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內地之行 第二十八章 投資拍電影?

財神投資!

「總經理,您找我?」林海濤推開總經理辦公室的門,一進去,人都沒坐下,就開口問道。額頭上還有這些許汗珠,看來是剛剛從外面跑回來。

周興盛看著他,眼中不禁有些赫然,堂堂一個投資公司,業務經理出去跑業務居然沒有公車用,無論如何也是說不過去的。他心想著,是不是抽個空去買輛代步車回來當公車用,不然林海濤出去跑業務那也真夠寒磣的。

不過這時不是討論這事的時候,因此也沒提,周興盛只笑了笑後,說道:「坐吧,找你來只是問問,公司成立也有一段時間了,你們業務部有沒有什麼收穫?」

收穫?

林海濤一怔,隨即就明白了過來,恭敬的回答道:「總經理,按照我們公司的條件挑選,其實有一些公司還是值得投資的,我已經做好了一份報告,總經理可以過目一下。」

說著,林海濤就從隨身攜帶的公文包里掏出來一份文件,有二三十頁,看來是做足了準備工作。

「你還帶在了身上啊?」周興盛驚訝的看了他一眼。

林海濤笑笑,既沒有自得,也沒有謙虛,只是自信一笑,回答道:「總經理您找我,肯定是為了業務方面的問題了,自然要準備好了再來見您,不然我這個業務經理也太不稱職了不是?」

周興盛深深看了他一眼,伸手接過報告看了起來。

很快。不到半個小時,周興盛就將業務部門一兩個月來搜尋統計上來的報告給看完了。

當然,他也只是瀏覽了個大概,並沒有仔細去琢磨辨別。

報告中,圈定的那些值得投資的公司,信息、服飾、食品、機械、電子等等等等,各色行業都有涉獵。不過看似龐大,但這些都是些小公司,資產最高的一個也就千萬港元而已。當然,這些公司的資產至少也得百萬了,不然太小了沒有形成一定規模,並不適合做投資。

財神投資本身的資產就千萬。要投資,肯定是不能放在一個籃子里的。

周興盛也知道這個情況,因此也沒有感到失望和失落,只是看著報告中的這些公司,他並沒有生出多少投資的興趣。

他放下手中的報告,不可置否地說道:「公司的情況大抵上你是知道的,資金問題始終是個短板,對此,你有沒有什麼建議?」

林海濤暗暗苦笑,這個老闆,還真不是一個省事的主。

財神投資的資產問題,他是知道的;周興盛投資內地房地產以及速食麵市場的事,他也是知道的;周興盛既想發展公司實力,又想快速回籠資金的心思,他更加知道得一清二楚。攤上這樣一個老闆。他都不知道該說自己什麼好。

「當時怎麼就上了他的船呢?」林海濤頗為無奈,苦笑著想到。

不過既然船都上了,身為下屬,也只能想盡辦法幫周興盛解決問題了。

林海濤想了想,最後說道:「投資公司的話,要麼是投資實業,要麼是投資金融,或者投資文娛行業。以我們公司的條件,投資金融是不行的,這需要很專業的人士;投資實業的話,比較穩妥,也是較為長遠的一種投資手段,但是一般回籠資金會很慢,少則數個月,多則四五年,也算是它的一個短板了。至於投資文娛行業,出版書籍、電影、唱片、電視劇這些,和投資金融行業其實是一個道理,回籠資金快,但需要專業的人士來操作……」

「等等,你剛才說什麼,投資文娛行業?」周興盛打斷他的話,驚訝問道。

「是啊?總經理有什麼疑問嗎?」林海濤愕然問道。

周興盛頓時就囧了,直接無語!

這算什麼,搞了半天又打倒回去,老馬要吃回頭草,投資到自己發家的路子上去?

林海濤見他這幅表情,誤會了他的意思,連忙解釋道:「總經理,其實文娛行業還是挺賺錢的。譬如拍電影吧,拿我們港片來說,投資一兩百萬算是大製作了,但票房往往一兩千萬,利潤上十倍。再加上海外票房,總票房往往上億,也就意味著一部電影的利潤甚至可以達到上百倍。雖然說最後的分成可能只有一半還不到,但翻個十倍的利潤還是有的。而且時間上來說,最多也就一年左右的時間,快一點的話一年兩三部電影都不成問題。最多一年,利潤就能達到十倍倍,賺錢速度可比投資實業快多了,而且利潤也高多了。」

周興盛臉色一怔,貌似還真是這個理啊。

一部電影,可不只是在香港一地上映而已,台灣,日本,韓國,新加坡,泰國等等整個亞洲都會上映。好一點的電影,更能夠在美國、英國等歐美各國上映,又會是一些票房來源地。

不太撲的話,一部製作成本不過一兩百萬的電影,最後的總票房幾千萬上億還是有的。

算算,這中間的利潤該有多大?

就算刨去了發行公司、各地院線的分成,劇組人員的片酬,利潤翻個十倍還是有的。

一百萬投入,一千萬產出,時間最多一年,十倍的利潤,何等的瘋狂?這等好事哪裡去找?

林海濤又道:「其實,近年來港片大量產出,香港電影日漸繁榮,背後就是投資商人在推動,這些投資商大多來自台灣,新加坡等地。前些年經濟危機的爆發,讓金融市場一片蕭條,他們就轉而將目標放到了香港電影上。」

「我也有所耳聞。」周興盛點了點頭。

這件事,他倒是真的聽說過,不過不是在這一世,而是前一世在網上看到的。香港電影的繁榮,的確有這些新加坡、台灣的投資商人在背後推動。

馬克思說百分之五十的利潤可以讓人鋌而走險,百分之一百的利潤可以讓人踐踏一切人間法律,百分之三百的利潤可以讓讓犯下任何罪行,包括被絞死的危險。

百分之三百的利潤,他們甚至可以冒著絞死的危險前進,而一部電影的利潤,那可是十倍、數十倍的利潤,別說絞死了,就是凌遲死,投資商們也會蜂擁而來。

台灣,新加坡,包括香港在內這些地區國家的投資商們,見到電影行業竟然如此暴利,怎麼會放過?

一個個無不張大了他們的血盆大口,蜂擁而來!

「總經理想要投資能夠迅速回籠資金的話,投資電影應該是個好的……」說到這,林海濤突然「啊」的一聲,驚喜的看向了周興盛,大聲道:「該死,我竟然忘了,總經理您可是破票房紀錄電影《監獄風雲》的編劇啊,電影這一行,您應該是最清楚不過的了。」

周興盛眼神一滯,差點不敢去看林海濤的眼睛了,那個尷尬啊,太丟人了。

《監獄風雲》破了香港票房紀錄,他是知道的。

上映了一個多月,前幾天才剛剛下畫的《監獄風雲》,首日票房破記錄,總票房破紀錄,僅香港一地,總票房高達三千六百萬!

周興盛不知道有沒有爆掉前世時候的《英雄本色》,但可以肯定的是,這一世的《監獄風雲》是破了香港電影票房紀錄的,而且還是大破特破。因為原先電影票房最高的《最佳拍檔》才兩千多萬,比之足足少了將近一千萬。

說不高興,那是假話。

但是,高興之餘,聽著林海濤說他對於電影這一行是最清楚的,周興盛心裡那叫一個尷尬啊。得,他也只是佔了重生的便宜而已,頂天了也就重生後對電影行業有了個大致的了解。說略懂還行,說清楚,說出去非讓人笑掉大牙不可。

不過,周興盛雖然尷尬,但也不得不承認,林海濤的這個建議的確不錯,也讓他忍不住對自己就是一頓暗罵:「靠,放著電影這麼好的投資項目不去投資,想別的什麼項目,這不是沒事找事,自己給自己找不自在嗎?看來,這段時間,你的腦子真是進水了,守著一座金山居然不知道挖掘?天啊,讓雷劈死我吧,我腦子漿糊了!」

想到這,周興盛的心是火燎一般,熱血沸騰,立即拍板道:「那好,就這麼辦,我們就先攻電影這一塊。林經理你負責談判尋求合作機會,我最後拍板。期間,要是有機會的話,我們再投資其它行業。」

林海濤也隱隱興奮了起來,立即答道:「好的!」

由不得他不興奮,周興盛雖然只有過一部《監獄風雲》出世,但這就足夠了,三千六百多萬的本地票房,足以說明周興盛在電影這一塊的水準了。

更何況,周興盛還寫過當紅小說《尋秦記》,改編成電視劇後也是火得一塌糊塗,收視率破紀錄。

有眼光,有能力,何愁公司在電影投資這一塊上不會成功?

雖然說這裡面,靠著的周興盛這位公司老闆的本事,作為業務經理的他來說難免有無用武之地的鬱悶,但這也是為了未來做準備,他也需要幫襯處理巨量的問題,自身又有獎金拿,也就不在乎這點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