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卷 地獄天使 第5章 攻擊機器人組件

兩姐妹和解後,一家三口趁著技能生效時間試驗了一下非音頻式的溝通。

它的功能就跟蛟龍說話一樣,是精神力產生的模擬聲音,的確是很方便。同時也有問題,它會播出一些雜訊,發音的人稍不注意就好像一堆人在耳邊吵吵一樣,需要一定時間的訓練和適應。

既然是有了訓練借口,斯芬妮也只好默認一對一的單獨訓練模式。

為避免尷尬,斯芬妮把編程的工作拿回樓上客廳去做。

非音頻式溝通要成為一種高效的,能脫離實時通訊裝置而存在的溝通辦法,就必然不能佔用全部的精力,所以即便在訓練中,還是該幹啥幹啥。

雷雲這天完成了TP01的組裝工作,TP型號雖然在續航能力方面和魔動型沒有可比性,可它們夠便宜就彌補了一切缺點,哪怕是蜻蜓那種採用了二級複合材料的,等再製造時把催化劑刨開,成本也不過二十點罷了。

TP01蜘蛛補充二十多隻缺損後,剩餘的材料雷雲多組裝了十二隻,主要是電芯和攝像頭不足,其他的部件大大的有,把他身上剩下的一點錢投進去再弄一組100隻的都沒問題。

可惜這錢已經有預定用途了。

開發一種新的微型火箭從步驟方面講很麻煩,除了氣動平衡,還要考慮重心位置、發射前的安全性能、彈頭構造及內含物等等。但是開發的成本卻遠遠不及他開發偵查機器人那麼多,其主要原因在於他只要造一枚火箭彈。

雷雲掌握的知識庫中有很多種固體燃料,它們之中大部分元素都是金屬、氧、氫、氮,而金屬的部分在之前的製造中儲備的種類就很多,只製造一個根本不需要購買任何東西。為了提高機械損耗對效率的利用率,他還是弄了十套除戰鬥部外的小火箭。

戰鬥部就不打算自己造了,戰鬥部的炸藥雷雲選定的種類在製造中需要催化劑,和某些非金屬材料一樣,催化劑的昂貴程度十分離譜,再用到時也不知什麼時候,就不自己造了,直接靠買的。

花了差不多兩天時間,用60點買兩種各一盎司的炸藥,弄出了7顆小火箭彈。

火箭彈的指標包括穩定性、速度、爆炸威力,最重要的是成本,至於制導……為了成本,雷雲已經把它拋到海里去了。

這樣弄出來的火箭彈價格低到離譜,終端的定價高只有15點,低的只有10點,因為不是按組算,雷雲可以用八折購買,比終端出售的最爛的微型火箭30點還低了一大半。

兩種型號分別定名為RL01和RB01,區別只有戰鬥部的攻擊類型,一種是熱熔噴射彈頭,一種是單純的爆炸。射程只有300米,沒有制導能力,不能自己給自己點火,誰拿在手上都是玩具。

在有了合適的價格後,接下來才是重頭戲,苦力機器人自走組件。

該部分說實在話其實沒有什麼科技含量,它是用來放火箭彈的,主結構是鎢合金而並非是更好的複合材料,這樣可以在成本可以接受的情況下最大限度的承受高溫高壓。剩餘的部分則是晶元、天線、控制電路、液壓校準裝置、點火裝置,其中液壓校準裝置和晶元組就是整個系統的核心,沒有它,火箭彈連瞄準都做不到。

自走的部分雷雲也選擇了令人噁心的便宜路線,他花了15點買了個大號電動大腳車模型,留下底盤等物進行改造。

自走和主體是兩個分開的部分,為了留下之後升級的可能,他在介面處花費了更多的心思,採用插卡式連接並留下了另一個介面。若以後有機會弄出足式自走部,就無需進行改動了,大腳車的底盤和多足底盤最大的區別,自然就是攀爬能力的不同,在脫離了仿昆蟲的體型後,多足式雖然沒有攀爬垂直、倒懸地形的能力,卻仍然可以攀爬至少是六十度角的超大坡面,對於隱蔽來說,坡面無疑有著各種優勢。

自走組件雷雲投入的錢也幾乎是沒有,除了一塊20磅的鎢錠花掉50點,其餘的全部有剩餘。TP01使用了2400W像素的紅外攝像頭,可是武器的射程太爛完全不需要如此高的精度,它只要能掩護周邊百多米距離的偵查機器人撤離就好,這個部分主要是靠天線提供的坐標和晶元,攝像頭幾乎起不到作用,因此用最爛的800W像素攝像頭能保障行動就好。

很意外的,在開發了兩個部分後總共只用掉150點,獨立的便宜物體進行認證的錢幾乎是免費,火箭彈就只要了5點一種,武器組件也不過15點,他還剩下不少,所以立刻又冒出其他念頭。

這念頭自然是強化自走武器組件的適用性,從一切為了便宜的角度出發,他實在想不出有什麼比散彈槍在中近距離的掩護效果更好的了,哪怕是粒子武器,在三四十米的距離和散彈武器相比,不比精確度只比單位時間覆蓋範圍也是完全不夠看的。

所以呢,很簡單,開發一種新的彈頭就好,都不需要增加什麼裝置或對武器組件進行改動,製造出和火箭彈大小相當的散射武器好了。

因為採用了鎢合金,實際應用上它的膛壓承受能力要比真正的炮要低一些,因此新彈頭不能使用普通的散彈模式。

在進行了一些小準備後,雷雲選定的辦法是讓發射火藥只到讓彈藥脫離的程度,再激活二級火藥進行真正的射擊,理念和某些單兵火箭的原理差不多。發射物也不用熱熔,而採用了金剛砂,這是在綜合考慮各種方面尤其是對付修士的那些外面有符文的各種道具後,產生的結果,金剛砂的硬度夠高,在高速高壓時因為密度而對硬度更高的物體產生磨損十分正常。

有新的材料需要購入,而金剛砂並非是屬於武器或爆炸類,收費要更低但是購買單位也更大,加上底火材料,包括驗證在內雷雲不得不額外付出了125點。

散彈彈頭的作用距離只有區區二十米,但是5點一顆的價格讓什麼都值回來了,八折後不過4點,雖然相比50發一盒裝的散彈子彈價格還有點高,但它的口徑載彈量卻不是正常散彈能比的上的。

剩下的錢還有654點,這次就放它一馬。

在等另一組人回來的時間裡,雷雲開始對苦力機器人的項目進行具體規劃,以便下次回來後能直接開工。

苦力機器人屬於模塊化綜合系統,要有強大的搭載能力以便進行各種臨時改裝。在綜合考量後,他決定改為採用犬型結構。

人形機器人雷雲是一直都不看好的,尤其在升級環節,人形幾乎沒有改進的餘地!

這裡的改進並不是晶元計算組和內置能源等部分,而是速度!作為苦力,快速搬運是個很重要的環節,人形機器人在穩定性方面不會表現出劣勢,因為是機械,甚至在運載重量方面也不存在問題,但是當要求快速移動時,是無論如何都做不到的。

這取決於人體的氣動結構問題,像阿爾忒彌斯這種純粹的敏捷型生物,她在敏捷260點的情況下,根本達不到大果子地芽兩倍的程度,而時速能達到150公里的大果子地芽進行換算後,敏捷只有90點。這是因為在標準氣壓下當時速大於一定程度後,人體形狀90%的動力都在對抗空氣阻力和地面摩擦力,空氣阻力在速度增加時是以平方數累加的。若是流線體,該比值會下降到70%左右,四足動物則在兩者之間。

有點複雜,簡單的說,人體在從空中進行傘降時,未開傘前,俯卧姿態自由落體速度無論如何不會大於40米每秒,也就是時速144公里以下。

當然那是飛,跟地面的情況完全不同,沒有地面的摩擦力。而在地面時,因為人體的股骨長度佔據總長度約二十一分之五,膝蓋以下又不夠長,加上膝蓋結合處等軟組織因素,和地面的最大傾角其實滿大的,接近四十度。這是生物結構產生的難題,是加速過程中必須克服該角度產生的空氣阻力並利用地面獲得足夠動力,除非有神秘力的幫助……可是雷雲有可能去給機器人裝那麼高級的東西嗎?他自己都沒有呢!

還是以忒彌斯為例,她現在要在標準情況下突破300公里的界限,要麼把敏捷堆到300左右,要麼就把力量提高到一定值以增加爆發力的方式獲得短距高速能力,又或者學習對抗空氣阻力或提供額外動力的技能。

相比人體而言,而像雷雲這樣有尾巴且尾巴重量足夠的,他就可以完全不顧及上半身情況,利用尾巴的調節讓脊椎和地面平行以獲得最大程度的阻力減小,在更大的限速之前,他只要對抗自重和在摩擦力中取得平衡。

其實就雷雲這些人的速度要給機器人做參照,的確是有些為難了,所以他的標準其實並不是達到使用者平均速度,只要機器人能和機動載具持平就好,也就是速度要達到80到120公里之間,並且要有能向200公里發展的可能性。

人形機器在進行微調和精確改動後要達到該速度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沒有升級空間,四足動物的情況就好很多,只要通過軟體調整其行動方式就能在零部件結構相同的情況下獲得比人形快很多的速度。

那麼要速度為啥不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