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9章 邀請

劉士卿比誰都清楚。憑藉現在的生產力條件,打造海下都市,非常的勉強,不是做不出來,而是做出來的話,需要付出比較大的代價不說,最重要的是耗費無數人力物力財力打造出來的海下都市,會是一個不太實用並且醜陋的東西,根本就不會有什麼意義。

當然,現在不行,不代表以後不行,只需要銀河實業再發展幾年,有了更好、更多的技術積累、人才積累和資源積累之後,想興建海下都市,並不是十分困難的事情。

劉士卿能這樣想,不代表別人可以這麼想,初江偉覺得自己的腦子不太好使了,他嚴重懷疑自己現在是不是真的生活在2014年,而不是2114年。「劉總,你不是開玩笑的吧?」

「是不是開玩笑,你以後就知道了,現在咱們先探討一下這個整體工程的上層部分,也就是你口中的圍海造田科研工程。」劉士卿一招手,把初江偉叫了過去,讓他距離那張電腦效果圖更加的近一點。

這張電腦效果圖撇掉海平面下的水下都市不說,其餘的部分的構成還是比較簡單的。骨架結構是幾個從海平面一直扎到海底的大柱子,這幾個大柱子周圍都是類似海上鑽井平台的建築,在這些建築的周圍是圈起來的海域,被開墾成海上農田。這些農田全都採用無土栽培技術,進行種植。無數的管道在農田中縱橫交錯,這些管道就是海上農田最關鍵也是最核心的技術,主要功能有兩個,一個是為作物的生長提供根基,把它們固定住,防止它們飄逸,另外一個功能則是直接對海水進行淡化,當海水從管子外面滲入到管子裡面的時候,它們就已經被凈化成為了淡水了。

聽著劉士卿的講解,初江偉怎麼聽怎麼覺得像是科幻故事,世上如果存在著這樣的管材,那些沿海國家基本上可以說就不存在缺水問題了。但是事實上是濱海的阿拉伯世界是這個世界上最缺水的地區之一,以色列和阿拉伯國家還在因為如何分配約旦河水資源的問題,發生著各種各樣的衝突。

「海水淡化的問題,說難不難,說簡單也不簡單,關鍵是看你用什麼方法來做了。」劉士卿笑著說道,他以前沒打算涉獵海水淡化這個領域,是因為沒有人代替他去主持這個項目,但是現在主持人有了,就是初江偉。當然,現階段,劉士卿還不打算專門做海水淡化,這個項目的推出還需要時間,最主要的是要等超高精度數控機床的出現,那時候劉士卿有了超高精度數控機床,就會如虎添翼,很多高新技術,就有了推出來的現實基礎了,現在他就算是拿出來某些高新技術,要麼現在的生產力水平,根本就沒有辦法實現,要麼就是雖然能夠做出來,但是付出的代價太大,不經濟且不能夠大面積的推廣。

海上農田這個項目,即便是現在開始做,也需要一年半載的時間,對華夏的領海內水進行詳細的考察,在多達將近三百萬平方公里的區域內,尋找一個合適的地點。弄不好一年半載的時間還不夠,要兩三年。有這麼長的時間,超高精度數控機床也該搞出來了,那時候,無論是做海水淡化項目,還是做海上農田工程,都將掃清最後一個制約的關鍵因素。

「劉總,咱們先不說別的,你跟我說說,這個管道是怎麼回事?海水從它的表面滲透過去,怎麼就會成了淡水呢?」初江偉無論如何也想不明白這個問題。

劉士卿笑了笑,一伸手把郭倩蓉拉到了自己的身邊,「這要感謝我的女朋友了。她是搞生物膜研究的,她正在想辦法搞一種經濟實用高效的生物膜出來,一旦這種生物膜能夠搞出來,就可以實現我剛才所說的設想了。」

初江偉一聽郭倩蓉是老闆的女朋友,他也不好多問,只好淡淡地哦了一聲。劉士卿又花了很長時間,把整個海上農田工程詳細的跟他講了一遍。

撇開困惑著他的技術問題不談,初江偉對老闆搞出來的這個堪稱龐大的科研工程還是非常非常佩服的,自己的那個圍海造田的工程,也不算小,但是和老闆的這個海上農田科研工程相比,無論是規模上,技術的底蘊上,可實行性上,都有著非常大的差距。

「初工,我說的這些,你都聽明白了?」劉士卿之所以花費這麼大的口水,給初江偉講這麼多,就是為了讓初江偉替他完成這個龐大的工程。別說他現在沒有時間,就算是有時間,也不會親自抓這個科研工程的,他不可能一直跟著這一個項目走。

初江偉又狠狠地看了這張電腦效果圖幾眼,艱難的吞了幾口唾沫。以前,初江偉自己吵著嚷著要做圍海造田項目,那是因為他對這個項目的構想,大部分都停留在想像之中,知道這個科研工程做起來,肯定很難,但是難到什麼程度,並沒有一個清楚的概念。

現在,劉士卿把整個工程做成了效果圖,並且把裡面的技術難點,非常明確的告訴了他,初江偉這才有了一個明確的概念,知道要搞這個工程,究竟要付出多麼大的努力。毫不誇張地講,遠遠的超過了他的設想。

不過在覺得做起來很難之餘,初江偉也很興奮,覺得很刺激,很有挑戰性。人活一輩子,又有幾個人能夠碰的上這種比較對華夏對全世界產生巨大影響的科研工程。何況還是置身其中,並擔任這個項目的具體負責人。

「劉總。」初江偉深吸了一口氣,「我都聽明白了,我不敢說什麼讓你放心的話,但是我可以向你保證,為了早日完成這個科研工程,把它從圖紙上變成活生生的現實,我願意把我這一百三十多斤,還有的後半輩子,全都砸在這個項目上,我要是死了。還有我兒子,我兒子死了,還有孫子……不管付出多大的代價,我也要把這個項目做出來。」

「好,有這種愚公精神就好。」劉士卿讚許地點點頭,「該講的,我都跟你講了,現在,你就去展開海上農田工程的前期準備工作。你呢先去公司總部報到,讓總公司幫你招募助手,然後你再去銀河海洋報到,隨後從舟山市出海,對我們華夏的領海、內水進行考察,尋找合適的地方。至於你的家人,看你安排了,你要是願意的話,就帶著他們到武靈市或者舟山市,你妻子的工作,公司都會做出安排。」

初江偉走了,他走的時候,既有心滿意足,也有對未來的憧憬,和對工作的無盡幹勁兒。老婆孩子的問題,不用他擔心,老闆又對他的工作如此支持,他也就沒有什麼後顧之憂了。

初江偉走後,劉士卿又開始埋頭於「提取大氣中二氧化碳」科研工程,郭倩蓉、楊諾婷等人又圍著那張海上工程電腦效果圖看了半天,他們原本以為「提取大氣中二氧化碳」科研工程就是一個很大的項目了,但是和劉士卿提出的海上工程的項目相比,差的就不是一星半點了。幸好,這個工程的負責人不是劉士卿,而是初江偉,要不然的話,劉士卿又該休息不好了。

一轉眼,又過了幾天。華夏科學院的無數科研人員,全都投入到了瘋狂的衝刺階段。劉士卿也是忙得昏天黑地,能夠休息的時間是越來越少。期間,國務院主抓科研工作的副總理單良坤過來視察了一次,代表中央政治局、國務院還有中央的幾位首長,對參與該科研工程的所有同志表示慰問。

這個科研工程搞出來,直接的受益人是銀河實業還有華夏科學院,但是作為國家來講,雖然不是什麼直接受益人,卻是間接受益人,她所獲得的間接利益甚至要遠遠的超過銀河實業獲得的直接利益。空氣中的有害氣體少了,大氣污染問題獲得一定程度的緩解,無疑會增加華夏在國際上說話的分量,同時也會提升政府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地位,畢竟誰都喜歡生活在一個污染比較少的地方。

單良坤視察後不久,劉士卿接到了一個電話,是英國駐華夏大使館打來的,英國駐華大使武思危邀請劉士卿到英國駐華大使館做客。武思危是個地地道道的英國人,他的英文原名是塞巴斯蒂安·斯坦(SebastianStan),武思危是他的華語名字。現在很多駐華的外交官,都喜歡給自己起一個華語名字,好增加華夏人對他們的認同。

武思危在電話裡面也沒有說清楚,只是說有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和劉士卿當面商量,邀請劉士卿務必要到英國駐華大使館做客。

劉士卿不知道武思危是什麼意思,他本來不想去,後來考慮到自己和英國王室的關係還算不錯,而且以後還有很多用得著英國的地方,也就去了。去之前,他還特地給畢泉水、戴國斌等人打了一個招呼,防止自己要是被武思危控制起來,他們可以早點派人過去撈人。

畢泉水讓劉士卿放心大膽地去,英國人就算是想搞什麼陰謀詭計,也不可能放在英國駐華大使館這種公開的場合,一旦發生意外,英國政府就要承受巨大的壓力,這種事情,精明的英國人是不會幹的。

劉士卿跟盧永祥打了個招呼,盧院長很不想讓劉士卿在這種關鍵的時候離開,不過他也知道自己沒有辦法拴住劉士卿,何況劉士卿又不是離開燕京,只是去英國駐華大使館轉一圈,他也不好說什麼,只好有些不高興地看著劉士卿離去。盧永祥本來身體還算富態,最近一段時間,瘦了十幾斤,愣是變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