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傳媒帝國 第一百零二章 成功的首播

一集下來,整個辦公室的人都沉默不語。

邵大亨不滿的哼了一聲,問道:「都說說吧。雖然不能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但實事求是的說,亞視的這部戲還是很好的,我們要想個辦法來應對,而且要快。」

七十年代之前,無線電視台還是利孝何執掌,直到八零年利孝何因病辭去無線董事長的位置,邵大亨這才趁機增持股份成為無線第一大股東並且坐上了董事長的位置,從此拉開了無線大改革的序幕,也開始了無線輝煌的歷程。

原來的邵大亨可是電影大亨,只是年紀越大,也就越看重比電影更穩定的電視行業,所以這才逐漸從電影事業上抽身出來,果斷的投入無線懷抱,直到完全退齣電影行業並且將他旗下的院線也轉讓給了德寶。

但是,邵大亨突然有了一些悔意。

原以為電視行業穩定,誰知道競爭更加激烈,無時無刻的都在面對同行的挑戰,尤其是亞洲電視台這個老對手。

前期,他上台之後趁著亞視不重視,一度在各個方面趕超亞視。但是在後來,邱得根的大力發展,亞視的後繼發力,又開始和無線打得難解難分了起來。如今換上周興盛入主亞視,想著亞視內部肯定會動蕩一段時間,誰知道不僅沒有過多的動蕩,周興盛反而趁著他們警惕心大減的時候來了個釜底抽薪,大肆挖著他的牆腳,令無線元氣大傷。

現在,周興盛更是利用自己的才能編劇出《大時代》這部電視劇出來,大手筆投入、大卡司製作、大規模宣傳,氣勢十足。有著一舉將無線壓倒在地的氣魄。

每一個行業都是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邵大亨對此自然是心急如焚的。尤其是公司內部的員工,或者準確來說是高層主管本身並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

但是,這個時候的邵大亨不得不擺出鎮定自若的樣子來,因為他才是無線的主心骨。他信心十足,無線上下也就信心十足。

不過,該面對的問題還是得面對,就看底下這些人的想法怎麼樣了。

眾人當中,方女士的關係最為微妙,所以並沒有第一個先說。而除了方女士之外,地位最高的兩位就是王田林和簫聲了。

王田林不用說,無線老臣子,是真正的頂樑柱級別的重臣;而簫聲,雖然是從亞視轉過來的,但他的才能以及這兩年的表現卻讓他得到了邵大亨的重用。

所以邵大亨的話一落地,李添盛、曾勵真、梁家術等人就將目光轉向了王田林和簫聲,以他們馬首是瞻。

不過如今這個局面,兩人實在是不知道怎麼開口。

現在的電視劇,主流是武俠片和歷史片,他們也沒有想過拍攝都市商戰、金融戰的題材。太創新了,很容易撲街。如今亞視當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製作了這部《大時代》,雖然以他們的眼光看上去將會是一部經典的電視劇,但觀眾的反應到底如何,他們也是拿不準的。這裡考校的是對於觀眾心裡的眼光,即便他們入行幾十年了,但也不是什麼都有底的。

所以這個時候,不開口比開口好。

因為一開口,你是說什麼好呢?難道也改拍都市金融戰的題材或者商戰的題材?如果《大時代》受了冷遇呢,到時該怎麼辦?

這兩人不說話,其他人也不敢說話了。

邵大亨看了一眼王田林,點名道:「田林,你說。」

王田林咳嗽了一聲,回答道:「這事我看還得看看今天晚上的收視情況再說,以不變應萬變。」

邵大亨有些失望,但還是點了點頭沒有說什麼,而是又點名簫聲道:「蕭監製,你的意見呢?」

肥瘦電視強人中的「瘦強人」簫聲沒有贊同王田林的提議,他咳嗽了一聲後,緩緩說道:「不管這一次亞視的收視率如何,亞視總歸是做了一個新的嘗試,這對於觀眾來講無疑是有著重大意義的。因為這幾年的武俠片和歷史片實在是拍得太多了,看多了也是會膩味的。我認為我們完全可以跟風拍攝一部都市題材的片子,拍一部金融片或者是商戰片,和亞視打擂台。」

此話一出,在場眾人大多都皺起了眉頭,就連邵逸夫也不例外。

不過眾人對這事早就看習慣了,也沒覺得簫聲這話有什麼不妥之處,只是覺得反擊的手段過於弱勢了。作為無線來說,應該採取更加犀利的手段反擊。不過眾人也只能是這樣了,他們實在是無法子啊。

別以為在香港娛樂圈就電影喜歡跟風,其實電視行業跟風的情況更加嚴重,尤其是無線和亞視這一對大冤家。

從開始鬥爭開始,一個拍攝古龍武俠片,另一個就開拍金庸武俠片對著干;一個自創《天蠶變》,另一個就挖角開拍《新天蠶變》;一個開拍刑事檔案,另一個就開拍國際刑警,手段是無所不用其極,只要能夠打敗對方就可以了,是完全不管觀眾意願的。

這股風潮,其實在後來更加惡化,並因此衍生出了著名的「雙包案」!

1994年,無線買入台灣版《包青天》熱播,亞視跟風買入,並與無線同期熱播。對打最激烈時,是兩個台同時播出《包青天》同一個單元故事,令觀眾大呼受不了。後無線為觀眾利益,臨時改播了另一單元。隨後,亞視集合全體小生花旦製作《碧血青天楊家將》,引領話題,收視悄然走升。無線不甘落後,日夜趕工拍攝《包青天》卻引來惡評如潮;其痛定思痛,1995年請來邵氏出身的影視巨星狄龍重新拍攝了一部《包青天》。該劇製作嚴謹認真,不計成本,廣受歡迎。與此同時,亞視眼看無線在「包公」身上沾了光,請出包拯專業戶金朝群又拍了一部《新包青天》,並請來呂梁偉出演「展昭」。這一關於「包青天」惡性競爭,令當時的香港觀眾在長達兩年時間內,無論換到哪個台,看到的都是老包一張黑漆漆的臉,令人大倒胃口。此事件便是香港電視史上有名的「雙包案」。

當然,這也是地域的關係。香港就那麼大,就兩個免費電視台,不像後世內地,電視台幾十個。即便多個台同放某一部電視劇,觀眾也不會覺得受不了。

周興盛在後世就看過,至少有四五個台一起播放蘇有朋版《倚天屠龍記》,特別是浙江台一天到晚的放,可是也沒見有誰看了大倒胃口,反而看得是津津有味。

邵大亨目光環視了一下在場眾人,又問道:「還有誰有不同的想法,都議一議。」

還是一陣沉默。

邵大亨也不問了,乾脆就點了簫聲的將,大聲說道:「那好。既然這樣,蕭監製你就負責此次的行動。力求快准狠。」

簫聲爽快的回答道:「好的,董事長。」

……

下了班,萬奇雯回到家之後,也沒有跟著死黨閨蜜們去外面瘋玩,單親家庭的她很是懂事,賺錢之餘懂得顧家,在家裡陪著媽媽。吃過飯之後,洗刷碗筷,然後洗澡,之後才全身香噴噴的出來,坐在沙發上陪著媽媽一起看八點檔的電視劇,這基本上已經是她的習慣了。

要是認識她的人見到她這麼乖巧,絕對會大跌眼鏡,周興盛也會大呼吃不消。

見到媽媽在看無線台,萬奇雯看了下時間後說道:「媽,快八點了,轉到亞視台去吧。」

雯媽媽笑道:「哦,差點忘了,是你認的那個乾哥哥的電視台今晚要開播新劇,是要多多支持,就是不知道這部新劇到底怎麼樣,名氣倒是挺大氣的,大時代,呵呵……」語氣里大有調侃的意思。

萬奇雯頓時就紅了臉,不依的挽著媽媽的手搖晃,嘟囔道:「媽,你取笑我。」

「哪有?這是事實嘛,是要支持人家啊,人家可是幫了我們很大的忙。」雯媽媽撫摸著她的秀髮說道,最後微微嘆了口氣。

萬奇雯臉上的笑意消失不見,握著媽媽的手說道:「媽,別擔心,我以後會努力掙錢的,我們的生活會好起來的。」

對於萬奇雯,周興盛這時真的把他當做小妹妹一樣的看待,所以見著她沒了書念,就想著幫她忙找份有前途的工作。周興盛曾經建議過她到亞視去上班,不過萬奇雯拒絕了,這個時候的她畢竟沒有後來歷經生活風雨之後的成熟,好強倔強得很,堅持沒有接受周興盛的好意,最後卻是去了一家百貨公司當售貨員。

萬奇雯是沒有氣餒的,反而夢想著有一天自己能創出一番事業來。

這時,八點整到了,《歲月無情》的旋律開始緩緩流淌而,亞視精心製作的大劇《大時代》正式開播。

要說九十年代是香港電影的黃金時期的話,那麼七八十年代就是香港電視劇的黃金時期。

拍戲是趕的,火急火燎的,一天跑四五個劇組都是常態。

電視台播放電視劇也是一邊拍一邊放,只有穿幫的鏡頭不停發生,但是卻全然沒有製作不出來的情況。

周興盛希望打破這個事實,所以自《大時代》開始,他就硬性規定了拍完之後再播出的規定。實在是一邊拍一邊播放,根本沒有質量可言,是只要速度,質量上差一點就差一點吧,沒有什麼關係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