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傳媒帝國 第八十三章 《大時代》開拍

1987年11月1號,《大時代》正式開機。

周興盛作為老闆也跑來了參加開機儀式,並且全程參與之後的拍攝。

後世,這部電視劇的硬傷很多,像第37集的時候,劇中的時間應該是不久之前黑色星期一之前的時間,也就是86到87年之間,但是當丁家四兄弟在酒吧裡面遇到警方的時候,丁益蟹居然在唱88年拍攝的電影《我在黑澀會的日子》的主題曲「飛沙風中轉」,很明顯不符合時代。

另外,劇中的86年丁蟹第一次在台灣出獄,他在別墅里的背景音樂播放的居然是《每天愛你多一點》。要知道,這首歌可是歌神張學有在91年演唱的。同時期的還有一幕,丁蟹在台灣去唱片行,店家播放的歌曲是王傑的《多少次》,是王傑在1992年發行的,也明顯不符合時代。

當然了,現在是87年,無論是88年還是91年、92年,那些明顯不符合時代的歌曲都還沒有出現,也就不可能會再次出現在劇中了。

至於無線在製作這部《大時代》的時候為什麼會出現這種失誤,或許是編劇以及導演認為只是歌曲而已,只要符合情景,穿幫那也沒什麼;又或者是製作這部電視劇的時候太趕了,沒那個時間去計較這些。

說起來,周興盛從後世而來,見多了製作精良的電視劇之後,對於七八十年代的電視劇,自然橫豎都看不順眼,尤其是這個時期的香港劇。

突出的兩者無線和亞視,拍攝的電視劇情況相差不多。

都市劇好一點,無論是人物、情節,還是場景,都比較符合時代的環境,給人的感覺也比較真實。

古裝劇就差了,不說小家子氣的場景,給人的感覺就是鬱悶。堂堂皇宮居然只是一座小房子而已,羽林軍出動、皇帝出巡居然只是十幾個人而已;就說情節和人物,那也是比較搞笑的,簡單直白,明明不符合邏輯的居然也拍攝了出來,就差是侮辱觀眾的智商。

更別提戲服以及演員的使用了。

周興盛都可以用一句話來進行總結了,戲服恆久遠,一件永流傳;演員恆久遠,一人永流傳。

常常是一件戲服穿了又穿,不同的演員、不同的劇集、不同的劇中朝代,照穿不誤,就算是不斷的撞衫也沒關係。像TVB劇,很多演員都撞過衫,周興盛穿越之前看的《當旺爸爸》中的演員「發達哥」馬軍偉,他在一部電視劇里穿的戲服就連續和別的藝人撞衫,而且還不是一次兩次,和吳桌羲撞衫四次,和鄭家穎撞衫一次,貌似都可以稱為記錄了。

而演員的重複使用,就更加離譜了。

在一部電視劇里出演一個角色,在另外一部電視劇里又演同一個角色。

馬軍偉曾經爆料過,TVB劇里有個演員,一直演的都是計程車司機,他還沒有進入TVB的時候,那人就開始在TVB的都市劇里出演計程車司機,一直到了新世紀12年的時候,那人演的計程車司機還是可以在TVB劇里看到身影。聽說是一直演了二十八年,以至於那人被稱作是「計程車司機專業戶」了!

坑爹,極其的坑爹!

反正周興盛是感覺無比的坑爹,也不由得再次感嘆香港真是一個彈丸之地。

哪像後世的內地,演員是多如繁星,沒有名氣的龍套那就更多了,別說拍攝只有幾十個人的都市劇,就算是拍攝規模浩大的戰爭連續劇,出動個數萬人那都沒一個是重複的。

《大時代》是都市時裝劇,倒不用那麼費心費力,只要注意點,還是不用擔心穿幫和戲服、演員恆久遠的。

儘管成本問題上有可能有點壓力,時間上也有壓力,不過周興盛要的就是拍攝出經典來,製作精良是必須的。

……

另外,一部電視劇或者是電影,其實並不都是同一個導演拍攝的,往往都是導演和幾個副導演一起拍攝。導演拍攝主要鏡頭,副導演負責一些不太重要的鏡頭,可以很好的縮短拍攝時間,這已經成為了業內慣例了。

君不見無論在電視劇還是電影里,尤其是大成本大製作的電視劇電影里,片尾出現的字幕里都有數個導演。

只是這樣一來,製作播出之後很明顯就能讓人感覺出前後的差異,因為每個人的拍攝手法都不一樣,拍攝出來後的鏡頭自然是有差異的。

周興盛可不想自己入主亞視之後的第一部電視劇就會有這樣的問題,所以拍攝之前就特別交代了徐曉明,拍攝時間長一點可以,但就是不能有這種嚴重的瑕疵。

誰知道,聽了他的要求後,徐曉明居然笑了:「其實沒那麼嚴重,這個問題很好解決的,拍攝的時候統一一個拍攝手法基本上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雖然最後剪接出來依然會有點小瑕疵,但縮短了製作時間,權衡之下,還是值得的。」

周興盛有些尷尬的咳嗽了一聲,點了點頭,隨後就沒有隨便再說。

拍攝現場,周興盛在旁邊和徐曉明聊著,劇組裡的其他人可沒閑著。演員在化妝,副導演在講戲和協調現場,場記在準備。

潘子文演的是蠻橫暴躁的丁蟹,屬於大反派的人物。鄭少丘原本長得很斯文,也擅長演繹正面的、英俊的男主角,演繹起大反派來應該有種違和感,不過鄭少丘演技精湛,很能夠演繹出人物的神髓,所以鄭少丘在演繹「丁蟹」這個大反派角色的時候,不僅沒有違和感,反而揮灑自如,讓人印象深刻。

潘子文的演技同樣精湛,同樣能夠演繹出人物的神髓來。而化妝之後的潘子文,卻又比鄭少丘出演「丁蟹」這個角色來得更勝一籌,因為他那顯胖的臉上多了橫肉,首先給人的感覺就是這個人很蠻橫,在形象上就勝了一籌。

皮膚稍顯黑色,臉上橫肉明顯,潘子文出演「丁蟹」,可謂是形神具備。

尹天兆出演「方展博」,是劇中真正的男一號。不過卻沒有那種所謂的光彩奪目,反而平淡樸實,一看就是忠誠正直的老實人。

實際上,別看尹天兆在後世的時候臉上開始出現了橫肉,顯得格外僵硬,如今的尹天兆卻是十足的帥哥一個,而且尹天兆的膚色也很白,看上去就是一個白面書生。時裝戲還不明顯,一身古裝的尹天兆就明顯了,看上去挺有江湖少俠的范兒,頗為神似鄭少丘楚留香的扮相。

開機之後的第一組鏡頭,是故事的大結局。

整部《大時代》是以倒敘的方式展開情節的,從「丁蟹」對賭「方展博」失敗然後跳樓開始,然後在以「方展博」的視角展開記憶,回憶之前兩家的恩怨情仇。

第一個鏡頭,是聯交所內的故事大戰。

大奇蹟日出現。在丁蟹堅信「跌」的時候恒生指數卻一點點的「升」了上去,他輸了,從資產五十億成為負債十億,而輸的代價就是結束結束自己的生命,從聯交所的大樓頂層跳下去,因為這是他丁蟹的理念「要輸得起,不能讓人看笑話」。與此同時,恒生指數全日反彈升了四千多點,方展博知道是自己贏了,他高興的跪在地上高聲喊著「阿梅」,阮梅也喊著方展博的名字飛奔而來,兩人緊緊的擁抱在一起。

這一幕是發生在聯交所內,當然,就算亞視的影響力再大,出的錢再多,他們也是不可能真的去聯交所內拍攝,所以只能是自己搭建一個簡陋的聯交所。

周興盛並沒有在劇組掛什麼頭銜,不過身為老闆,就算在旁邊參觀,該指手畫腳的時候還是要指手畫腳的。

就好比拍攝這一組鏡頭,徐曉明力求節儉,但求能矇混過去就成,他的理念就是力求劇情和人物,場景反倒在其次。周興盛卻不然,情節和人物重要,但場景依然重要,甚至有時候場景還要在首要。

所以就光是這一組鏡頭的場景布置,前前後後就花了大半個上午,這讓包括徐曉明在內,劇組所有的人都暗暗心驚,也嘀咕腹誹不已。

泥煤的,沒見過這樣拍電視劇的,不就一個場景嘛,有必要這麼較真嗎?只要在聯交所內拍攝一組鏡頭,然後在移植過來,基本上就差不多了,頂多也就十來分鐘。拍電影也沒這麼較真吧?這根本不是拍電視劇,這純粹就是燒錢。

一個上午,就光是布置場景,一個鏡頭也沒拍,這得浪費多少錢啊?

當然,腹誹歸腹誹,這燒的都是周興盛這位大老闆的錢,所以也沒人說什麼,反倒是全都高興了起來。

老闆捨得下本錢,那他們拍攝起來就有更多的資源可以利用,也就沒必要拍攝的時候左省右省,最後鬧得心累之餘又捉衣見肘,感覺鬱悶彆扭得很。

下午的拍攝,進行得很順利,老戲骨的潘子文演繹起「丁蟹」來並沒有太多的障礙,所有鏡頭基本上都是一次通過。其它的「丁益蟹」、「丁孝蟹」、「阮梅」等主要配角的演員也很給力,一次三次基本上都能過。反倒是尹天兆,這個後來的「況天佑」明顯有些不適應,接連NG了好幾次都沒有過,徐曉明都忍不住開罵了。

工作人員不爽了起來,就連其他的演員也都有些不爽,太拖了。

他們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