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十章 西北風光

衡陽城北區域相對狹小,而且因為這一段蒸水河很快就在石鼓嘴進入湘江,流速減緩,淤積較重,水草豐茂,人稱草河。草河從呆鷹嶺那邊緩緩流來,經過長湖町後卻在城北山腳下優美地拐了一個近180度彩虹般的大灣,人稱黃沙灣。

這黃沙灣與就近的城西長湖町同為衡陽市郊的八景之一,二景互相呼應,相映成趣。

那邊廂的長湖町,在雁城西,以長湖塘而得名。長湖塘,方圓二十里,也就是著名「西湖夜放白蓮花」的衡州八景之一中的西湖,為全國知名的三十六個西湖之一。湖兩岸平疇沃野,有良田七千畝,盛產優質稻米。衡州西湖及湖畔魚塘水田遍種蓮藕。每值盛夏,千畝綠荷,萬朵粉花,連綿如錦。蓮迷農莊,荷盈纖陌。花心流金縷縷,西湖香遠益清。如果遇到狂風大作,暴雨傾盆,但見綠浪騰空,荷聲蓬蓬,彷彿金鼓齊鳴。如若清風細雨,則清波蕩漾,荷聲丁冬,又如箏瑟協和。若夫風停雨止,則山黛水明,嬌嬌蓮荷猶如出浴美人,骨玉肌滑,惹人疼愛。時遇清秋之夜,明月半牆之際,荷影斑駁,風移影動,姍姍可人。時近寒冬,冷風細雨中滿池殘荷,正好「留得殘荷聽雨聲」。

此情此景,即使天堂杭州西湖夫復如何。難怪,有開山鼻祖之稱的宋代大理學家周敦頤老先生能在此處潛心鑽研,得道明理之外,還別有收穫,寫下流芳千古的錦繡文章--著名的《愛蓮說》。

長湖町邊的蒸水溶溶,款款北來,曲折東流,南路北堤,環繞成圓。托里渡石橋,拱起一彎新月,連接兩岸。俯瞰町內,田土方方,朱戶點點,長林行行,荷藕青青;華實蔽野,金稻盈疇。江南園林風光,一派沉醉迷人景象。

緊接著的黃沙灣乃蒸水河套,彎如美人玉臂,長約十里,中隱深潭,水幽莫測,為神仙出沒之處,別稱轄神渡。相傳,若遇明月之夜,則隱見白蓮開放,世人謂之福地。有云:「草河一斗芝麻官,全靠下游黃沙灣」。試想:要出一斗芝麻那麼多數量的官員的地方,該是一個吉祥之地。人云:人傑地靈。反之亦然:地靈人傑。

每值仲秋,月色妙不可言。當是時,天高露清,山空月明。丘巒為素月所洗,娟然如拭。曲河為月色所輝映,波光明媚,彷彿詹宮初開。最宜攜三五知己佳人,邀明月同坐,觀雁城燈火,論古今人傑,與嫦娥共舞,同吳剛比醉,此樂何極。或匿影樹下,或逃囂幽谷,聲林皆虛,河池滅波,寂寂然不知東方之既白。

這黃沙灣前臨蒸水,波光粼粼;後依群崗,丘巒起伏。雲竹煙樹,菜圃農家,山容水意,花態柳情,別樣滋味上心頭。

好一個錦繡艷麗的衡陽城哦。第10軍的官兵們雖然已無心思來欣賞這美麗的風景。但作為方先覺的憐香惜玉,藏嬌金屋之第二個家的所在地,他可是早就飽覽秀色,心領神會了。

蒸水流過黃沙灣後,即投入湘江博大的胸懷。兩江交匯處也是一個奇境:人間天堂。一邊是繁華喧鬧的人間;一邊卻是幽深雅靜的仙境。此處有一座長長的石拱橋橫跨蒸水之上。

這裡是衡州城裡最為繁華之地,有「青草橋頭酒百家」的美譽,是著名的衡陽八景之一。自古美酒與美女是不能分的,飲盡這百家美酒,從橋頭再往城裡走一點,就是有名的瀟湘街、仙姬巷、司前街,一條接一條,那裡可是紅燈高掛,青樓雲集,歡聲笑語,紙醉金迷之處。但見紅粉佳麗,捎首弄姿,秋波蕩漾,軟語呢喃,哪怕男人們即使沒由頭地信步到此,也會心跳腿軟,精神彷彿,不由自主地損精傷銀一番。

難怪,儘管大戰降臨,第10軍的將校尉官們進城時還是抑制不住心頭的狂喜。但礙於方先覺軍長的嚴格軍令,誰也不敢越雷池一步。好在不久這些紅男綠女們就煙消雲散,各奔東西了。要不弄得軍心渙散,何以為戰啊!

然而緊接草橋橋南頭的兩江匯合處,煙波浩淼中,竟有一小小的石山聳立水中,後有小橋連接於岸。這就是神仙居處——宋代的四大書院之一的「石鼓書院」。張軾、朱熹都曾駐節講學,培養了大批理學大家和有用之才,與北面的嶽麓書院、洛陽書院遙想呼應,聲譽直逼廬山如日中升的白鹿洞書院。

邁過九曲小橋,穿過橋中央的游息小涼亭。涼亭柱上有一聯曰:

此真綠凈不可唾我實薄才將耐何

此聯為時任衡陽知縣陳芸台所書。看到古人都那麼講究環境衛生,注重生態環境保護;又那麼謙虛好學,我輩真自愧不如,應一日三省其身才是啊。 舍亭過橋,拾極而上,來到書院正面山門。只見大門兩側有對聯雲: 石出蒸湘攻錯玉鼓響衡岳震南天 此聯含意深遠博大,氣勢恢弘攝人,且首字鑲嵌石鼓二字。乃曾國藩幕僚,有清一代第一才子王愷運先生所撰,就是那個勸曾國藩乘勢而上,龍袍加身,改朝換代做皇帝的狂傲帝王學家所為。穿過山門,第一進院內有巨型石鼓一面,直徑約兩三米上下,剎是壯觀。山有此名,書院也因為此名。再上即達書院的主體建築----書院館舍,也就是先生們傳道,授業,解惑之所在。正堂門口又有一聯:廣廈構眾材,報道蛟龍騰浪去;兩水夾明鏡,合信風月入亭來。什麼意思?自己猜去!

衡陽八景,這裡竟居有其二。不但有「朱陵洞內詩千首」的書香墨翰,而且有「石鼓江山錦繡華」的壓軸之優美啊!這裡不但是修心養性,讀書治學,著書立說的優選之地,還是平時賞花品月,金絲垂釣的好去處。

這朱陵洞在石鼓山的東北臨江面的懸崖峭壁上,有陡峭狹窄的石級小徑勾連。洞內石壁上刻滿了歷朝歷代的達官貴人、文人墨客的詩詞歌賦,真可謂墨寶留香的寶貴的文化遺產呀!傳說這朱陵洞幽深莫測,連著長沙的嶽麓山。當年尚未成仙的呂洞賓和曹國舅在此下圍棋比賽,誰輸誰請客。當時呂洞賓棋輸一著,沒法,請客吧。問曹國舅想吃什麼?曹國舅張口就說:長沙火宮殿的臭豆腐。心想這下可難倒你了吧。看你怎麼辦!只見呂洞賓毫無顧忌,說聲:請稍等,某去去就回!不到一個時辰,呂洞賓竟然返來。當他從懷裡掏出一籠臭豆腐時,曹國舅傻呆啦,那臭豆腐竟然還是熱的!

整個石鼓書院隨地勢,就崖形,沿山坡逐級布置,一色的青磚青瓦,紅牆紅木雕花門窗,嚴謹而曲折有致。山上院內,樹木蔥蘢,花草飄香,人類建築與自然風貌密絲合縫,儼然一體,自然天成。巧奪天工,不過如此吧。可見當時建築師和工匠們匠心獨具,技藝精湛。他們可是煞費苦心,很下了一番功夫的。雖一草一木、一石一沙、一溝一坑都不輕易挪動。這才經得起上千年的風風雨雨,存留至今。

想到這些祖宗好不容易留傳下來的寶貝,直接就在敵人的炮火之下,就要毀於戰火,方先覺心中有錐心泣血般的感覺。

就在前不久的1944年5月29日,自己還在這裡召開新聞發布會,約見新聞界的朋友們。他雙臂大張,高聲吟誦,發出:「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的呼喊聲。他當眾鏗鏘有力地表示:「我們第10軍決心不出衡陽城,軍隊是國家之干城,民族之期望。第十軍之所願:項羽敗垓下,已成為歷史;我們要努力奮戰,刷新歷史,爭取如漢王威加海內兮歸故鄉!」

當日下午3時,駐衡陽的第十軍司令部作戰室隔壁有一房,房內空無一物,亦有聲息,軍長方先覺叉腿立於房中,雙手反背,久久地仰頭凝視著房頂。此房新刷,房頂四壁,一白如雪。方軍長午飯過後,即進此房,如此這般站立了3個小時。

方先覺自當團長起,每次大戰前夕,均布置這麼一房,或在其中兩三天不出,或是某個階段天天在房中三五小時,一旦出來,大叫喝酒,則是決心已定,籌劃已畢。

為了保留這些古代文化遺產,方先覺當即下令立即搬走所有能移動之文物。在石鼓山上不設防守陣地,並在面朝日軍處設置明顯標誌,以示此處為不設防區,請不要向其開火,煞費苦心地想讓書院躲過戰火。

然而戰火是無情的。這只不過是方先覺的一相情願而已。價值連城的石故書院還是毀於可惡的日寇的炮火和飛機轟炸。直到近年衡陽政府才將其恢複,但已很難復其原樣於一二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