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領路人陳大龍

十二月中旬的時候,又開始了新一輪的降雪,這場雪比上一次更大,更持久,下了停,停了又下,彷彿沒有個盡頭。

整個江東省都爆發了一場大雪災,山上,田裡,路上,都積滿了厚厚的雪,清寧公路上多處因大雪發生事故造成堵車,臨近石河鎮的西門鎮,因為一段山路崩塌,甚至一度堵了幾千輛汽車,市公路部門緊急搶修一天一夜之後才將道路疏通,可沒過半天,又發生事故堵住了,其他縣鎮交通也都有一定程度的封堵,有些偏遠的鄉,連供電都斷了,就連清江市區之內,也有多處街道被封閉,禁止車輛通行。

鑒於雪災越來越嚴重,清江市交通部門開始對境內清寧公路北段進行管制,除了運送煤炭、糧食、蔬菜以及藥品等生活抗災的必需品的之外,其他車輛一律限制通行。

而唯一通過清江市的兩條鐵路——京寧鐵路和寧西鐵路,在江東境內的火車班次也全部停運,一時間清江市彷彿變成了一座孤島,與外界隔離開來。

雪災和凝凍給清江市乃至整個江東省的生活生產帶來了嚴重的不便,導致公路、民航等交通運輸大範圍受阻,旅客大量滯留,農副產品供應緊張,很多工廠因為無法運進原料被迫停產,部分地方供電系統中斷、供水管道破裂、通信中斷、房屋損壞……

不過石河鎮是個例外。

這個鎮子由於地處山區,又多水場,歷來養豬業養羊業家禽飼養業都很發達,光是養豬場就有十幾家了,更別說鎮上今年又新增了幾十座養鴨大棚十萬隻鴨子了,畜牧飼養業的重要程度,甚至要超過種植業。

原本這樣以飼養業為主的鎮子,受雪災影響會是最大的,前些年規模更小一點的雪災,都造成了嚴重的後果,大雪突然連降,很多牲畜都會受不了驟然變冷的天氣而被凍死,養殖大棚也常常經不起積雪的重壓被壓垮,成千上萬的飼養禽類就這樣被壓死,沒壓死的也會因為沒有住處被凍死,而且雪災造成交通堵塞,飼料無法運進來,被餓死的牲畜家禽也不在少數,另外,低溫會造成牲畜家禽免疫力下降,從而極易爆發大規模的瘟疫。

總之前些年一遇到大雪災,石河鎮都會是清江市損失最嚴重的鄉鎮,很多養殖戶都會因此破產,這也是為什麼石河鎮的發展一直比不過其他鎮的原因,市裡有不少官員開始認為石河鎮的產業構成根本就不科學,應該像其他鄉鎮一樣,放棄畜牧飼養業,全力發展種植業——但是這些官員根本就沒考慮到一個問題:石河鎮自然條件不比其他鄉鎮,這裡山多田少,怎麼「全力發展種植業」?只能因地制宜的發展畜牧飼養業,至於雪災的危害,也只能聽天由命了!

但是今年的大雪災,石河鎮卻幾乎沒有受到任何損失!

這個鎮彷彿未卜先知一般,提前做好了一切可以做的防寒防凍工作。

鎮長林重遠早在九月份就撥款將鎮境內主要的道路整修了一遍,這直接導致了這個鎮子成為雪災期間交通最順暢沒有發生一次堵塞事件的鄉鎮,而在十月份,他又以鎮政府的名義,通告提醒境內所有的養殖戶,預防大規模雪災的到來,要做好三個提前:提前加固養殖棚舍,提前囤積足夠的飼料,提前做好牲畜的防寒保暖工作。雪災爆發過後,更是反應極其迅速,很快就通過鎮畜牧防疫站給每位養殖戶都發了一本《牲畜防寒防疫手則》。

主要內容有五點,一是對畜禽棚舍進行加固處理,及時清除畜禽棚舍積雪。要加強巡查,要做好畜禽舍加固、檢修維護工作。及時維修因雨雪天氣造成損壞的圈舍,防止畜禽受凍造成傷亡。同時,要對供電系統檢修維護,確保電力供應,保持舍溫相對穩定。

二是要做好畜禽舍防寒保暖工作。雨雪、低溫災害天氣發生時,要在保持畜禽舍正常通風的前提下,做好畜禽舍的防寒保暖工作,舍內加厚墊料,保持乾燥溫暖;防止畜禽因冷應激引起畜禽呼吸道疾病和消化道疾病。

三是及時調整好各種飼養管理措施。要保證飼料和畜禽飲水的充足供應,注意做到合理投喂飼料,適當增加飼料能量,提高飼料的營養水平,調整好各項飼養管理措施。如在日糧的配製上,要適當增加玉米、油脂等能量飼料的比例,以增強畜禽的防寒能力,並適當增加飼餵量。必要時可在飲水或飼料中添加預防藥物,保證畜禽儘快適應寒冷天氣環境。

四是密切注意疫情。大雪期間及後期,要加強動物防疫工作,及時做好畜禽舍的消毒隔離,防止外來疫源的傳入和重大疫情發生。寒冷加潮濕氣候是多種重大動物疫病高發時期,更要高度重視畜禽疫病的預防,特別是要切實做好重大動物疫病監測和疫情的預警預報工作,切實做好養殖場的清潔及消毒工作,落實各種防疫措施,按照免疫程序做好免疫接種。同時,要加強對養殖畜禽健康狀況的日常觀察,出現異常情況應及時處理並及時報告當地畜牧獸醫部門。

五是要加強對畜禽產品的檢疫,積極協調,暢通銷售通道,促進動物產品快速、有序流通,確保動物產品安全有效供給。

細心的人會發現,這本手則的印刷時間,竟然是兩個月前,當然,大多數養殖戶都沒這麼細心,就算不經意看到,也不會覺得有什麼奇怪……

其實鎮上的人都知道,林重遠並不是最早行動的人,早在鎮政府的通告發布之前,陳大龍合作的養鴨戶就開始在做這些工作了,當時很多人都覺得奇怪,說好幾年都沒下雪了,你們把大棚加得那麼牢固有什麼用,浪費錢啊,他們有些無奈的笑說,這是陳大龍要求的,合同上面有寫,我們當初沒有注意到這條……不過他們並沒有怪怨陳大龍,因為這些工作雖然要花不少錢,但這時候他們已經賣掉一批鴨子了,賺的錢比這多多了。而且怎麼說這也是為他們好,有備無患嘛!

等到真的爆發雪災之後,這些人都覺得很吃驚:陳大龍這人看似很粗心,沒想到卻這麼有遠見!他們又覺得有點後怕:幸好當初聽了陳大龍的要求,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想想他們養的那些肥鴨子全部凍死的場面……

於是他們對陳大龍更是佩服了,人人都說他是個暴發戶,可哪個人有他這般的遠見?如果換是董立剛或者朱旺山帶著他們干,估計這兩人都會能省則省,不可能花「冤枉錢」預防一場「不太可能發生」的雪災。

有了陳大龍這樣大方又有遠見的領路人,雪災算什麼?!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