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30章 帥哥孫良美與煤炭王平

孫良美心中一喜:「苗家小蘿蔔豬?」他還是第一次聽說這個名字,那就一定是郝舒老師說的微型山豬了。

「嗯嗯,我們山寨的特色小豬,比你們這裡的大肥豬可好吃多了。全部山養的,我們那,也沒有這裡的豬圈。不興圈養!」田桃興奮地說道。

「放養山上?」

「是的,小豬可乖了,吃飽了自己會回家的。只不過一頭小豬也換不了幾個錢,不過家家戶戶都有養,反正也不用餵養它,讓它們自己去山裡找吃。」

「一般幾個月就能長大?」孫良美把紅糖雞蛋碗放在桌子上。

「兩個月就能吃肉。」

「兩個月?」孫良美驚訝了。郝舒老師的雜交小豬要六個月,不過個頭也有異樣的,最大的,記得能長到三十多斤,一般的,也就十多斤,最小的,也就七斤左右。很顯然,雜交的基因不穩定,還需要改進。

「嗯,最多三個月,那肉,鮮嫩可口,最大的也就十多斤,最小的,四、五斤!」

唐老綿和唐家三千金都是聽得入迷!

他們還是第一次聽田桃說起自己老家的事情。過去了這麼多年,也不知道田桃老家怎麼樣了,家裡的父母兄弟姐妹都還好嗎?

孫良美嘿嘿的笑起來:「田嬢嬢,我們合作社準備養豬。我全權負責,你想不想回家一趟?想的話,我來想辦法。」

田桃眼睛頓時瞪得大大的,激動的嘰嘰呱呱的說了一堆誰也聽不懂的苗語,聽得孫良美和唐老綿唐家三千金都是一愣一愣的。不過還好,很快,田桃就用漢語說得:「小孫,你能幫我回家去看看,你就是我們家的大恩人。只有這個沒有屁眼的唐老綿,才從來沒有想過送我回家看看。」

唐老綿畏縮說道:「路費都沒有,怎麼回去?」

小女兒唐小晴搶著說道:「媽,我跟你回去。」

「我也去!」二女兒唐小華連忙表態。

「還有我,我早就想回外婆家去看看了。」大姐唐小美興奮不已。

唐老綿慢騰騰的拿出紅美蕉,他現在口袋裡也不缺那幾個路費了:「不是我阻攔你們,你們想回去,認識路不?嗤——!」

「沒問題。我來準備!」孫良美大喜。這件事情,要是能引種成功,那就是大功一件。平哥說過,養豬,要養出自己的特色。不要愁銷路,只要有自己的獨一無二的特色豬,養殖事業的第一步,就能在一個很高的起點。

「小孫,先吃雞蛋。等一下就冷了!」田桃笑得眼睛都看不見了,眯成了一條線。

「對啊。孫哥,你先吃雞蛋。看看我的手藝,裡面有紅糖,還有白糖。」唐小晴含情脈脈地說道。一雙妙目,都在孫良美的臉上粘著。

人長得太帥,也是一件很為難的事情。

二姐和大姐都是不懷好意的推著小妹的肩膀嬉笑。唐老綿看看自己的三個閨女,女大十八變,個個出落得花朵一般,要不是孫華的身邊始終有個城市裡的女孩子晃來晃去,唐老綿的本意是把老大唐小美託人說給孫華的。

如今冷眼看三個女兒的那眼光,跟小貓一樣的閃閃發亮的盯在孫良美的身上,唐老綿默默的抽煙,沒有做聲。心裡暗自尋思,孫良美這孩子能力不錯,性格不錯,就是人太白了,一看就不是個能在田地里吃苦的小白臉。不過跟了王平,再良美合作社裡做事,下地幹活的事情倒不用擔心了。

王平是跟自己的三個女兒無緣的,那傢伙太聰明了,女兒嫁人就不能嫁給太聰明的人,今後註定會吃虧!不過王平的兩個哥哥王建王亮,都是很不錯的孩子,老實憨厚,也知根知底,嫁給王家,他也不擔心女兒會吃虧受累,良美合作社的拳頭,一個一個的打出來,他心裡是有數的。這次的全省沼氣池施工由良美施工隊領銜,估計大夥得全省各地辛苦一年以上,可是收入也很可觀,除了人工工資,唐老綿估計能有將近六萬多的純收入,差不多一個月三百多人能為合作社賺五千元純進賬。

一個月五千多元純進賬,這筆賬算下來,唐老綿連續三個晚上沒有睡著覺,眼睛都是紅的!以前也算過上萬的收入了,可是跟這次的生意相比,這才是真正的大單!以前,天雷滾滾也不敢想啊!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間六月過去,七月來臨,然後七月過去,八月來臨。整個的田野,鋪上了金黃的稻浪。稻穀成熟,到處都是人們洋溢的笑臉,田野里,每天光明神撕開黑幕,把天光撒進大地的時候,就響起了令人熱血澎湃的打穀子的呯呯聲。

這天早上,一個黑得跟煤炭似的青年站在一處田邊,看著自己眼前的稻穀,就好像看見了夢中的情人一般充滿了感情,這個煤炭一樣黑的青年,就是王平。

全省沼氣池的推廣工作,他僅僅花了七天就全部完成,把全省各個農業局農技站的領導技術骨幹集中在一起培訓,理論講述,只花了一個工作日,剩下來六天都是實踐挖掘沼氣池樣板。最後,王平把自己的理論和實踐樣板沼氣手繪成了一共五張圖,第一張是進料池,上面註明數據和大小尺寸;第二張是沼氣主體池,第三張是出料池,第四張是人工攪拌指導和蓄肥理論,第五張,則是沼氣膠管接引到沼氣灶具上的示意圖,圖形簡單,只要能認識上面的字,誰都能看懂!

王平的『沼氣連環畫』複印了好幾百份,散發給各市各縣的農業局和農技站的領導技術骨幹和施工領班,自己的任務,就算第一階段完成,回到家裡,就悶在田裡兩個月,守著自己的再生稻,全程跟蹤數據,守著稻穀揚花,管水,施肥,除蟲,去草,可以說寸步不離。如今稻穀豐收,顆粒飽滿,跟周圍所有的稻穀相比,谷穗更沉實。數一數谷穗上的顆粒,都在兩百粒出頭。平均比周圍的傳統稻穀,要多好幾十粒!

再生稻能不能第二季豐收,第一季就能看得出部分跡象。只有第一季的豐收,才能預示著第二季的成效。

而這兩個多月,王平跟外界的聯繫,第一是寧嫻瀾女士和邱少宇主任,第二是研究植物生長素的教授黃振,然後是農業部部長楊昊,上京農學院的書記余平,還有大律師婁子素,最後是易思和王娟兩個,王娟的高考目標已經確定,考進上京農學院,專攻農學。

王平用腳在田邊的放水缺口處輕輕踩出一個小凹口,把田裡的水稍微放掉一些,保持五公分左右的水是最合適的,明天就要開始收割第一季的再生稻稻穀,他很興奮,就好像自己要生兒子的感覺,壓抑不住的開心快樂。一雙手,早就滿是老繭。看他的黝黑的外貌,年齡起碼在三十歲以上,也沒有刮鬍須,短短的胡茬硬硬的刺著,根根鬍鬚如小的松針。

田地里一泡著,他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

「王平,吃早飯了。」姐姐王玉聲音高亢的從王家院子里喊過來,喊聲劈開到處都在響著的打穀子的砰砰聲音,貫穿了整個豐收的田野,並向遠處逸散而去。

今年,家家戶戶,都豐收了。每個社員家裡,都將第一次裝滿穀子,沼氣池施工隊伍們也陸續的回到家,開始秋收。

「知道了!」王平喊回去。

他的聲音一起,遠近的稻田裡,都有無數的人直起腰,向王平打著招呼。這些人,都是三隊的社員,這些男人,都是從外地趕回來的沼氣技術工,如今都是王平的良美合作社的成員。

王平一路走回去,不斷的有人在田裡直起腰,喜氣洋洋地說道:「平哥,什麼時候打穀子,別忘記了叫上我啊。」

「好的,沒問題!」王平呵呵一路笑到家。

如今,合作社的成員家家戶戶都有餘錢,幾乎人人在空閑玩耍的時候都拋棄了補巴衣服褲子,只在做事的時候才穿一穿當作工作服了。王平在三生產隊的威望之高,難以想像。他要收割莊稼,不用開口,只要有人知道他計畫什麼時候收割,不出一天,必然有社員們自發的把他的莊稼收割得乾乾淨淨,並把稻穀挑在王家院子里的曬壩里曬著。

王平的收割隊早就安排好,他不敢叫其他的社員來幫忙,是因為再生稻的收割,跟現在的常規稻的收割不同,要留二十公分高左右的禾樁,還要盡量不要把禾樁踩進了泥水裡去。而人們常規稻的收割,早就習慣了貼地收割,這樣得到的柴火就要更多。有了沼氣池,丟盡去腐化的稻草自然分量就更足。

王平遠遠的就看見馬路上開來一輛上海。上海車筆直地向王家院子開去,看這個樣子,不知道是何方神聖來找他了。

電話里,可沒有誰說最近要來王家院子里找自己的,王平疾步趕回去,只一會,就聽見了自家小黑狗的猛烈狂吠。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