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一章 多方會談 無利不起早

即將迎來奧運會的北京,空氣越來越清新,街道越來越乾淨。久未進京的王貴林,悄悄帶著自己體弱多病的岳母和妻子來到了首都。他先陪著她們,坐著晶通電子的汽車,在鳥巢、水立方附近緩緩地轉了一圈,接著又帶她們看了看天安門和北海。到了中午,又陪著妻子和岳母吃了一頓烤鴨。岳母顯得非常高興,坐在餐桌前笑容滿面地看著廚師在一旁削烤鴨。妻子忍不住說:「你當廠長這麼多年,我們今天可沾著光了。」

王貴林一陣辛酸,淡淡地說:「等改制完成以後,我們有的是好日子。」

「好日子不敢想,」岳母說,「什麼時候改完,什麼時候就阿彌陀佛了。」

「媽,您這話說的,」王貴林笑道,「改制不就是為了能把企業做好,大家賺大錢,過好日子嗎?」

「那就好,那就好。」老人看著送上來的烤鴨,笑容滿面地說,「我也嘗嘗正宗的北京口味。」

吃完午飯,王貴林讓廠車送老人和妻子回石家莊,他帶著小陳打車趕到了中關村。兩個IT方面的專家,已經在一家咖啡廳等他們了。

幾個人坐了下來,小陳之前已經通過電話和大家溝通了賽思中國的初步方案,這時又取出電腦,將賽思中國的方案打開來,請兩位專家一一過目。

這兩位專家,一個是北京某外企的市場總監;另一位是某國營IT企業的副總裁。兩個人看完之後,市場總監說:「SK(Silt Kilo)的方案到底是什麼?」

「一時之間也不好說,」王貴林說,「他們現在還沒有拿出方案。」

「他們不會也是外包吧?」副總裁說,「他們的外包已經在東南亞了,一般情況下,是不會轉到中國市場的。王廠長,他們的方案到底是什麼?」

「不瞞兩位,」王貴林呵呵笑道,「省里的領導也問過我很多次,他們只是說,可以盡一切可能合作,但是具體怎麼做,我們還在談。」

「那我談談賽思中國的方案吧,」市場總監說,「這個方案雖然很大,但似乎得到了總部和監事會的支持,而且各種數據非常清楚,在未來資金方面,也談到了政府支持和銀行貸款,等等。如果SK(Silt Kilo)沒有這樣的一個方案,那我覺得他們還停留在意向階段,也就是說,不知道到底會提供什麼樣的資源合作。但是賽思中國顯然是很有誠意的。」

「我同意他的說法。」副總裁說,「王廠長,lT行業其實不神秘,就是這麼一大圈人,做事情的流程也無非這些,如果SK(Silt Kilo)沒有給你們切實的方案,那證明他們還沒有進入這個流程。但是賽思中國的意向是很明確的。你們現在是在等SK(Silt Kilo)的方案嗎?」

小陳看著王貴林,王貴林點了點頭。

「那沒有看到方案還真難給出意見,不過,賽思中國這個方案很吸引人啊,他們真打算把外包落到石家莊?」

「有這個打算,」王貴林說,「我們當地政府也很支持。」

「那我們公司的一些產品,將來可以和你們合作。」副總裁說,「既然你們要做外包生意,肯定需要大量的原材料。王廠長,只要你能合作成,將來我們還是可以經常溝通溝通,有什麼生意,大家帶著一起做。」

「一定,一定。」王貴林點頭笑道。

「我還有一個問題,」市場總監說,「你們晶通電子原來是一個電子行業的國營企業,你們有什麼特殊的條件嗎,讓賽思中國願意跟你們進行這樣的合作?」

「我們後續有一些技術改造的業務,如果能夠進行這樣的合作,可能我們就把技術改造的整個業務都給他們。」王貴林說。

「哦,原來是這樣。」市場總監點了點頭,又忍不住看了賽思中國的方案幾眼,「王廠長,看來賽思公司的人還是蠻費心思的,至少他們很想跟您合作。這個方案里的每一步都要耗費人力去做,同時還要得到總部的批准。據我所知,在北京的這些大外企,能拿出這樣方案的,恐怕只有一兩家,其他的無論從條件或者機會,或者其他什麼方面來說,都是很難的。」

「這麼說,」王貴林不禁有些緊張,「這個方案十分珍貴了?!」

「那當然了,」副總裁笑道,「這個項目你們要是不接,他們隨便找一家企業,人家都求之不得呢。」

王貴林和小陳面面相艦。市場總監說:「SK(Silt Kilo)那邊到底有沒有誠意?有些銷售很鬼的,沒準,他們拿不出賽思中國這麼好的條件,在裡面拖後腿,也是可能的。」

「有可能,」副總裁說,「王廠長,你要當心啊。」

王貴林又向他們請教了許多細節問題,晚上請他們吃了一頓飯,這才分開。他和小陳回到了賓館房間。小陳給他泡了一杯淡淡的綠茶,王貴林坐在床上,吃了一顆降血壓的葯,說「小陳啊,以後我們要經常來北京走動,不能再坐在家裡,等別人上門了。」

「怎麼,您覺得這次出來收穫很大?」

王貴林點點頭,「我看這樣,回去之後,我們就做一點聘書,下次來北京呢,我送給今天見面的兩個專家,另外再找一些。以後我們每隔一段時間就來一次北京,請人家上課,上課的地點也不用受限制,飯店、茶館都可以,每次給別人一筆費用。或者請他們去石家莊,把廠里的領導、中層幹部都組織起來。我們不要天天都陷在改制里,改制一結束就要搞經營,你看看,我們完全是IT的外行啊。」

「廠長,您不用太擔心,」小陳笑道,「我們本來就是外行。」

「我們以前是外行,從現在開始就要變成內行了,」王貴林語重心長地說,「不然上了當、受了騙都不知道是怎麼回事。我年紀大了,學東西慢,你和廠里的青年骨幹,要從現在開始,拚命地學習知識。」

「是的是的,」小陳笑道,「我們一定努力。」

「靠嘴說沒有用,要靠實幹,」王貴林說,「你想一想,我們是和這些大外企搞合資,外方是人家的經理,我們中方也要出人啊,可我們廠里這些人,沒有一個能把這種公司管起來。我們得儘快培養一批骨幹,不然到時候,公司怎麼做,都由別人說了算。就算搞垮了,我們有可能都不知道怎麼垮的。」

「唉,」小陳的臉色嚴肅起來,「落後就要挨打,這話真是硬道理。廠長,您說,SK(Silt Kilo)是騙我們的嗎?」

「現在說不好。」

「他們有那麼損嗎?自己得不到,也不讓別人好過,」小陳說,「這又不是大姑娘吵架,要是我就不會。」

「哦,為什麼?」王貴林圓圓的鏡片在燈下閃著光。

「既然沒好處的事情,耗在裡面,不是和自己慪氣嗎?不如丟開手,什麼賺錢幹什麼。您剛才也說,他們是大外企,會想不明白這個道理?」

「道理是道理,」王貴林說,「不過這種IT的商戰,我們也不清楚,不要隨便評價。」

「那明天我們見了SK(Silt Kilo)的付總,」小陳說,「要不要催他方案的事?」

「明天你陪他把酒喝好,」王貴林說,「方案的事情先聽他怎麼說。最重要的,是和歐總、何總把時間確定好,我要親自上門,把面子給他們給足了。」

小陳笑了笑,沒說話。王貴林也笑了,「當初是人家求我們,現在是我們求人家,這就叫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廠長,這是您豁達。」

「你剛才還說,做人不要慪氣,什麼賺錢幹什麼。」王貴林笑道,「歐總能為了讓我們加快速度,去把各地的開發區都談一遍,我們親自上個門,向人家表示一下誠意,又算什麼?」

「廠長,賽思中國方案這麼好,萬一被別的地方的高新技術開發區搶去了怎麼辦?」

「你沒聽今天那個市場總監問我嗎?」王貴林說,「他們方案這麼好,為什麼還願意跟我們談?就因為我們手上有七個億的技術改造,我覺得這七個億不是小數字,換誰不願意呢?又做生意又開單子,這是兩全其美的事。」

小陳樂了,他看著王貴林,忽然說:「為了廠里改制的事情,您真不容易啊!好多廠子說改就改了,砍了債務,把工人推向社會,既完成了改制任務,又得了好處。哪兒像您,省里催了那麼多次,您硬是扛在這兒,一點一點地磨。要是真的能借大外企的勢,把企業做起來,您就是晶通電子的大功臣!」

「那是他們不真正地講政治。」王貴林呵呵一笑,「作為一個國企廠長,我講政治,就是要把經濟建設做好,把廠里的效益做上去,要讓工人賺錢,要當好廠領導,當大企業家。不然為了改制去改制,不是有違改制的本意嗎?」

第二天一早,小陳撥通了陸帆的手機,告訴他王廠長已經到了北京,不知今明兩天,哪天歐總和何總有空,王廠長想親自上門拜訪。

陸帆之前已經向何乘風和歐陽貴做了彙報,說王貴林這一兩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