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卷 現代都市奇談 第六百七十八章

曹家墩子,方圓五十里內最堅固的村莊,曹家老爺有個兒子前幾年中了進士,因此本地有名的坐地虎曹家就搖身一變成了書香門第。這年頭天下大亂,流民四起,關外的韃子也頻頻禍亂山西——好在崇禎二年那次韃子入關沒有走這裡……曹家花了點糧食的代價讓全莊子的青壯造起了一個大墩子,高達兩米的厚實石頭牆足以讓他們在裡面躲著抵抗千來人的流民攻擊。

不過今天他們可是守不住了——牆頭上值日的曹家家丁發現遠遠地有一群人沖向墩子。這群人大約百來個,不過家丁可數不清——他早已經被這百餘個渾身赤裸的壯大漢子給嚇呆了——尤其是其中還有著巨無霸這種類型的傢伙。這位家丁軟倒在牆頭上,報警的小鍾根本就沒有敲,就連喊叫的聲音也喊不出來——嗓子里乾燥無比,硬是沒法擠出哪怕一個字。

看見這群裸體壯漢的可不僅僅是一個家丁,大門後面的平地上好幾個曹家人都已經看見了這個情況。只不過其中大部分人要麼是軟倒在地,要麼轉身就逃,能有勇氣跑過來試圖關門的只有一個半大小子。至於莊子外面的村民,雖然幹活的時候倒是結成行伍,但是一看這百來個壯漢飛快逼來,也是手軟腳軟地四下里奔逃。

這群漢子里唯一全身上下都有衣服的就只有伯符一個,他大聲咆哮著引導這群爛人大吼著衝進這個莊子……接下來的事情就是簡單的洗劫而已。在搶劫的過程中倒是沒啥不開眼的傢伙,就連曹家的老太爺也非常合作地交出了家裡的布匹跟糧食——這些身高頂多一米六的莊稼漢子何曾見過伯符帶領的平均身高一米八,其中還有幾個身高三米以上的怪物一樣的壯漢。好漢不吃眼前虧這個道理。這世上的人還是有的,雖然善財難捨,但是好在這群凶蠻的匪徒只是搶劫布匹、皮毛跟糧食,對於金銀銅錢之類的東西根本不屑一顧。這也就使得大部分被搶劫的人總算是能忍氣吞聲——當然那些想要反抗的人一看見對方的跟自己腦袋一樣大的拳頭的時候,所有的勇氣也就沒有了……

老實說伯符他們搶劫的糧食也不多,至少如果按照這群人的體積來說這點糧食基本上一頓就肯定吃完——雖然幾乎可以肯定糧食的大頭是藏起來的,但是伯符根本就懶得叫這群匪徒仔細搜索。到目前為止,這件搶劫的勾當還算是氣氛緩和的,還沒有鬧出人命。基本上更加類似於丐幫強行討飯的樣子。幾個老娘們被拉了出來,一開始她們以為自己會被這幫強壯的裸男給輪了,哭天喊地的還有人試圖尋死,還有個別婦人的眼光里閃現著貪婪的寒光……要說那些婦人若是有主的,她們的丈夫或者家人也頗有試圖上來拚命的。只是伯符一句話讓他們停了下來,「你們幾個婦人!快點幫我這些弟兄量量尺寸!」這傢伙說道這裡,示意那扛著搶來的布匹的部下將布匹丟下,「趕快去做好衣物!手腳快了,老爺我重重有賞!」話說完,伯符從懷裡的空間隨便掏出了一大塊人頭大的銀子。直接「嗵」地一聲丟在地上,砸出了一個小坑。

在場的曹家村的村民可沒有見過如此「奇怪」的「山大王」,說是搶東西吧!也沒見這幫人殺人立威,更加沒有掘地三尺地來挖老曹家的地窖,跟這群人的兇惡面目完全不搭。而且最最奇怪的是這幫人的頭目——在場的「山賊」里唯一有褲子的,這位大王拉了那些個老娘們出來而不是拉大姑娘已經很奇怪了。而且拉女人出來居然只是讓她們幫這群山賊量衣服的尺寸,而且還丟出了如此大一塊銀子,看上去好像居然還要付賬!這種山大王的腦子一定是壞掉了!

伯符抓了抓自己的鬍子,又從懷裡抓出一塊銀子,直接丟到了明顯是在場的人地位最高的曹老爺面前,也不多話,轉頭吩咐起了那幾個女人衣服的式樣。能讓自己的兒子成為進士,雖然名次較低,但是這曹老爺絕對不是傻人,見識是肯定有的——就算他沒有。身邊的西席先生也絕對有見識。他們當下就覺得這群奇怪的「山賊」應該不是「壞人」,或者說起碼可以談一談。這個年頭看來大明氣數已盡,山西、河南到處是流民,就別提陝西了……若是能將這一百來個一看就非常能打的壯漢籠絡在手裡或者至少能說上話,那在這個世道多少也有點依靠……當下曹老爺示意自己的管家去搭話。

伯符可聽不懂這大明末年山西人的土話。即使是這個管家已經非常努力地察言觀色換上了官話也是如此,帶著濃重口音的官話讓伯符皺起了眉頭,這山西口音的南京話實在是一筆雕草!伯符乾脆地用寧波話跟這幫人扯起了淡。

雙方雞同鴨講,雖然互相都聽不懂,但是氣氛倒是和緩了不少。最後這西席先生拿了根樹枝,在地上划了幾個字。伯符點點頭,同樣用樹枝開始在地上寫字——對於這個高大非人的彪悍山大王居然也能認字寫字這檔子事又讓一些人驚到了……

雙方進行了友好而坦誠的「交流」,伯符胡扯了一通自己跟這些壯漢的來歷,也沒有指望有人相信,只是說出了流落到此地,想要找個地方住下,然後「為國家出力」——至於有人信不信!反正伯符就是這樣說的……對方則是表達了對於這幫「壯士」如此勇力的稱讚,對於大明朝廷的「忠誠」,「個個都是義士啊!」至於伯符他們信不信,反正曹老爺信了。

最後他們談好了,曹老爺願意划出一邊荒山上的地讓伯符他們去種——算是不收他們的租子,曹老爺也是個大氣的人么。只有一個小小的要求就是當流民來襲擾曹家墩子的時候,伯符他們能夠「稍微」地施以援手——為此曹老爺願意為他們在當地官府里掛個本地早已荒廢的衛所的名頭。反正那個衛所雖然沒有撤銷,但是兵員早已經在前幾年裡逃散一空了——雖然有個百戶在,但是那傢伙從來都是躲在縣城裡不干事,反正如今地方軍制早已經敗壞,亂世之中也沒啥人催要他那個百戶所的國稅糧草——這貨就在等哪一天撤銷這個衛所……

報效國家也是要用錢的——現在哪怕伯符被授予了一個寧武千戶所下屬的百戶這種破爛官階,同樣還是要孝敬的跟關節費用的……而且照例曹老爺首先要拿一份介紹費,然後千戶所里要給一筆孝敬,官府里還有名目繁多的比如蓋印費之類的東西,最後才是當事人前百戶在中人的見證下拿了一筆安家費跟買官費歡天喜地地將那個破百戶轉給了伯符……

「前前後後為了這個破百戶居然要花紋銀百兩之多!我靠居然還沒有軍田!還要問那個曹某人借一塊山地來謀生……這大萌不亡是無天理……」伯符哭笑不得地安排那百來個總算是有了一身衣服的混蛋們去山腳下用泥土跟石頭來造房子,至於山上那早已經拋荒的田地——現在不是冬天么,等春天再說。到那個時候種麥子也來得及——反正伯符這裡有美食的俘虜世界裡的高產小麥種子……但是眼前的食物比較麻煩,就是用錢去買也夠嗆,大明天災已經持續了十年,北方早已經荒廢,就是有大筆銀子也難買到大量糧食。

好在位於堵截農民軍的前線的大明官軍幫伯符解決了吃飯的問題——他們漏出了巨大的缺口,從這個缺口裡李自成、羅汝才、張獻忠等人的農民軍蜂擁而入山西……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