是深藏不露,而且即使是他認識的尼爾似乎技藝又更加精湛了不少,這讓他對雨果立刻就產生了本質上的改觀,毫不吝嗇自己的讚譽,對雨果表達了自己的敬佩。

其實佩德羅這群年輕人都是如此,在外人面前可能叛逆可能刁鑽可能麻煩,但在音樂的領域裡,他們卻十分單純,只是將目光鎖定在音樂之上,簡單地因為相同的音樂愛好就可以成為朋友,也會因為音樂方面的敬佩而大方地表示自己的欣賞。

這種單純,也是許多經典搖滾樂隊最終走向滅亡的原因:音樂理念產生了衝突,雖然有不少樂隊也是因為成員之間的內部矛盾而結束,也不排除其他因素,但不可否認的是,音樂理念的分歧的確是導致大部分樂隊走下坡路的原因。

隨後周圍也有不少年輕人技癢,拿出吉他就在現場飆了起來,大家互相討論互相切磋,氣氛好不熱鬧。以雨果和尼爾為中心,周圍也形成了一個二十多人的小圈子,讓雨果真正地融入了這個圈子之中,這就是音樂的魅力了,哪怕是第一次見面也無所謂,因為音樂就可以成為彼此溝通的橋樑。

不過,愉快的氣氛很快就因為大家對音樂的看法分歧而產生了變化,佩德羅感嘆著現在在搖滾音樂之中吉他不可或缺的地位,以至於其他樂器的位置都被忽略了。佩德羅其實這是在為自己打抱不平,因為他是貝斯手,而他陳述的也是事實,一直到2000年之前,搖滾樂隊中吉他的地位是超然的,許多著名樂隊里吉他手往往擁有和主唱一樣的超高人氣。

比如說槍炮與玫瑰的史萊斯(Slash),比如說金屬樂隊(Metallica)的柯克-漢密特(Krik.Hammett)和詹姆斯-漢特菲爾德(James.Hetfield),比如說范-海倫樂隊(Van.Halen)的艾迪-范-海倫(Eddie.Van.Halen)。這些都是名垂青史的吉他手,擁有龐大到無法想像的擁簇。

這個階段的許多經典搖滾歌曲,都會有專門一段旋律交給吉他進行演奏,由此可見吉他的絕對地位了。

面對佩德羅這樣的抱怨,雨果卻不這樣認為,因為他知道,進入二十一世紀之後,其實樂隊強調的更多是整體和音樂的豐富多樣,比如說林肯公園(Linkin.Park)、U2樂隊、酷玩樂隊(Coldplay)、共和時代(One.Republic)、我的化學浪漫(My.Chemical.Romance)、簡單計畫(Simple.Plan)都是如此。

這主要是一個音樂潮流的發展問題,八十年代的金屬搖滾樂隊大多沉迷於技術的革新,繁複的演奏技巧和錯雜的編曲方法是潮流,也將搖滾技術推向了一個巔峰。這個時期的金屬樂隊將搖滾代入了一個全新的高峰,繁瑣高潮的技術是每一支樂隊的必備技能,這也是剛才雨果和尼爾吉他對決能夠吸引如此多人圍觀的原因,因為人們對於技術的重視達到了一個全新的高度,而搖滾愛好者們也熱衷於技術的比拼、技術的提升,高難度的主音吉他則成為了金屬樂隊的核心;而技術的出色也體現在了編曲方式上,這個時期的音樂大多以吉他為主、錯綜複雜的編曲為主流,失真的銀色和極端的音量之中融入大量情感的宣洩,將金屬搖滾推向了一個極致。在這個時期,吉他對於金屬搖滾樂隊來說的重要性,無與倫比。

但進入了九十年代,這種對技術的革新卻逐漸走進了死胡同,搖滾樂隊進入千篇一律的窘境,大量模仿樂隊的出現使得金屬搖滾很難再有新意,於是這十年的前半段,擁有開放簡潔架構的新金屬開始逐漸崛起,並起九十年代的後半段成為了主流,重新規划了搖滾音樂的版圖。比起技術來說,感覺在新金屬樂隊之中佔據更重要的位置,雖然新金屬樂隊之中也存在技術過硬的樂隊,但大部分還是化繁為簡佔據了主流,他們的演奏技巧也許並不出色,但卻能夠依靠多樣化的編曲將音樂用最簡單的方式呈現出來。吉他的絕對地位就是在這個時期被取代的。

最後時間來到了二十一世紀之後,新金屬樂隊的發展又再次衰落下來,而音樂的多樣和融合則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這時候的搖滾樂隊強調的是樂器之間的配合和樂隊的整體性。技術的過硬必不可少,但同時死板地雕琢技術也不可取,如何利用技術為感覺服務,如何將音樂思想融入旋律之中,成為了新的課題。在這時,沒有任何樂器是不可取代的,同時更加多樣的頂尖技術也被樂隊所重視,可以說搖滾樂的發展又進入了另外一個階段。

現在是1992年,新金屬音樂還未形成雛形,雨果在這時候就提出了不用吉他也可以創作一首搖滾歌曲的命題,這在八十年代金屬搖滾依舊強勢的情況之下,雨果立刻就受到了周圍一圈人的攻擊,這讓雨果親身體驗了一把什麼叫做「新生事物總是面對重重打擊」,手提電話現在在社會文化里的位置估計還要比雨果現在的處境好一些。

佩德羅一臉憤憤的表情喊道,「騙子!你剛才明明是說,你可以不用吉他創作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