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聖族九國 第240章 兒時記憶

這裡,距離拜火城不過二三日光景,若是快馬加鞭,不足一日便能到此。

想到年幼時候,父親母親帶著她來此遊玩,裴采南心中的那抹憂傷便被勾上了心頭。

曲單無聲無息的握住她滑膩柔嫩的小手,捏了捏,給她無聲的安慰。

到了山前,裴采南突然提出,要去這山上去看一看。

曲單想了想,此時已經快到地頭,這裡不需要人引路,也能尋到拜火城了,於是兩人知會裴岐山和孫信一聲,驅使著風生獸,離開了大隊,直奔山上而去。

風生獸生為異獸,即使不駕風飛行,在地上奔行的速度,也是極快的,若是使出全力,普通人根本看不清它的影子。

不過,兩人卻不是為了趕路,只是緩緩的朝著半山而去,一路四顧,裴采南從模糊的記憶力摳出哪些地方曾經來過,哪些地方有些什麼趣事。

一邊走,卻是一邊心情低落。

曲單此時也不知如何安慰她了,只是默默的跟在身後,這種時候,還是隨她去吧。

這座危峰,與拜火山一樣,也是一座數千年前的火山,此時早已不再噴發,山上滿布楓樹,紅葉漫山。

終於,兩人終於來到了裴采南口中的溫泉。

繚繚的水霧升騰而起,下方是一個並不很大的溫泉池,白色的泉水咕嘟咕嘟的冒著泡兒,一股濕熱的水汽迎面撲來。

兩人在池邊駐足,看著池子四面合圍的楓樹,落葉滿地,池中俱是腐爛的樹葉。父親裴松死後,這裡就無人打理了,於是荒廢了去。

時光匆匆,物是人非。

許久,曲單策著風生獸,衝天而去。

他們並不去追商隊,而是從天空一划而過,不到一個時辰,便看到了前方那座聳立,巨大無比的巍峨紅色山脈。

那就是拜火山——拜火門的所在,裴采南幼時記憶之地。

緊挨山腳之下,是一座不比暴熊城小的城池——那便是拜火城,因拜火門而發展繁榮起來的城市,拜火門的附屬之地。

兩人沒有上山,只是在城外降下了雲頭。

漫步入城,緩緩在城中走動。

聖族的城池,與雪族的城池大不相同。雖然同樣巍峨,卻沒有那種充滿蠻荒猛獸的氣息,更顯得雄渾大氣。

大街上,風情也與雪族完全不同。

這裡,大街小巷商鋪林立,街邊小攤小販隨處可見,一派欣欣向榮的繁華景象。

曲單初步估計,這座城池的人口密度,比雪族要高上數倍!

除了普通商人,路人之外,更多的,是穿著武士勁裝,身負連鞘長劍的武士,這些人,全都是拜火門的弟子。

曲單一眼看去,三階、四階……一直到八階、九階的弟子,都是隨處可見。這麼多的高手,彷彿都不值錢似的,比他暴熊族強大得多了。

不過覺醒強者卻很少,曲單逛了半天,一個也沒有見到,讓他悄然鬆了口氣。若是覺醒宗師也隨處可見,那這拜火門的實力也太恐怖了。

裴采南在大街上緩緩行走,雖然衣著普通,但是窈窕的身段,以及朦朧的面孔,還是引起了小部分的騷動。尤其是身邊還有個與東方人迥異的雪族漢子,後面再跟著一頭從未見過的異獸,立刻就成了許多人關注的焦點。

不過這種情況並不超出曲單的意料,兩人緩緩的走著,不去看顧周圍人的目光。曲單早就知道,只要裴采南在這東方的城市亮相,必定會吸引太多人的目光,此時這種程度的騷動,算是極輕的了。

女孩兒對這座城市顯然異常熟悉,走街串巷,像是一隻翩躚的蝴蝶。

她也漸漸的調整了情緒,不再沉湎於父母的憂傷中,而是回味起快樂的童年來。

一條巷弄口,裴采南在一個駝背老者的小攤前停了下來。老者已經老得不能再老了,目光渾濁無比,當裴采南笑靨如花的要了一串糖葫蘆之後,他顫抖著雙手,拿起一串早已準備好的紅艷艷的糖葫蘆,交到了女孩兒的手中。

「小時候,我娘常帶我到城裡來玩,每一次,都要在這裡買一串糖葫蘆,那時候就覺得糖葫蘆特別好看,紅紅的,圓圓的,怎麼看都看不夠,每次都要等到快融化的時候,才戀戀不捨的吃下去。酸酸的,甜甜的,怎麼吃都吃不夠……」裴采南端詳著手中的糖葫蘆,笑眯眯的說道。

曲單想不到她小時候還有這樣的愛好,不禁有些好笑。旋即想起,自己上一次見到糖葫蘆,是多少年前的事兒了?

一百年?

當自己還是個垂髫童子之時,見到糖葫蘆只怕也是這樣的心情吧。

這麼一想,倒是勾起了曲單的饞蟲,跑回去,在老者的小攤兒上又買了幾串,一邊走,一邊品味……

吃著糖葫蘆,兩人穿過兩條街,又到了一家販賣胭脂水粉的鋪子,裴采南竟然還記得當年母親買的水粉品種,一口氣買了許多。

再逛了布莊,茶樓等等許多地方,過了十幾年,這些地方倒是大部分未變,畢竟城中子承父業的居多,一家鋪子開個十幾年二十年極為正常,因為,這裡是一座依附拜火門的城市,變化遠不及那些人口流動繁多的城市。

一直逛到天黑,兩人才興緻勃勃的尋了一家客棧,住了下來。

一連兩天,裴采南都是在拜火城四處走動,尋找兒時的記憶。她完全放開了心懷,不再去想父母已逝的事情,只是快快樂樂的四處走動,宛如一隻可愛的精靈,大街小巷裡都留下了她翩然若飛的身影。

曲單一直陪在她的身邊,感受她的快樂,以及,參觀她成長的地方。

這種難得的快樂,兩人都不想打破,因為他們知道,當商隊回到拜火城之後,就是踏上復仇之路的時候了。

那時候,快樂不再,有的,只是血腥與仇恨!

……

第三天,商隊回到了城中。

自從隨國內亂起,半年多的時間,再沒有一支商隊回到城中,這座城裡的人,就像是被蒙蔽了雙眼的無頭蒼蠅,被閉住了視聽,完全不知外界發生了什麼事情。

時間一長,城市氣氛低迷,一種濃濃的陰霾籠罩在城市上空。

而今,這種低迷被商隊的回歸打破了,人們爭相湧向城外,迎接這支跋涉數十萬里的大商隊!

盛況空前,圍在城外的百姓,以及拜火門弟子,比當初暴熊城的情況,火爆十倍!

此情此景,曲單兩人自是插不進腳去,只得在客棧中等著商隊入城,安頓好了之後,再去匯合。

不過,讓兩人料想不到的是,當他們第二天趕到商隊駐地之時,護衛散了,夥計放假了,就連商隊的護衛裴岐山,也匆匆的趕回了拜火山,前去面見門主了。

數千人的商隊駐地,只剩下不多的數十個看門之人,以及商隊的總管孫信,再有一個熟人,卻是一直跟著商隊來到拜火城的吳先生。

據吳先生說,他的家鄉還遠在淳國,在孫信的盛情邀請之下,打算現在這裡修養數日,再啟程往東而去。

曲單與吳先生好歹相識一場,雖然當初不太愉快,隨著時間過去,卻也漸漸淡了。裴岐山不在,裴采南的報仇計畫還無法實施,只得在這裡陪著老先生嘮嗑,打發度日。

連續過了好些時日,直到等得兩人心底開始焦躁起來,拜火山上終於下來一人,卻是秦如瀾。

從暴熊族出發,一直到拜火城,耗時兩年有餘。

最初之時,秦如瀾對曲單還有些好奇,後來這份好奇,隨著裴采南的出現,慢慢被轉移了。

兩年的時間,秦如瀾與裴采南成了無話不談的閨中密友,黏在一起,就有說不完的話兒。而且,自從得知了裴采南的真實身份之後,又見過了裴采南的真實面目,秦如瀾對這個賽似天仙的美人兒,更加的親近了。

無他,秦如瀾乃是裴岐山的關門弟子,裴岐山這些年密謀為裴家復仇,秦如瀾自然是其中的核心人物,因為秦如瀾也是裴岐山收養的孤兒,對師傅自然是無比忠誠,兩個女孩兒有了共同的目標,感情更是愈發深厚。

到了後來許多時候,曲單都要被排擠在外。

對此,曲單也是無可奈何,他與裴采南關係再近,有些女孩兒之間的體己話兒,也是不方便他聽的。

不得已,曲單只得繼續與吳老先生嘮嗑,了解一些東方的人文歷史,地理風情。

這兩年,曲單也從商隊口中,得知了東方大概的國家分布,一些風土人情也了解了些,此時吳先生講得更加詳細,他就用心的記下。

如今身在東方,這些東西,或許就有用得著的時候。

又過了數日,終於,裴岐山回來了。

他一回來,就是興沖沖的,眼神中,閃爍的興奮光芒,掩也掩不住!

匆匆見了自家小姐,裴岐山召集了大家秘密開會。

一間小小的屋子裡,滿滿的坐著裴岐山這些年嘔心瀝血布下的心腹精英!

兩個氣血紅潤的老者,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