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香港大亨 第二十七章 公司上市

一個企業想要上市,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上市之前,必須經過三個過程,一個是綜合評估,一個是規範重組,最後一個是正式啟動。

綜合評估,既要評估企業的詳細情況,也要評估在哪個市場上市,是香港還是美國,還是英國等等這些地方;以及上市的路徑選擇,以哪一種方式上市,要知道,上市可是有著多種方式的,並不是一條大路通羅馬。

規範重組這個就不必提了,整頓企業內部,使企業正規化、市場化、股份制化,最後達到上市的要求。

最後的正式啟動階段,做足了上述兩者準備之後,企業就開始正式謀求上市了。但是,這裡也不是簡簡單單的想上市就上市,之間繁複蕪雜的程序依然能讓人搞不好就崩潰。選聘中介機構、審計以及法律調查、債券商輔導、發行申報、最終的發行和上市等等等等,往往涉及到很多個方面和必須與多個機構協同合作,難度不是一般的大。

自去年年前就開始琢磨著讓「周師傅」上市之後,周興盛就將任務安排了下去,由梁伯韜全權負責「周師傅」的上市事宜,爭取在89年底之前上市成功。之後,梁伯韜一直在做準備工作,周興盛也緊緊關注。

也正是因為知道一個企業想要上市的困難,後世不知道多少企業嚷嚷著上市,但最終卻是兩三年沒有動靜,所以周興盛也不著急。

不過,很顯然,他還是低估了梁伯韜、孫清雲、尹有才以及三洋食品株式會社對於「周師傅」上市的意願。

從日內瓦將蒂姆·伯納斯·李挖到香港之後不久,5月初,勞動節剛過,梁伯韜給他帶來了一個好消息,周師傅上市之前的準備工作基本完成,只等證監會最後的批複,「周師傅」就可以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公開發行股票!

「這一次周師傅的上市是直接上市,並且公開對外發售股票,說實在的,雖然周師傅的發展的確令人震驚,是傳奇,但風險還是很大。在香港,絕大多數人還是不知道周師傅這塊牌子的。就算小盛你的名氣夠大,投資的本事也是為世人所熟知。最後公開發售成功,但股價相信也不會太高,遠遠達不到我們的要求。」梁伯韜坐在周興盛對面,一邊喝著周興盛遞過來的功夫茶,一邊略帶擔憂的說道。

「周師傅」是周興盛獨資建立,看在他是老丈人以及「周師傅」前總經理的份上,周興盛給了他一部分的股份。說來,「周師傅」也有他的一份,現在「周師傅」要上市了。他自然緊張得不得了,甚至比以前自己親手開創的事業將要大獲成功之時還要緊張。

至於「周師傅」上市之後,他就將卸任他在「周師傅」內的一切職務,從此返回香港養老。他並不在意,也看得很開。

「周師傅」上市之後,肯定會獲得極大的發展,這是毋庸置疑的。

在這個時候退出,無疑會是一件令他非常遺憾的事情。

不過,他也清楚的知道,隨著「周師傅」成為一個上市企業,家族似的管理方式肯定是不合時宜的,更別說是他這個周興盛的老丈人了。再者,今後的世界是年輕人的天下了,女兒又有了一個好歸宿,他也是時候退休了。

每每想到此處,梁伯韜都是無限的感慨。

一轉眼,女兒已經嫁人,他自己也從人生的最低谷爬到了人生的最高峰,現在又即將急流勇退,世事之變化,實在是波雲詭譎,令人莫測。

梁伯韜的目光不由自主的又看向了正襟危坐在他面前的周興盛,實在是太年輕了,偏偏身家是他的幾百幾千倍,一句話就能夠改變他的命運。每一次和周興盛見面,他總是會驚嘆於對方的年輕,震驚於對方賺錢的迅速,也每一次都覺得周興盛又神秘了一點,高深莫測。要不是還清楚的知道周興盛是他的女婿,他真的會佩服得五體投地。

只是,這段時間以來,周興盛似乎陷入了被動挨打的局面,他也曾聽聞是港英政府當局在出手攻訐,這不免讓他為之更加有些擔憂。

而想到這,梁伯韜突然又響起了一件事,立即說道:「外面有消息說因為你拒絕效忠英女皇,所以港英政府在給你穿小鞋?這事情是不是真的?如果不是真的還好說,要真是的話,你可得早做準備啊。你可知道,證監會所前段時間出台了新的上市規定,上市企業的營業記錄不得少於三年?這個規定,差點就令這次的上市計畫破產,如果不是你之前引入三洋食品株式會社成為公司股東的話。」

他記起了這事,香港證監會前段時間出台的上市企業條件,正好掐住了「周師傅」的脖子。

企業上市,分為多種「市」,有主板和創業板之分。

都是「市」,流程相差不大,目的也都能夠達到,但光聽名字就知道,上市第一要上的肯定是「主板」了。主板,主要的市場;創業板,創業者的市場。和名字的意思大致等同,主板是面對規模大、較為成熟的企業,上市條件嚴格;創業板是面對規模小、尚處在開創期間的企業,上市條件比較寬鬆。

「周師傅」謀求的上市,自然是「主板」,不可能會是創業板。

但在證監會發布的企業上市條件之中,有一條是對「周師傅」極為不利的:公司必須具備相若的管理層營運下的詳盡營業記錄,此等記錄必須不少於三年,而頭二年的稅後利潤必須合共有至少三千萬港元,最近一年之稅後利潤至少有二千萬港元。

滿打滿算,「周師傅」的成立也不夠三年,所以這就成了「周師傅的一個短板。

梁伯韜不得不慶幸,在公司上市這方面,三洋食品株式會社有著豐富的經驗,很快就將這塊短板給補齊了,「周師傅」的上市前籌備順利完成。

放在之前,梁伯韜他肯定是認為證監會在規範市場。

但是現在,他去不這麼想。和崇尚陰謀論的國人一樣,他向來都是以惡意來揣測某些人和機構某個動作的真正意圖。他很是懷疑,證監會早不規劃晚不規劃,偏偏在周興盛旗下「周師傅」申請上市之前,說沒有鬼誰信啊?

梁伯韜想到此,有些不寒而慄。

「還有這事?」周興盛詫異的看著他,心下極度震驚。

他第一個念頭想到的,和梁伯韜一樣,這是故意的,是港英政府授意下證監會故意狙擊他做出來的。

不過再深入想想,應該不可能。

最簡單的一個道理,就算「周師傅」今年還是不能夠順利上市,明年也不能,但是後年總可以了吧?延後個一兩年上市,這是常有的事情,「周師傅」也不可能會因為這事而陷入困境甚至是倒閉,沒必要嘛!

除非他們還有後招,先拖延「周師傅」上市的時間。然後在背後狙擊「周師傅」,最後牽連到他。

這樣想,還真有可能。

但是周興盛放棄了,他懶得去想了。在沒有絕對力量反擊之前,他是打定了主意絕對的放手,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他由衷的感慨了一句:「算了,該來的始終還是會來。打鐵還需自身硬。我們管好自己就行了。」

這句話,看上去是左顧而又言其他,但梁伯韜立即就聽明白了,這是讓他別擔心。

張了張嘴,他想說些什麼的時候,周興盛又開口了,說道:「如果成功上市,每一股發行價是多少?預計將發行多少萬股?」

梁伯韜稍微一怔神,接著就脫口說道:「這個目前還不確定,還得等證監會的核准。不過我們報上去的方案是每一股三港元,公開發行三千三百萬股,預計集資一個億!」

「三港元?這也太低了吧?」周興盛心下有些失望。股價之低,真的是令他感到髮指,不過他也沒說什麼,轉而問起了公司上市的一些問題。對於公司上市,他還有很多的不懂,不得不時時刻刻的學習著。

上市公司,每一股的價格幾港元的多得是,甚至還有公司的股價每一股居然低到了可憐的0.1港元!

「周師傅」每一股的股價能夠有三港元,已經算不錯了。

「上市發行股票,可以包銷、承銷,也可以獨立自主公開發行,我們周師傅選擇的就是公開發行。包銷和承銷,都是由中介機構負責,我們只管發行股票就是,他們來將股票給賣掉。說起來,各有各的利弊,談不上哪種方法最佔優勢。」

「一家企業想要上市,可以有兩個大類,三種方式。兩大類是直接上市和用殼上市;三種方式是直接上市、借殼上市以及買殼上市。直接上市就不用說了,很好理解;用殼上市也很好理解,金蟬脫殼之類的手段而已。借殼上市是用過收購、資產置換等方式取得已經上市的公司的控股權,然後以上市公司增發股票的方式進行融資,從而達到上市的最終目的!」

梁伯韜喝了一口茶,繼續解釋道:「借殼借殼,這裡的「殼」就是指上市公司的上市資格。由於有些上市公司機制轉換不徹底,不善於經營管理,其業績表現不盡如人意,喪失了在證券市場進一步籌集資金的能力,要充分利用上市公司的這個「殼」資源,就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