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康普隆星 第七章 告別康普隆

「依照康普隆的規範,議員先生,的確不禮貌。不過既然你們是客人,不妨依循你們的規範,如果你們想要談正經事,而不認為或不介意那樣會破壞食慾,那就請便吧,我願意奉陪。」

崔維茲說:「謝謝你。李札樂部長曾經暗示——不,她很不客氣地明說——懷疑論者在這個世界下受歡迎,這是真的嗎?」

丹尼亞多的好心情似乎更上一層樓。「當然啦,如果不是這樣,我們會多傷心呢。康普隆,你知道,是個充滿挫折感的世界。盡避過去的歷史沒有人清楚,一般人卻有一種空幻的信仰,認為在許多仟年以前,住人的銀河規模還很小的時候,康普隆曾是領袖群倫的世界,這點我們一直念念不忘。而在可考的歷史中,我們卻從未居於領導地位,這個事實令我們很不舒服,讓我們——我是說,一般的民眾——心中有種忿忿不平的感覺。

「可是我們能怎麼辦?政府曾經被迫效忠帝國的皇帝,如今則是基地的忠誠附庸。我們越是明了自己的次等地位,就越栢信傳說中那段偉大的歲月。

「那麼,康普隆人能做些什麼呢?過去他們無法與帝國抗爭,如今又不能公開向基地挑釁。因此他們攻擊我們、憎恨我們,用這種方式來尋求慰藉,因為我們不相信那些傳說,並且對那些迷信嗤之以鼻。

「然而,我們不必擔心受到更大的迫害。我們控制了科技,在大學擔任教職的也是我們這些人。其中有些人特別敢說話,因而難以公開授課。比如說,我自己就有這個麻煩,不過我還是有學生,我們在校外定期悄悄聚會。但是,如果真禁止我們公開活動,那麼科技將要停擺,大學將會失去全銀河的認可。事實上,這種學術自殺的嚴著後果,也許還無法令他們收斂仇恨的心態,想必這就是人類的愚昧,不過還好有基地支持我們。所以說,雖然我們不斷受到漫罵、譏嘲和公開抨擊,卻仍舊能安然無事。」

崔維茲說:「是不是由於大眾的反對,使你不願告訴我們地球在哪裡?雖然你剛才那麼說,但你是否害怕如果做得太過分,反懷疑論者的情緒會升高到危險的秤諶?」

丹尼亞多搖了搖頭。「不是這樣,地球的位置的確無人知曉。我並非由於恐懼,或是任何其他原因,而對你們有所隱瞞。」

「可是你聽我說,」崔維茲急切地說:「在銀河這一星區中,自然條件適於住人的行星數量有限,而且,大多數的可住人行星必定都已有人居住,因此你們應該相當熟悉。想要在這個星區尋找一顆特殊的行星——除了帶有放射性外,它具有一切適於住人的條件,這會有多困難呢?此外你還有另一個線索,就是那顆行星有顆巨大的衛星相伴。既然有了放射性和巨大衛星兩個特徵,地球絕不會被錯認,甚至只是隨便找一找,也應該找得到。或許需要花點時間,不過這是唯一的麻煩。」

丹尼亞多說:「就懷疑論者的觀點而言,地球的放射性和旁邊那顆巨大衛星,都只不過是傳說而已。如果我們去尋找這些特徵,那就跟尋找麻雀奶和兔子羽毛一樣荒唐。」

「也許吧,可是那不至於使康普隆人完全放棄。如果他們能找到一個充滿放射性的世界,大小罷好適於住人,旁邊還有顆巨大的衛星,康普隆民間傳說的可信度將因此大大提高。」

丹尼亞多大笑幾聲。「也許正是由於這個原因,康普隆才從未進行這類探索。假如我們失敗,或是找到一個跟傳說顯然不符的地球,便會產生適得其反的效果。康普隆的民間傳說將馬上垮台,變成大家的笑柄。康普隆不會冒這個險。」

崔維茲頓了一下,再用非常認真的口氣說:「那麼,即使我們不強調放射性和巨大衛星這兩個『唯一點』——姑且假設銀河標準語有這種說法,根據定義,一定還有第三個唯一點,它和任何的傳說都毫無瓜葛。那就是如今在地球上,即使沒有眾多生機盎然、多采多姿的生命型態,也總會有一些留存下來,不然至少應該保有化石紀錄。」

丹尼亞多說:「議員先生,雖然康普隆未曾有組織地計畫找尋地球,我們有時還是得做些太空旅行。偶爾會有船艦由於種種原因而迷途,那些船艦照例要將經過做成報告。躍遷不是每次都完美無缺,這點或許你也知道。然而,所有的報告中,從未提到跟傳說中的地球性質相似的世界,也沒發現過擠滿各種生命型態的行星。船艦又不可能只為了搜集化石,而在一顆看似無人居住的行星登陸。如果說,過去數千年來,從來沒有疑似地球的報告出現,我就絕對願意相信找尋地球是不可能的事,因為地球根本不在那裡,又怎麼找得到呢。」

崔維茲以充滿挫折感的語調說:「可是地球一定在某個地方。在銀河的某個角落,存在著一顆行星,人類以及人類熟悉的其他生命型態,都是從那裡演化出來的。如果地球不在銀河這一區,就一定在其他星區。」

「或許如此吧,」丹尼亞多冷冷地說:「但是直到目前為止,它還沒在任何一處出現過。」

「大家未曾真正仔細找過。」

「嗯,顯然你們就會。我祝你們好運,但我絕不會賭你們成功。」

崔維茲說:「有沒有人試圖以間接的方法,就是除了直接尋找之外的其他方法,來判定地球可能的位置?」

「有——」兩個聲音同時響起。丹尼亞多是其中之一,他對裴洛拉特說:「你是否想到了亞瑞弗計畫?」

「是的。」裴洛拉特答道。

「那麼可否請你跟議員先生解釋一下?我想他比較容易相信你的話。」

於是裴洛拉特說:「你可知道,葛蘭,在帝國末期,所謂的『起源尋找』研究曾經風靡一時,許多人把它當作一種消遣,也許是為了逃避周遭令人不快的現實。當時帝國已漸漸崩潰瓦解,這你是知道的。

「黎維的一位歷史學家韓波·亞瑞弗,就想到了一個間接的方法。他的依據是,不論起源行星是哪一顆,它一定會先在較近的行星建立殖民世界。一般說來,一個世界距離那個原點越遠,殖民者抵達的時間就越晚。

「那麼,假使將銀河所有住人行星的創建日期整理出來,然後以仟年為單位,把歷史同樣久遠的行星連成網路。比如說,具有一萬年曆史的行星構成一個網路;具有一萬兩千年歷史的行星構成另一個網路;具有一萬五千年歷史的行星又構成另一個網路。理論上來說,每個網路都近似一個球面,而且差不多是同心球。較古老的行星所構成的網路,半徑應該小於較年輕的行星網路。如果把每個網路的球心找出來,它們在太空中的分布範圍應該相當小,而那個範圍就該包含了起源行星——地球。」

裴洛拉特雙手做成杯狀,划出一個個的球面,臉上的表情極其認真。「你明白我的意思嗎,葛蘭?」

崔維茲點了點頭。「明白,不過我猜他沒有成功。」

「理論上應該辦得到,老夥伴。麻煩的是創建年代都不正確,每個世界多少會將本身的歷史誇大拉長,可是除了傳說,又沒有其他簡單的方法可以斷定歷史的長短。」

寶綺思說:「古老樹木中的碳十四衰變。」

「當然啦,親愛的,」裴洛拉特說:「但你必須得到那些世界的合作才行,事實上從來沒人願意那麼做,每個世界都不希望誇大的歷史被人推翻。帝國當時又不能為了這麼小的事,就強行壓制各地的反對聲浪,它有更著要的事需要操心。

「因此亞瑞弗所能做的,只是利用那些歷史頂多兩千年,而且創建經過在可靠的情況下,曾經仔細記錄下來的世界。那些世界沒有多少,雖然它們的分布大致符合球對稱,球心卻相當接近川陀,昔日帝國的首都。因為那些為數不多的新世界,最初的殖民者全部源自川陀。

「那當然是另一個問題。地球並非星際殖民的唯一起點,一段時日之後,較古老的殖民世界便會送出自己的殖民隊伍,而在帝國全盛時期,川陀成了殖民者的主要出產地。說來真不公平,亞瑞弗因此就成為眾人的笑柄,他的學術聲譽也因此而斷送。」

崔維茲說:「來龍去脈我聽懂了,詹諾夫。丹尼亞多博士,照這麼說來,你甚趾蟋一絲渺茫的希望都無法給我?那在其他世界上,有沒有可能找到關於地球的線索呢?」

丹尼亞多陷入遲疑的沉思,好一會兒之後才終於開口。「嗯……」他先發出一聲猶豫的感嘆,接著才說:「身為一名懷疑論者,我必須告訴你,我不確定地球如今是否存在,或者是否曾經存在。不過——」他再度沉默不語。

寶綺思終於介面:「我猜,你想到一件可能很著要的事,博士?」

「著要嗎?我很懷疑,」丹尼亞多輕聲說:「不過也許很有意思。地球不是唯一行蹤成謎的行星,第一波的殖民者——在我們的傳說中,稱他們為『外世界人』——他們的世界如今也不知所蹤。有些人管那些世界叫『外世界』安定因素,此外也有人稱之為『禁忌世界』,後者現在較為通用。

「傳說是這麼說的,在他們的黃金時代,外世界人使壽命延長到數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