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傳奇霸業 第三百九十六章 進球有效!?

「怎麼可能!?永貝里出場了?」

「第四官員是不是搞錯了?曼城居然用永貝里換下了達倫-本特?」

「托雷斯已經下場了,本特是曼城場上唯一的前鋒,萬勝選擇換下達倫-本特是為了什麼?」

「達倫-本特之前表現不多,但他在前面作用還是很明顯的,至少,他吸引了切爾西的防守注意力,光是戰術作用,也不是永貝里能替代的……」

「永貝里?他是打什麼位置?」

「……」

很多人都有類似的疑惑,他們完全看不懂這個換人,最關鍵的是,達倫-本特被換下,就意味著曼城的陣容中,將不會有一個前鋒。

永貝里出場後,曼城場上11人,有1個門將,3個後衛,7個中場……還有比這更奇葩的陣容嗎?7個中場球員,曼城是要幹什麼?

看到這個換人,所有人都沒辦法理解,就連支持曼城的曼徹斯特電視台,都在對換人有了疑問,甚至是……質疑!!

「萬勝或許做了個錯誤的換人,即便是要加強防守,也應該換上一名後衛,比如鄧恩,他就一直在替補席上!」

「永貝里的能力很全面,但他絕不是合格的後衛或前鋒!」

「沒有前鋒,曼城接下來要怎麼打?」

「無鋒?」

有人提出了這個概念,但任何聽到「無鋒」概念的時候,都會感覺很好笑,在他們看到,這幾乎是不可能的。

即便曼城踢的是世界最一流的技術足球,但「無鋒」的概念還是太「高大上」了,這種戰術基本是只存在於理論中。

在各種評論分析中,也有專業的足球評論員,認為曼城就是要打「無鋒」戰術,但他們只是提出概念,並解釋了一些理論上的打法,可他們不認為曼城能打的好,因為這種戰術對球隊、對球員的要求都太高了。

有足球評論員打趣道,「這支曼城的實力,還沒有『衝出地球、飛入宇宙』,或許他們能依靠『無鋒』擊敗一些小球會,可和同級別的切爾西進行比賽,就實在太冒險了。」意思就是說,曼城以一般陣型、擅長的戰術去比賽,肯定是能發揮的更好。

此外,還有一些媒體認為,「曼城其實就是想加強防守。」

「他們是聯賽第一,和切爾西交手,平局完全能夠接受,一場平局也足夠他們繼續在聯賽保持不敗,追平阿森納的49輪不敗記錄,總之,曼城就是要防守,有沒有前鋒根本無關緊要,光打反擊的話,莫瑞斯、厄齊爾等人也足夠了……」

之後的分析就是說曼城的「保守」,抨擊一下萬勝只希望打平的「保守想法」和「功利足球思想」,對此展開一些批評之類的。

說出這些東西的媒體,顯然是對曼城和萬勝沒多少好感。

但是這種說法,卻得到了不少人的認可,換個角度來講,任何人在萬勝的位置,或許都會選擇這麼做,這是對曼城最有利的。

另外,這也能夠解釋,「為什麼曼城會選擇換下場上唯一的前鋒。」

……

相比媒體而言,更需要考慮萬勝換人打算的,是切爾西主教練格蘭特。

兩支同級球隊比賽,也是兩隊主教練的直接比拼。如果一方進行換人調整,另一方都不知道這個調整意味著什麼的話,無疑在戰術應對上,另一方就會落入下風。

格蘭特就遇到了這種情況。

他不太明白曼城換下達倫-本特的原因,一則是像媒體說的,達倫-本特是曼城唯一的前鋒,二則,之前達倫-本特表現可沒那麼差,正常來說,他是不應該被換下的,回想起來,上半場時托雷斯被換下,也讓人摸不到頭腦。

格蘭特就完全搞不懂了。

他腦子裡有些迷惑,近而認真看起比賽,希望能找到曼城做換人調整的原因。

萬勝則是很嚴肅的站在場邊。

剛剛的換人決定,是他做出來的,整個球場里,也只有他最了解換人的目的。

媒體想的沒有錯,換下達倫-本特,其中一個目的就是加強防守,原因很簡單,永貝里出場能打後腰,他和艾拉諾-布魯默能組成雙後腰,那麼球隊後場就形成3後衛、2後腰的組合,無疑防守就會變得更嚴密。

換人的另一個原因,則是要加強中後場的控制。

面對切爾西的前世,曼城後場防守有些不穩,球隊並不能保證防守的穩固,所以加強一下防守是必須的,而兩隊爭奪的關鍵點還是在中場,球隊有多名中場,可厄齊爾、席爾瓦等人都更擅長進攻,換上永貝里的目的,還是加強「中後場」的能力。

在保證防守以後,和切爾西進行比賽,才能保證一個「穩」字,至少不能讓對方像是上半場一樣,肆無忌憚的輕鬆突破球隊的防線。

在保證穩定後,萬勝卻並不認為,球隊進攻會差上多少,因為球隊平日的訓練里,也會去訓練一種「輪流前插」的跑位方法。

輪流前插,顧名思義,就是球員輪流前插,來保證前面總是有球員接應,一般情況下,這是為了保證球隊每個位置上都有人,就比如厄齊爾那個進球,莫瑞斯拿到球直接推到空當,厄齊爾前插正好接到了傳球。

不過,在沒有前鋒的情況下,光是依靠輪流前插,也很難保證球隊的進攻效率。

就像是媒體分析的,「無鋒」戰術對的球員能力、球隊配合等要求過高,目前的曼城還無法真正打出真正「無鋒戰術」,否則夏天裡,萬勝也不會極力引入托雷斯來頂替阿內爾卡了。

在正常的比賽中,有前鋒總要比沒有前鋒,進球效率更高一些。

但那說的只是進攻。

和切爾西比賽,首先要保證防守,而論起在比賽中的貢獻來說,前面幾個球員中,對比賽貢獻最小的就是達倫-本特,他幾乎不參與防守,在切爾西後衛的嚴防死守下,進攻也只能起到一個「戰術作用」。

所以萬勝選擇換下了達倫-本特,利用「輪流前插」的理念,讓在進攻中空閑的中場球員,輪流前插去充當前鋒球員的作用。

這樣一則能夠讓切爾西不好做出針對性防守,二則也加強了中場的控制能力,又加強了防守,兩方面的加強,只犧牲了一個戰術性前鋒。

萬勝認為,這是值得的。

當然,這是針對性的調整,具體會有什麼效果,還是在比賽里看,所以萬勝很認真的看著比賽,也希望能從比賽中總結一些戰術調整運用的經驗。

……

現在曼城和切爾西的比賽,從比分上來說,曼城還是有一定優勢的。

比分是3:3,兩隊都進了三個球。

但千萬不要忘了,這是在斯坦福橋球場的比賽,而切爾西是完全不屬於曼城的球隊。

如果兩隊以平局結束比賽,曼城幾乎就等於是勝利了,因為他們保證了繼續不敗,客場也沒有輸給切爾西,同時,就像是賽前一些媒體「挑唆」的,切爾西成為了曼城追平阿森納不敗記錄的「墊腳石」。

所以實際上來說,切爾西才是不能接受平局的。

下半場,曼城完成換人之後,比賽局面上,曼城也有一定優勢,20分鐘時間過去了,天空電視台統計的數據中,曼城的控球率達到了百分之57,比切爾西的百分之43多出不少,另外,曼城有4次射門,切爾西只有2次。

從射門數據上,就能看出,隨著曼城加強了防守,兩隊的比賽變得沉悶許多。

但數據也顯示出了萬勝做出換人調整的作用,「雖然比賽場面變得沉悶,可曼城卻有了優勢。之前兩隊在進攻中是對等的,但現在曼城在門前的機會明顯高於切爾西……」

這就是作用!

用數據來說明的話,上半場兩隊進攻機會對等,比如之前雙方都能有10次機會,現在曼城變成了6,切爾西則變成了3,雖然雙方機會都有減少,但曼城明顯佔據了優勢。

不過在達倫-本特下場後,曼城進攻上的問題而已凸顯出來,光是依靠「輪流前插」,顯然無法和擁有一個真正的前鋒相比,有時候曼城的配合就會出現漏洞,比如莫瑞斯一腳傳球後,卻發現前面位置沒有人,再比如,厄齊爾把球踢入禁區,卻沒有隊友上前爭搶,等於白白把球交給了切爾西。

這就是下半場比賽的大致情況。

此時,比賽進行到了第70分鐘,切爾西主帥格蘭特坐在位置上,有些猶豫不定。

經過一段時間的比賽後,他也看出了曼城換人的目的,於是問題就擺在了面前——他是該加強進攻,還是穩固防守?

換句話說,球隊是冒險爭取勝利,還是儘力守住平局?

前者是要冒很大風險的,後者需要冒的風險小,可球門也不是想守住就能守住的,也許下一刻,曼城就能找到機會把球打進,逼迫他做出選擇了。

進攻、防守,做出選擇很困難。

其實關鍵問題還是,格蘭特希望球隊能取勝,但現在加強進攻的風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