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神的詛咒 第六小節 謝冬節(1)

「請放心,殿下。沉睡平原的開發一事在東加民眾中有著很高的支持率,這件事情不會因為綠色和平組織的插手而出現什麼變故的。」

也許是亞利克斯的視線在那些特殊的裸體行為主義者身上停留的太久了一點,考慮到煦德·薩利埃里正在爭取這個項目,以為自己的王儲正在為此煩惱或者擔憂,盡心盡職的私人秘書官——費力勛爵低聲說道。

事實確實如此,綠色和平組織成員很快發現自己所作的一切似乎都是無用功,沒人在意他們的宣傳——更多的人還反過來勸說「這些小傻瓜」們趕快去澡堂洗個熱水澡,把自己打理得乾乾淨淨,利利索索得去找份正經工作來干——而不是在這裡做些愚蠢的事兒打攪別人的生活與工作。

他們痛苦地發現自己被當作無理取鬧的小孩子看待,最糟糕的是人們甚至沒有興趣知曉他們「哭鬧」的理由,只想要拿根糖棍打發他們了事。

巫妖的靈魂輕聲發笑,這些聖騎士般的人物原來也會有剋星的,這些樸實善良的民眾在某個方面簡直和鉑金坩堝一樣不接受外界的任何影響。

與願意「認可」一個國王的撒丁民眾相比,東加的民眾幾乎可以說是「盲從」於君王所掌控的政府,東加的民眾對自己的政府有著很高的信任度,他們只相信政府的話,對其他人或組織提供的資料、數據與推測結果不屑一顧,或許是因為幾百年來政府對大方向的把握始終沒有出錯的關係——無論是熱衷於四處征伐的亞歷山大大公,還是他死氣沉沉奄奄守成的繼任者,或者是現在開明而溫和寬容的羅曼諾夫一系……針對平民階層的優惠政策和福利補貼很多,如:免費醫療、免費教育、免費物業管理、水、電、供暖,以及許多行業和階層享受的免費住宅、療養、交通等等——這大概就是東加能夠成為近世紀碩果僅存的君主制國家的原因之一。

有歷史學家將之歸功於所謂的開明專制制度,在這種制度下的統治者幾乎矢口不談「君權神授」。對自己的承襲權和王族權,他甚至也會不加強調。他以有益社會的理由來證明自己擁有權威的正當,像亞歷山大大公那樣,稱自己為「國家的第一公僕」——在他執政時發行的錢幣背面所銘刻的一行文字。

簡直高尚得可怕。

***

這個小插曲並沒能在人們的心中留下太多痕迹,還有謝冬節的舞會與晚宴等待著他們呢。

每一年的謝冬節舞會都是在東加王室位於沉睡平原邊緣的冬宮舉行的,是東加在18世紀建造的,最為華麗而宏偉的巴洛克建築。與之後繁瑣精美的洛可可風格相比,這種風格的建築更加具濃重的宗教色彩。許多大廳選用孔雀石、碧玉、瑪瑙製品裝飾;牆面覆蓋著火紅的里昂絲絨或者是昂貴的樹瘤壁板,地板採用紫檀、紅木、烏木等9種貴重木材拼出卷草葉花紋形狀的精美圖案,而天頂上了繪滿極盡浩繁富麗之功力的艷麗壁畫,從壁龕,牆腳到結構柱身,處處可見惟妙惟肖的神祇雕像,好像他們也禁不住誘惑下到凡間來欣賞這場藝術的盛宴。

在這個宮殿里,留下空白似乎是一種不可饒恕的罪行——除了你的內心。

因為亞歷山大石的關係,不死者對於亞歷山大大公的後裔還是頗有點興趣的,很可惜,無論是外貌與靈魂,在輝煌的黃金寶座上以及側近的大公和他的子女……

都充滿了一種難於言喻的混亂感覺。

尤其是那幾個年過十七歲,已經可以出現在公共場合的公主,她們的美麗兼備東西方女性的優點:金髮、肌膚白皙、眉眼秀麗、舉止優雅大方、眼神中略帶一點憂鬱——也許就是這個優點讓她們看起來有些古怪,既不是東方人,也不是西方人——一色的傳統珠冠與白緞的禮服,肩膀上披掛著鮮紅的綬帶。

「你知道我想起了什麼?」維爾德格悄悄地和身邊的煦德說道。

「套娃。」站在他們前方的亞利克斯說。

煦德要深呼吸才能控制住自己的嘴角明顯的上彎。

木製的套娃是東加的特產,十分精巧,用火刀燙出人物線條,再簡樸地鎏上金,多半被繪製成金髮藍眼,肌膚白皙,面帶微笑的小姑娘,身著東加傳統服裝,古樸典雅,而且套娃從中間可以拆開,打開以後,裡面又會出現一個形狀一模一樣的小套娃,打開一個,再打開一個……到了最後一個,只有拇指大小,但形態還是那樣惟妙惟肖。

薩利埃里莊園里有這麼一套,一共5個,從大到小,一溜擺放在玻璃櫥櫃里,煞有童趣——果然,和這幾位如同形狀而不同大小模子里倒出來的公主……非常相像。

這是他們踏入冬宮的第一個晚上,作為迎冬節的開始,豐盛的晚宴與通宵舞會必不可少。

亞利克斯自然是眾人矚目的對象,特別是在晚宴的座位安排上,他的身邊分別是大公的長女——她已經訂婚了,而另一邊是大公的次女奧爾加,對面是大公的第三個女兒萊沙,她要比其他的姐妹更加纖瘦一點——這兩個公主年齡都是22歲左右,說起來,和年近30的撒丁王儲非常相配。

煦德坐在萊沙公主的身邊,那個應該是美麗的少女臉色蒼白如紙,臉頰潮紅,眼睛卻如同她胸前懸掛的碧綠寶石一樣晶瑩璀璨。

「您的手很有力氣。」她輕輕地說,聲音就像雲雀或者夜鶯一樣的動聽。

將一半注意力放在亞利克斯與維爾德格身上的煦德收回自己的注意力和視線,現在擺在盤子里的是一道骨孔肉,用的是一段橫切的帶有骨頭的小腿肉,可以看到骨頭橫切面中央的小骨髓洞。肉塊煎幾分鐘,然後用放有番茄、冰蔥、大蒜、蘿蔔、芹菜和白葡萄酒等多種成分的湯將其燉熟,最後在上面澆上燉汁,並撒上一點切碎的芹菜葉,做好後骨頭中心的骨髓美味可口,所以配有一把很小的餐叉,供客人挖出裡面的骨髓食用……而一時沒注意的煦德,將這道菜當作小牛肉之類的東西,直接用餐刀切開了。

「是把好餐刀。」煦德冷漠地說道,一邊將那把餐刀緩緩地放下,它的重量告訴他這是某種不鏽鋼鍍金,而非純銀鍍金,可真奇怪,因為據煦德所知,貴族們喜歡純銀。

***

這一晚的重頭戲,盛大的謝冬節舞會被安排在最為寬敞與華麗的春之女神廳,地板透亮得如同鏡子,光滑得如同冰面,人們在上面必須小心翼翼地行走一一跳舞則需要多年的練習才行。

在不死者的角度看來,這種能夠令人隨時保持警惕心以及鍛煉平衡能力的地板很值得借鑒——有的時候,一段過於光滑而隨時可能導致某人摔斷脖子的地板無疑是個很好的陷阱——尤其對於不熟悉它的人來說,而熟悉它的人大概還能通過滑行來節約行走的時間——是否可以建議撒丁的大圖書館仿造這種觸感美妙的地面?——暫時不能恆定漂浮術的巫妖怨念深重。

舞蹈的種類顯然也經過精心安排,首先是節奏極為緩慢的宮廷舞蹈,由八對舞者組成,分成兩邊站立。相距八英尺,不斷相互敬禮和換位,舞者除熟記方位,還要保持良好的儀態,圓舞曲的速度很快,所以難度很高,需要良好默契才能將宮廷舞蹈的華麗與優美,充分地展現出來。

亞利克斯的舞伴是奧爾加公主,她在走向亞利克斯行禮的時候用眼角的餘光注意著自己的孿生妹妹——萊莎的舞伴是煦德。萊莎把身子挺得筆直,同時又微微仰起她的頭,眼睛緊盯著撒丁的暴徒首領。

「看吶,她的眼睛幾乎都離不開他呢……」人們竊竊私語。

作為大公長子的羅曼諾夫公爵就在小妹妹的身邊,他是個如同天使一樣華麗的年輕人,金髮碧眼,正好與雙黑的亞利克斯稱謂鮮明的對比——他盡量不讓自己的眉頭因為這些臆測而緊皺在一起。

緊接著是小步舞,卡德里爾舞,華爾茲舞,波爾卡舞……隨著舞曲的節奏逐漸加快,氣氛逐漸熱烈了起來,人們忘乎所以,眉飛色舞,當然,不可避免的,總有些人借著這個機會謀取情報或者某種利益。

但這些和不死者無關,法師的收藏癖與學者的研究精神正在和他堅韌頑強的理智爭鬥不休呢。

最後樂隊奏起了瑪祖卡樂曲,這也是舞會的結束曲,所以王子與公主們再次站在了一起——這曲完畢,謝冬節的舞會也就結束了。

人們秉持著盡善盡美的理念聚攏來欣賞這群尊貴舞者的表演,這裡的瑪祖卡舞也隨著宮廷的禮儀要求而做出了一些改變,譬如說取消了男子單膝跪下的動作,女子圍繞著男子的快速跑步也改成了快速的「行走」,以求矜持與優雅,但滑步,男女舞者成對旋轉這些動作還是有的。

圍繞著煦德行走的少女腳步輕盈得如同一個妖媚而悲傷的幽靈,或者是月亮倒映在水面上的影子。

亞利克斯與維爾德格同時眯了眯眼睛。

……

瑪祖卡舞曲的最後一個音符裊裊消散在空氣中,賓客與舞者如釋重負,他們舉起手來,準備鼓掌表示這次舞會順利結束。

而就在這個時候,春之女神廳的大門突然被無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