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百六十九章 郭十五郎(三)

「如果是你十五舅舅,我雖然為他擔心,可如今宮變之事想必已經流傳天下,他要麼根本不會為了你而出手,要麼出手之時定然也會防著杜青棠與邱逢祥準備的謀算,到底郭家當年的暗子都留給了他,他既然能夠平安無事的到今日,還能夠幫助五郎保住儲君之位,足見已非當年。」薛娘子面色凝重,正色道,「可是倘若不是十五哥,是賀夷簡的話,我卻要擔心了。」

元秀皺了皺眉,沉吟道:「賀夷簡縱然對我有心,可如今長安四十萬神策禁軍在,大娘請想,他又不是傻的,難道還打著從長安把我帶走的主意不成?如今可不是宮變的時候,杜青棠與邱逢祥一門心思的盯住了宮裡,沒工夫來管我一個公主。再者,賀之方尚且在世,他再怎麼寵愛賀夷簡,如今魏博到底還是他在說了算。賀夷簡就算糊塗了,他身邊總不可能沒一個清醒的。此外,賀夷簡若當真想要尚主,以他的身份,也可以直接上表請求,我想這會五哥被尊為了太上皇,長安震動,諸鎮都在蠢蠢欲動,杜青棠若是同意,也可以藉此安撫河北,雖然我與五哥同母所出,但五哥這會在杜、邱的手裡,我又豈能不聽話?他又怎會放著好端端的法子不用,走這樣的偏門?」

薛娘子搖了搖頭,伸手輕輕拍了拍她的手背:「你啊只想到了賀夷簡對你有意,卻未想到了賀之方的心思,這也不奇怪,你究竟沒有自己做過父母——賀之方統共就賀夷簡那麼一個郎君,對他自然是冀望極高,按我說這賀家六郎也是個極出色的郎君了,尤其對你戀慕極深,這一點,我站在了你這邊,自然是樂見其成的,便是你對他無意,或者也不會下降於他,可自己家的女郎受到這樣出色的郎君的喜歡,咱們心裡總是得意的。但對賀之方來說難道是這樣么?他辛苦養大的郎君,卻為旁人家的女郎神魂顛倒——九娘你說,賀夷簡性格驕傲,可對你時卻是極為容忍,他若只是尋常人家的郎君倒也罷了,賀之方還要指望他將來執掌魏博,如今五郎被杜青棠與邱逢祥聯手廢棄之事河北哪裡有不知道的道理?你是五郎胞妹,又對賀夷簡影響極深,你若是下降了他,魏博遲早會被拖到了輔佐五郎重新登基、或者是與杜、邱為敵的一面去!」

「賀之方當年為了節度使之位敢於弒叔殺兄戮弟,連年幼的子侄都不曾放過!可此人平生卻對杜青棠畏懼若虎,聽說他嘗言杜青棠在世一日,他一日不敢背叛長安——雖然那時候他傳這樣的話出來不無挑唆杜青棠與憲宗皇帝之意,但也足見他對杜青棠的忌憚!」薛娘子神色鄭重,「所以,即使他先前為著愛子的緣故,同意為賀夷簡上表請求尚主,但這會因著局勢的緣故,九娘你與杜青棠之間的仇怨,賀之方卻是怎麼也不敢讓你下降給賀夷簡了!」

「此人當年為了地位,不惜殺戮眾親,九娘以為,他既然反對賀夷簡尚主,但賀夷簡那性情,卻也是極難說話的,以賀之方的為人,會如何做?」薛娘子冷笑著道,「他一定會想辦法刺殺九娘!這種膽子,若非這等喪心病狂之人,還真拿不出來!」

元秀默默的聽著,到了這裡,微微搖頭:「大娘說的有理,可我想這些縱然是真的,也斷然不會是全部的真相。只因我死對於長安來說意義不多,若不然杜青棠與邱逢祥早便可以取了我的性命去了!就算是說他們打算讓我死於河北之手,因此來對抗河北手中的……」她警覺的看了看四周,到底還只是做了個口型不敢出聲。

薛娘子已經辨認出了「血詔」二字,頓時大吃一驚,差點站了起來,元秀對她擺了擺手,才繼續道:「可若只是為了這樣一個借口,整個長安難道還怕尋不出來幾個河北或者其他藩鎮的探子來栽贓嗎?杜、邱兩人皆是深沉善忍之輩,他們的謀劃斷然沒有這樣簡單!」

「你說的是,但這兩人心思委實難以猜測。」薛娘子嘆了口氣,正色道,「不過你十五舅舅未必會傷害你,若是河北之人,那可就難說了,因此既然是邱逢祥要你出宮,那麼你也只能出去,只是,邱逢祥派來的那個紀公公暗示得很有道理,此計不可能沒有杜青棠的影子,既然如此,你不如將杜拂日一起叫上!」

「邱逢祥能夠想到如此拉上杜青棠,杜青棠未必沒有這樣的預料,所以我如今只擔心,杜青棠若是早已猜到我會叫上杜拂日,這叔侄兩個卻又打什麼主意?」元秀搖了一搖頭,忽然一皺眉,問道,「大娘,有一件事情,如今因昭賢太后已去,旁的人我想也難問到,便是五哥這會也不是想見就能見到的,因此我想問一問你或許會知道。」

薛娘子點頭道:「你要問什麼?」

「杜拂日嘗言當初先帝曾許諾我及笄之後許與他為妻,還曾留下來了遺詔與昭賢太后,這究竟是真是假?」元秀說罷,仔細盯住了薛娘子的臉色。

果然薛娘子變色叫道:「他是這麼說的?!」

「按著杜拂日的說法,昭賢太后之死也是因為……」元秀皺了皺眉,看了眼蓬萊殿方向,復道,「五哥並不同意這件婚事,先帝當時雖然已經做了這個決定卻沒有立刻下旨,是因為一來我與杜拂日都尚且年幼,二來是因為打算將這道旨意讓給五哥來下,這究竟是不是真的?」

薛娘子臉色變換半晌,才勉強道:「你也知道我雖然說是郭家養女,但你母后與郭家去後,在後宮也不過區區尚儀,此事既然是憲宗皇帝之意,但又不曾公然下旨,我又如何得知?」

元秀盯著她片刻,卻沉思著搖了一搖頭,道:「大娘這樣說的可不對,自母后去後,先帝下旨令昭賢太后撫養我,大娘身為我的乳母也跟著到了昭賢太后身邊,對我事事照拂有加,學業上面也是盯得極緊的,可我想到了一件事,那就是昭賢太后在時,總是拘著我這裡不許去那裡不許去,是以我雖然貴為公主卻一直養在了深宮之中,除了時常能與王子瑕見一見外,其他人都未曾見過,便是偶爾去一回大姐家,也是事先將人都趕了開,不過與駙馬打個照面罷了!」

「六姐一心向道且不去說她,八姐生母去世的早,她無人為其打算也不去說,只看大姐與七姐,我夢唐風氣開放,所以她們都是自幼便可出入宮闈,大姐還常常到其外祖家去暫住數日,對長安的少年郎也是極熟悉的,七姐當初親自選了崔風物,可不就是因為在宮外聽見了他的名聲,這才在挑選駙馬時出言召見崔風物的嗎?」元秀拿食指點著唇淡淡地道,「說起來我的外家雖然已經族沒,可也有長姐在前、胞兄又是太子,十歲左右的時候,差不多就該時常出宮去見一見各家少年,為挑選駙馬做準備了,而且大娘你少年時候鮮衣怒馬馳騁長安,我卻一直被昭賢太后拘在了身邊安安靜靜的騎射一件也不曾學過,一直到了昭賢太后去世,你才開始念叨著要教導我這些,早先卻做什麼不這樣做?難道僅僅是因為昭賢太后反對嗎?」

元秀放下了手指看向臉色劇變的薛娘子,平靜道:「我想應該不是這些緣故,倒有些像是——杜家十二郎說的是真的,我的駙馬先帝早就已經選了,便是杜家十二郎,聽杜家十二郎說過,他這些年來在長安默默無名,很有一部分的原因是先帝擔心他如崔風物一般因風頭太勁,被其他姊妹看中,到時候若是姊妹爭夫可就不好了。我想另一部分原因當是來自於杜青棠,畢竟以臣逆君,雖然他手段了得,卻也未必沒有輸的可能,到了那時候,一個聲名不著的杜十二郎,也可以用金蟬脫殼之計脫了身去,為杜家五房存下香火,若是杜家十二郎在長安早已是聲名赫赫,那樣的話想要脫身遠遁可就沒那麼容易了!」

「同樣的,先帝當初準備了那樣一道遺詔,固然是為了大局,但我究竟是他親生之女,他到底還是要為我考慮些的,故此才叮囑了昭賢太后,令其撫養我時盡量讓我少與外男接觸,我想王子瑕雖然因為昭賢太后的緣故時常入宮與我照面,然我對他並無他意,若不然,恐怕只流露些許,他怕是連長安都不能待了。」元秀慢慢道,「這樣拘在深宮裡面心中並無一人,到了及笄之歲,哪怕先前並未見過杜十二郎,總也比先戀上了其他人,最後被迫下降於杜十二的好……而若是跟隨大娘你學習弓馬,恐怕喜動之後,昭賢太后想拘也拘我不住,屆時若與瞧中了其他郎君,成就怨偶……五哥的心思,先帝可未必猜不到!」

她說的有理有據,薛娘子到底只得長嘆一聲,道:「不錯!」

元秀抿起嘴,沉默了半晌才道:「為何此事早先不告訴我?」

「先帝想得倒是容易!」薛娘子慘然一笑,搖著頭道,「你方才揣測得都對,只是還漏了一點,你難道沒發現你與杜家十二郎都是一般長大?幼年時被拘在深宅內院之中,不能輕易與他人往來,然又受盡了寵愛。當然他究竟是郎君,與外人接觸還要比你多一些……有道是志趣相投,你在觀瀾樓上頭一回見到了杜十二時是否印象便很好?早先,你才出生時,五郎被立為太子未多久,先帝其實就已經做了這個決定,那時候杜十二也不過兩三歲,文華太后不放心,就曾特意召他入宮見過,那時候他年紀還小,也看不出什麼端倪,但相貌是很得文華太后喜歡的,想著杜青棠膝下無子,必定是要仔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