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血仇 第十一章 傳道

陽光灑落在凌雲峰的山巔。

自從陳雲生經過了飛雲子所謂的試煉,他對於陳雲生的態度明顯不同,並傳了陳雲生一套刀訣,名曰鳳鳴。

鳳鳴刀訣共有六十四式,每式又能拆成八式,可謂繁雜之極。飛雲子此時體現出一個老師應有的素質,每招事必躬親。而鳳鳴刀訣威力著實驚人,此後一月之內,凌雲峰的山巔都籠罩在風雷之中。

當然陳雲生現在施展出的樣子要相去很遠,並且足足花了半年時光才將鳳鳴刀訣的招式記下,並將其中較簡單的招式推衍成形。

飛雲子並沒有傳授陳雲生新的刀訣,而是讓他重複演練鳳鳴刀訣,從中體悟出屬於自己的刀意。只有這樣才算真正的將這門功法融入自己的血脈之中。這個過程奇慢無比,足足花了陳雲生三年時間。

斂氣訣上的修行也絲毫沒有放鬆,陳雲生突破了練氣中境,到了練氣後期。對於不了解修仙界的陳雲生而言,絲毫不知自己的進境有多快。而對於江湖老油條的飛雲子而言,以他憊懶的性格,也不願告訴徒弟,他是多麼優秀,竟然在三年之內連破兩境。

這日,陳雲生練完鳳鳴刀法,收功之後去拜見師父。飛雲子正在洞內吐納修行,陳雲生老實在一邊等候,沒有打擾。一頓飯的功夫,飛雲子收功,大眼皮一撩,說道:「你隨我修鍊已有多少時日了?」

「已經在這裡過了五個冬天。」陳雲生答道。

「已經五載了,修行無日月。五年苦修,你得到了什麼?又失去什麼?」飛雲子突然拋出一個令陳雲生無比詫異的問題。

思忖了一會,他慢慢答道:「我感覺身體越來越輕靈,心中越來越清明。似乎世界都變得透明起來。只要凝聚精神,就可以感知到洞外的一草一木,一花一石,識海中明暗的光影清晰可見。有時候會突然思索到一些奇怪的問題,例如,生為何來?死為何去?至於失去的東西……。」

陳雲生頓了一下,「我過早經歷生死,失去了年少的不更事。」

「你可知道,這五年之中,我從不向你介紹修仙界的種種,所謂何故?」飛雲子捻須說道,對於陳雲生之前的答案不置可否。

「不知道,師父自然有師父的道理。」

嘴上這麼說,陳雲生心中卻腹誹不斷。五年之中,每當他昂起探求的小腦瓜,迎來的不是冷嘲便是一番來由的打擊。可以說,在隱忍功夫上,陳雲生已經高過那些在俗世中摸爬滾打多年的成年人。他可以將徹底無視飛雲子鄙夷的目光,將飛雲子的話當做空氣。

「我這麼做的理由很簡單。關於修,是一個不可說的事情。比如當日讓你去刺山壁,如果第一天就告訴你如何運用靈元,雖然你的進境是快了一些,但是喪失了對山壁堅硬的體悟。喪失了對靈元作用的體悟。最重要的是,失去了一個錘鍊心境的機會。」

「當年我師兄曾說過,修行,修行,修的是見識。我卻不認為那個糟老頭說的正確。修行,修的是心境,修的是歷練,修的是將死不死,修的是在絕望中求生。只有經歷生死的人才知道生命的可貴,只有經歷絕望的人,才有無比的勇氣和決心。現在你明白我為何故你在你修鍊的過程中設置重重阻礙了吧。」飛雲子以他固有的老成調調說著。

陳雲生點了點頭,他並非頑劣的少年,經過那麼多事情,他的心境早就變得堅韌異常。對於師父的話有自己的一套判斷方式,關於修行的道理,他雖然不能完全同意飛雲子所言,但至少大部分都是接受的。

「既然你道心已成,是時候讓你知道一些修行界的常識了。所謂修行,亦即是世俗人口中的修仙,是將天地之氣融於自身,聚少成多,聚粗取精的一種手段。由於可以驅使天地之間的能量,所以修仙者憑空多出許多莫大的法力。」

「在修仙的過程中,會有很多劫難和關口。比如,你現在處於練氣期,也就是修者的最底層。之後依次是築基、結丹、元嬰、化神等等。越往後,修仙之路會越發的困難,到時候不只是內功需要修鍊,還要積累外功。」

「而境界越高,越能體會天地變化之理,也就是天道。我輩修仙多有誤區,認為修仙只為長生,謬矣!修仙是為了明天道,曉天理。如果哪日為師能明晰了天道之玄妙,哪怕讓我馬上死去,也絲毫不會猶豫,正所謂,朝聞道夕死可矣。」

飛雲子眼光灼灼,似乎對於天道有無限的嚮往。最後兩句其實是對於他自己而言的,並沒有期待陳雲生能夠明白。他自忖縱橫人間數百年,該見識的、不該見識的都已經見過了,但是對於天地存在之理卻越發的困惑。雖然修行不斷,進展卻越來越小,似乎無限的接近一個節點,總也無法超越。

此刻,陳雲生也隨著飛雲子一同陷入了對天道的嚮往之中。雖然不是很明白,但是從師父五年來的沉吟苦思中也能感受到天道之玄妙,似乎明白天道之後,自己面臨的種種困惑就會迎刃而解。

「你斂氣訣已經修鍊到第二層了,如果不出意外,五年之後可以達到第三層,那時候恐怕你築基就要成功了。這斂氣訣可以助你凝結元嬰,所以今後你一定要勤加習練。」

「斂氣訣一共有幾重?」陳雲生問道。

「十重。你現在正處於練氣後期,神識之感已經初成。可以使用那個儲物袋了。所謂神識就是修仙者的一種特殊感應,可以凝聚起來感覺周圍環境的變化。一個人的神識越是強大,越能夠感應出更大範圍內的靈氣擾動。」

「弟子從師父教的書中了解,修仙還有制符,藥石,煉器和陣法等其他大類,這是真的嗎?」陳雲生對於飛雲子口中光怪陸離的修真世界產生了無比好奇,說出了一個關心的問題。

「修道之中有所謂內丹和外丹之分。所謂內丹,是以身體為爐鼎,自成天地宇宙,氣息運轉,道法天成,注重於境界的提升。外丹就如你所言,有御物,靈符,丹藥,法器,陣法,通靈等。本門大多時候講求精鍊內丹,內丹也是一切的基礎,對於外丹,只建議研究一種,不主張貪多求全。須知人的精力有限,若在外丹上花費過多的時間反而阻礙了修真大業。」

看到陳雲生猶有疑惑,飛雲子接著說道:「譬如,一個修士若是道法高深,根本不為陣法、禁制所制,舉手投足之間皆可破之。御物、陣法、制符、煉器、煉丹每門都博大精深,不窮極一生很難有什麼建樹,還不如把時間用在內丹修行上。」

對於修仙界的各種常識,飛雲子不厭其煩的給陳雲生講解,從一個吝惜字詞如命的人驟然變成一個無話不談的話癆。對於這種轉變,饒是陳雲生對飛雲子的乖張有很強的免疫,仍然有些措手不及。

「什麼是靈根?」陳雲生突然問道,他記得當日飛雲子傳授斂氣訣的時候曾經提過一嘴,趁著今日師父反常,他急忙拋出這個問題。

「靈根就是修行之人的根性,關於靈根的種類,修仙界有很大的爭議。一般而言,具備什麼樣的靈根,才能修行什麼樣的法術。」

「但是也不是身負越多靈根就越好,雖然可以兼修其他屬性的功法,但每種屬性卻都不能精通,反倒不如單一的靈根攜帶之人在修仙的道路上走的更遠。」

「我是什麼靈根。」陳雲生問道。

飛雲子瞅了他一眼,半天不置可否。陳雲生從他的眼神中可以猜出,一定是在靈根的問題上,師父無法打擊到自己,所以才斟酌再三,閃爍其詞。

「你是天靈根。很逆天的靈根。具備這樣靈根的修行者可以隨意修鍊五行之術,沒有任何障礙,如同同時具備了精純的五行靈根。」飛雲子沉默一會兒後,回答陳雲生。

「然而,」飛雲子的語氣急轉直下,彷彿從凌雲峰的山巔落到平地,「天靈根由於過於逆天,所以一般這種靈根的持有者多不能長命。」

陳雲生第一次看到師父的表求由冷厲變成了嚴肅,隱隱還有些擔憂,有些於心不忍。他洒脫道:「不能長命就早死,去冥河畔見我爹娘。」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