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南洋驚濤 第八百九十九章 留個暹羅作點綴

暹羅原來叫暹羅斛,明初,朱元璋封國王阿瑜陀耶為「暹羅國王」,暹羅這個名稱才正式固定下來。

總體來說,暹羅待中國一直比較恭順,不象交趾,總是反覆無常。

暹羅的都城有很多漢人,漢人稱其都城阿瑜陀耶城為大城府,因此暹羅又叫大城王朝;

暹羅人對漢人很仰慕,漢人到其家作客,總會讓自己的妻子出來招待,如果漢人看上他的妻子,他就會去向別人宣揚:「我婦美,而為華人所悅也。」以此為榮。

不管做什麼事情,總是需要一個說得過去的理由的,這樣才能名正言順。攻打蘇祿、渤泥、洞吾、交趾,都是因為他們與大秦為敵在先,現在發兵攻打名正言順。

然後暹羅一直很恭順,要攻打的話,一時還真沒有說得過去的理由。

狄中行被秦牧問到,便答道:「陛下,臣以為不如就留著暹羅吧,等大秦把馬來半島、洞吾、交趾打下來,暹羅其際上也就相當於國中之國了,留著它作為點綴也無妨。」

狄中行的說法,打動了秦牧,大秦現在大力擴張,讓其他小國看到的全是大秦凌厲的一面,如果留著暹羅,並幫它復國,這種仁義之舉,可以抵抗擴張帶來的厲氣;

讓其他國家相信,大秦並不只有凌厲的一面,只要恭順於大秦,不但可以保住國家,還能得到大秦的保護。

秦牧點了點頭說道:「這樣吧,好人做到底,讓南海艦隊分出幾百兵力,直接幫助暹羅復國。不過……」

秦牧說到這,讓狄中行走近地球儀,然後指著暹羅南部延伸向馬來半島那片最狹窄的地帶說道:「幫助暹羅復國後,寧願在其北部多劃一點土地給他,但這裡,這片狹窄的地帶一定要讓暹羅讓出來,歸為我大秦所有。」

對此,狄中行實際想不明白,皇帝為何要大費周張要這片狹窄帶,只道是皇帝又預知那裡有金礦之類的了,便也沒多問,一口答應下來。

其實不是什麼金礦,秦牧這是未雨綢繆,這片伸向馬來半島的狹窄地帶,將來科技發達之後,是可以開鑿運河貫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

開鑿之後,從南海進入印度洋,可縮短上千海里航程。

大秦控制馬六甲海峽後,可以不開鑿,但也不能讓別人去開鑿,因此有必要把這片狹窄地帶劃入大秦的領土。

秦牧接著說道:「另外就是暹羅的西部,也要納入大秦的版圖,哪怕一隻要片狹長的地帶,第一,不能讓暹羅有面向印度洋的出海口,第二要保證將來打下洞吾國後,大秦有陸上通道直通馬來半島。」

秦牧清楚地記得,後世中國想修一條泛亞鐵路,從中國雲南和廣西,貫穿整個中南半島,直達新加坡,但因為這條鐵路有極重要的戰略作用,因此阻力重重,遲遲不能落實。

為將來計,即便留著暹羅,也不能讓他的國土把大秦本圭與馬來半島隔斷。

「陛下放心,目前暹羅的疆土就沒有拓展到印度洋,其西面的一片狹長的南北通道,一直是洞吾國控制著。我大秦打下洞吾後,面向印度洋一側海岸線的疆土,也是我大秦的,如此,從雲南可以一直延伸到淡馬錫。」

「那就行了,那就留著暹羅作為大秦的點綴吧,北面一個朝鮮,南面一個暹羅,皆是我大秦幫其復國,仁至義盡。」

「吾皇聖明。」狄中行施禮道,「不知陛下還有什麼吩咐?」

「暫時沒有了,讓皇家海軍儘快啟程吧。」

「是,陛下。」

送走狄中行後,秦牧又獨自審視了地球儀良久,他有意用對外的戰爭來轉移一下國內官民的視線,減輕一下改革的阻力。

司法改革完成後,才能進一部完善行政構架,把立法、執法、檢察、審判權分離,獨立於地方行政權之外。然後完善官員績效考核制度,實施官員財產登記,推行終身問責制,推行地方行政公開化,透明化,設立相應的監督制度,防止官員腐化。

這是環環緊扣的,連監督機制都沒有完善,其他都是假的。

現在大秦再次面臨三面開打的局面,但北方李定的五萬蒙古大軍、西面的蘇謹的三萬吐蕃大軍,並不需要朝廷操心。也吸引不了官民多少注意力。

所以西南面有必要把聲勢弄得更大一點,讓海軍對中南半島發起全面的進攻,能打到哪裡就打到哪裡,這種仗跟西方殖民差不多,也不要朝廷投入什麼,相反會給朝廷賺回不少錢。

剩下的便只有雲南的崔鋒,廣西的馬六兩了,這兩處要燒不少錢。而且都是山高林密的地方,仗不好打。

何況沐天波這廝打出了朱三太子的旗號,這仗必須打,狠狠的打,否則讓這桿大旗在雲南樹著,對大秦必然會造成不小的困擾。

身為征南大將軍的崔鋒對此也有清醒的認識,從沐天波打出朱慈煥的旗號開始,他就一邊上報朝廷,一邊積極備戰。

他先後從武定、姚安、彌勒、和曲等八九個土司調集了兩萬土司軍隊,加上兩萬秦軍,以白文選為先鋒大將,向沐天波固守的保山壓去。

從大理往南,經保山、芒市司、隴川,過了漢龍關,便是洞吾國,現在保山以南的幾個州都在沐天波控制之下,與洞吾國聯成了一體。

見崔鋒開始調集大軍,沐天波心知不妙,緊急派人向洞吾國求救兵。

大秦皇帝早就頒布討洞吾國敕諭,洞吾國王他隆自然也知道唇亡齒寒的道理。沐天波若被剿滅,洞吾國就得直接面對強大的秦軍了;

為了保住沐天波以為屏障,他隆再次派出兩萬大軍,入滇支援沐天波,並派出最善戰的王子平達力率軍。

崔鋒四萬大軍到達大理後,稍作休整,又繼續南下;

一路上,姚安土司吉利頻出怨言,因為在各個土司中,他不但被調兵最多,而且還得自備糧草,行到永平時,他竟以糧草不繼為由,拖沓行軍。

大帳里,插著一頭鳥羽毛的吉利,光著半邊臂膀,正在罵罵咧咧:「苗喜那個膽小鬼,猥猥縮縮,竟然不敢出來說話,真是該死。」

身邊的謀士吳居山一邊喝著茶,一邊說道:「大頭領不用理他,咱們這次出兵最多,南邊又傳來消息,他隆已經派兩萬大軍來增援沐天波,大敵當前,崔鋒得依重大頭領,必不敢把大頭領怎麼樣,我估計明天他就得乖乖把糧草給大頭領送過來。」

這次沒有得到其他土司的呼應,說實話,吉利心裡還是有些不安的。

崔鋒可不是個善主,這兩年在雲南,哪個土司稍不聽話,他立即號令其他土司去攻打,打下後讓大家平分繳獲,前後已經有七個土司被滅了。

聽了吳居山的話,他放心了不少,決定硬撐下去。

崔鋒的大帳里,白文選、陳瑞徵、陳貴民等將領大為震怒,紛紛叫嚷著讓崔鋒拿下吉利問斬。

都斂事宋清阻止道:「大將軍,此時斬吉利,恐怕兩萬土司大軍會就此失控,這仗還沒開打,自己就先亂了,怎麼了得?」

崔鋒虎目寒光一掃,冷冷地說道:「吉利他以為這個時候就能要挾本將,那他就打錯算盤了,本將倒要看看,誰敢跟著他亂來。」

宋清急道:「大將軍,要不適當地給他們一點糧草吧,常言說得好,皇帝不差餓兵,給一點堵堵他的嘴,先解決沐天波再說,回頭再收他不遲。」

崔峰立即說道:「這破路你也看到了,轉運糧草這麼困難,若不讓他們自己解決糧草,咱們仗也不用打了,光供他們糧草就忙不過來。」

「這……」

崔峰當即大喝道:「來人,擊聚將鼓!」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