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直掛雲帆濟滄海 第六十四章 香港大學的MBA

MBA,即「工商管理碩士」。

周興盛後世之時,耳邊經常聽到,眼前也經常見到這個單詞,清楚知道MBA所代表的意義。

原先的MBA,即工商管理碩士,是起源於歐美國家的一種專門培養中高級職業經理人員的專業碩士學位,誕生於美國,是一種注重複合型、綜合型人才的培養,以及能力培養重於知識傳授,也即實戰管理培養重於書面教學。

MBA涉及的內容很多,包括管理學、經濟學、金融學、財務學、法律學等等,另外最重要的則是能力的訓練,組織能力、領導能力、溝通能力、運籌能力、判斷和處理問題能力……,一系列實戰的內容。

可以誇口說句,每一個MBA出來的人,都是優秀的人才,是「管理精英」,是「天之驕子」,是社會敬重和羨慕的對象,甚至是公眾心目中的「商界英雄」。

而事實也是如此,MBA的誕生原本就是市場經濟的產物,是為了培養高素質管理人員、職業經理人、創業者而誕生的。

實踐的結果也非常理想,甚至可以說是完美。

在美國,最大的500家公司的總經理、董事長等高層主管,幾乎都是MBA文憑。也因此造就了一個特殊結果,MBA就是能力、膽識、品德、財富、地位、權力、榮譽等等一切美好以及英雄辭彙的代名詞!

在後世,周興盛也常常羨慕這類人,雖然偶爾有眾多海龜MBA是水貨,是野雞大學出來的,但不得不承認,MBA就是代表了成功,預示著財富和地位。雖然他偶爾也會酸溜溜的不屑道,MBA也不過如此。但他心裡明白得很,這只是他吃不到葡萄所以說葡萄酸的一種妒忌心思。

再怎麼樣的水貨MBA,也比他這個一輩子沒出過國、只上了三流大學的半宅男強上上百倍!

因此這個時候一聽到劉秀麗說讓他去報考MBA,他是好半響緩不過神來,直接就表示了疑問,問道:「以我這中三的水平也能去報考MBA?我怎麼感覺有點扯啊!」

MBA出來的就是天之驕子,要報考MBA,可以想像它的條件之苛刻。

就算憑他後世那個三流大學的文憑,那也得工作兩年之後才有資格報考,而且幾乎是百分之百考不上。更別說他如今這個身份,中三之後就綴學了,整個一初中生。讓一個初中生去報考MBA,聽了直接能讓人笑掉大牙。

他不明白,劉秀麗為啥突然之間提了這麼一個建議。

他的疑問持續多久,劉秀麗很快就回答了,嘆了口氣後。一臉恨鐵不成鋼的表情說道:「你讓我說你什麼好呢,中三怎麼了?中三就不能報考MBA了?學歷不夠,難道你不知道再去考么?知識不夠,難道你不知道去學習么?阿盛,你現在還年輕,十八歲不到,年輕就是資本,有的是資本去再度學習。就算學個三四年,五六年的。出來後頂多也就二十三四歲。而且憑你那聰明的頭腦,用得著學習那麼久嗎?了不起讀個三年畢業了,那也才二十一歲嘛,青春正年少的好年華!」

周興盛略微苦笑,啞然以對。

劉秀麗這樣認為沒錯,畢竟他這段時間的表現,的確像是有著一顆聰慧的大腦,才華橫溢。

但是,他不知道該怎麼和劉秀麗解釋啊,難道說寫小說、寫劇本、搞電視節目創意和宣傳這些通通都是憑著記憶做出來的?

「還想什麼想?就這樣決定了。」

劉秀麗見他不說話,以為他還在頭疼考試的問題,於是又解說道:「其實,你也不用太擔心,現在的MBA,早就沒了剛開始那個時候那麼嚴格了,都快泛濫成災了,只要是個大學,都有MBA課程。你如果學習之後還考不上香港大學的MBA,去考一個三流大學的MBA也可以啊,反正你去了也只是學點知識以後好管理你那什麼投資公司,不需要親力親為,也不需要你真的去當一個職業經理人什麼的。」

周興盛皺著眉頭想了想,最後說道:「那好吧,我明天就去找一個家成哥,問一下這方面的問題。」

如同劉秀麗說的一樣,85年的MBA的確泛濫了。

MBA從開始到成熟,歷經百年沉澱。從七十年代開始,MBA才進入黃金時期,因為那個時候經濟處於上升時期,企業需要大量的管理人才,特別是商學院畢業生。於是乎,MBA學位供不應求。

不過,成也蕭何敗也蕭何,MBA因為經濟騰飛而進入黃金時期,也因為經濟騰飛進入泛濫期。

因為學校也是要經營、要賺錢的,不可能長年累月都巨額虧本,就算一個國家也吃不消的。所以在見到MBA火爆之後,無數學校就蜂擁而入,紛紛開設MBA課程。可是,不是每一所學校都能夠像那些世界知名的學校一樣有著雄厚的師資、學術的力量,這就導致了很多學校MBA課程質素上的缺陷。

就好比後世大學擴招一樣,門檻放低,大學的數量越來越多,大學生的數量也是一年比一年多,但大學生的質量卻是一年比一年差,最後竟然發展到了大學畢業就等於失業的地步,堪稱凄慘落魄之極。

堂堂一大學生,放在古代那是進士,放在七八十年代那也是頂尖的人才,都搶著要的。

一擴招,向市場看齊,一下子就從天上掉到了地上!

MBA的情況和這個類似,因為泛濫成災,所以門檻變得低了起來。

周興盛也直到這時才知道,為什麼劉秀麗會突然提出讓他去報考MBA的提議來。一半關心他,想要督促他上進;另外一小半也是MBA門檻降低,想著憑他的頭腦學習一段時間應該能夠考上。

原本他想是想拒絕的,現在多好啊,自由自在的,沒理由還受約束去讀書啊。

不過轉念一想,他的未來一定是會開公司做生意的,如果連他自己都不懂得去學習,去自我成長,那以後怎麼去管理公司?

他雖然很自負身為一個重生者,賺大錢的機會多得是,但是他還是有自知之明的。憑他如今的學識條件,想要去管理一家公司,根本不可能。不被別人坑了算是不錯了,說不定結果還會是被別人賣了,他還幫忙數錢呢。

答應劉秀麗之後的第二天,剛好是星期天,周興盛就去找了劉家成,說起這事。

「我剛才還在和姐打賭說你會不會來找我說這事呢,看來是我輸了。」一見面,劉家成就哈哈大笑著說了句。

「拿來!」周興盛瞪了他一眼,隨即一板正經的伸出了右手放到他面前。

劉家成一怔。不明所以:「拿來什麼?」

周興盛沒好氣地說道:「你說什麼?居然拿我來打賭,肯定是拿彩頭來啊,沒有彩頭你打什麼賭,快點,見者有份,更何況受害人還是我!」

劉家成雙眼圓瞪著他,「靠」了一聲之後,訕訕笑道:「什麼彩頭啊,我怎麼不知道?」

說著,他就掩飾的立即轉移了話題,問道:「對了,你有沒有想好報考哪所大學的MBA?還是報考我的母校香港大學?」

周興盛白了他一眼,也沒再說什麼,皺了皺眉頭後回答道:「你也知道我對這些不太懂,還是直接說你的建議吧,我聽你的,你說我報考哪所大學就哪所大學。」

劉家成點了點頭,很快便組織了言語說道:「以阿盛你的水平,就不用出國了,直接在香港讀一個MBA就行了。而在香港,所有大學裡的MBA課程,綜合實力排第一的是香港中文大學,我的母校香港大學是排第二。其它學校我就不多說了,說了也沒用,要學就要去學好的,要麼就不學。我的建議是你去報考香港大學的MBA,你看怎麼樣?」

「香港大學?」周興盛深吸了口氣,眉頭擰緊。

對於香港大學,周興盛是如雷貫耳,在後世的時候,香港大學也會在內地招生,招生之條件比北大清華都要來得苛刻。當然,條件苛刻,在學校的福利待遇以及畢業後的前景自然要比北大清華來得厲害一些。

這是直觀體現,並不是以人的意志來轉移的。

雖然說北大清華出來的大多都是牛人,但國人大多具有崇洋心裡,總感覺在內地之外的發達地區或國家讀大學就是要比在國內讀大學要強。而且事實也基本如此,君不見後世多少學生想要去留學,就算是北大清華出來後照樣要去留學一趟,然後回來當個「海龜」。

而且,在後世國際高等教育研究機構公布的亞洲大學排行榜中,香港大學可是名列亞洲第一!

就連第二、第四的都是香港的中文大學和香港的科技大學,完全沒有北大、清華的份。

想著自己要去報考比北大、清華還要來得牛氣的香港大學的MBA,雖然排行在香港中文大學之後,但周興盛也感覺很不切實際,比重生都來得不切實際。

「原因呢?」他下意識的又問了句。

不過話一說出口,他立即就知道自己問差了,於是心虛的訕訕一笑。

「笑毛啊?」

劉家成這時也忍不住給了他一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