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卷 時光記 第631章 道門高人玩消失

文員解釋:「一些學者認為,『內力』這個詞語,殘留著舊時代以力量高低決定人優劣的錯誤世界觀。在武功普及全民、成為日常生活必備技能的現代社會,繼續使用內力,已經不合適了。」

秦行之恍然:「比如你說的重力術,以內力——不,內息讓人低空飛行,實在是居家旅行必備的手段,它跟戰鬥力關係不大。」

「小道長睿智。」文員讚歎一聲,繼續道,「內息,既吻合內力的本質,又不存在刻意追求戰鬥力的弊端。更妙的是,修鍊現代武學的關鍵恰好是呼吸。在人類發現能量石後,內力就逐漸被內息代替了。」

熊六梅試圖反駁。

秦行之擺手道:「梅姐就別較真啦,名稱都是皮相,作為神仙你該一笑置之。別說叫內息,就是叫內出血,只要凡人喜歡,愛咋咋地。」

「我覺得不夠威風嘛。」熊六梅嘟囔。

作為前先天高手,熊六梅認為自己有資格指摘。

秦行之樂了:「都靠內力搬磚了,能威風到哪兒去?說白了,現在的大齊,內力不值錢。」

楊採薇開口:「說了半天,所謂的敵國,到底是什麼來頭?既然沒發現過外星人,本宮猜,肯定是某些外族學會了咱大齊的武功,賊心不死,反叛朝廷吧?哼,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就知道那些傢伙靠不住。」

軍官和文員對視一眼。

「啟稟……大太后。」

孫蒙有大皇帝的尊號,叫秦行之小道長永遠不過時。楊採薇這位太皇后也有謚號,卻和大皇帝不匹配。叫她「大太后」吧,聽起來總覺得怪怪的。

話又說回來了,當面稱某皇帝謚號,這種事以前也從沒發生過呀。

老皇帝千年不死,本身就是一種亂套。

楊採薇一滯:「卿家稱呼本宮太后就好。」

「尊旨。太后,有關敵國的來歷,還是請當今陛下親自解釋比較合適。末將已經啟奏過陛下,此時他正在皇宮大門外恭候各位。若不是大臣們勸阻,陛下怕是已經帶人乘飛船過來了。」

孫蒙滿臉欣慰:「朕以為一千年過去,皇帝學壞了呢,沒想到他還聽大臣的勸,不錯。」

秦行之瞅瞅孫蒙:「胖子,他不是思道。」

「朕知道他不是思道……」孫蒙臉色一黯,隨即恢複正常,「無論他是誰,都是朕和採薇的子孫。朕不信,後代會不爭氣到連兒子都生不出,讓外人搶走皇帝寶座。」

軍官抱拳:「啟奏大皇帝,當今陛下乃您的直系後人。」

「很好,朕甚感欣慰。」孫蒙高興了,「這樣的話,朕就有充分立場鬧騰……咳咳,幫他解決問題。敢和我的子孫為敵,這是侮辱文成武德神聖大皇帝!咱懶得譴責,能動手就不逼逼。」

軍官訕笑不說話。

心中不由得想,傳說大皇帝陛下不著調,不對,詼諧有趣,原來並非民間野史詆毀他呀。

孫蒙揮手:「走,去見我的子孫。」

「等等。」老道攔住眾人,看向軍官和文員,「有件事不需要當今皇帝,你們就能解釋。請問,先前那二男一女,其中的大洋馬,呃,色目女人,是什麼來頭?」

秦行之伸手拉住師父:「老道你好歹是神仙,這也太猴急了吧,才下凡就找大洋馬,丟不丟人?」

「不丟人……啊呸,你哪隻眼見道爺找大洋馬了?我只是好奇,咱華夏的武功,一個色目人居然能修鍊到先天境界,總感覺像是自己種的大白菜被豬給拱了。」

文員眨眨眼,明白了老道的問題。

「老道長,大齊統一全球,全世界都以做漢人為榮。根據史料記載,有段時間,各種族男人成親都成了難題,因為他們的女性同胞,寧願做最底層賣苦力漢人的小妾,都不願嫁給本族男子。」

「咦,這是為什麼?」老道不解,眾人也不是太明白。嫁給漢人,她本質上還是外族吧。

「很簡單,嫁給漢人,後代至少有一半漢人血脈。如果運氣好,後代能和漢人成親,漢人血脈更多。即使沒那個運氣,在漢人身邊生活,後代也一定比純粹的外族,更容易接受漢文化呀。」

「這也太沒骨氣了……」

「卑職和老道長都沒經歷過那個時代,對那時外族的想法自然很難理解。」文員說道,「不過,進入現代社會,外族已經沒這麼偏激了。但同化了這麼久,說實話,大部分外族子民,連本族語言都不會,還要朝廷進行挽救性保護。他們除了膚色外貌,骨子裡和漢人沒有區別。在修鍊武功方面,並無任何弱勢。」

楊採薇哼了一聲:「還有不開眼的,妄圖造反。」

「並非如此。」文員苦笑,「其中詳情卑職不便說,還請諸位去皇宮見陛下,由陛下說明吧。」

不便說?

這話讓大家很迷惑。

孫蒙擺手:「想那麼多幹嘛?老道,你有喜歡大洋馬的毛病,朕懂。我這個大皇帝做主,可以把方才的女人送給你……」

軍官和秦壽同時大叫:「不可!」

「嗯——」孫蒙臉一沉。

老道不同意無所謂,小道士的師父嘛,好歹得給他個面子。區區大齊軍隊的船長,有什麼資格反對朕這個大皇帝的意見?想當初朕說一不二……好吧,那是扯淡。總之,作為神聖大皇帝兼神仙、前天蓬元帥,孫蒙認為他已然擺脫了吉祥物的身份,反對他的人可以去死。

秦行之瞪眼:「胖子你這封建時代的殘渣餘孽。現代社會,人人平等,男女也平等,跟咱們那時隨便送女人不一樣了,懂不懂?」

軍官感激的看秦行之,心說小道長果然非同凡響,歸隱千年仍能與時俱進。

「別扯了,人人平等,還能有皇帝?」孫蒙不服。

「這是兩碼事。」秦行之揮手,「總之你這麼做是對女性的侮辱。作為最尊重女性的小道士,我看不過去,也必須反對。師父,您老忍著點,別敗壞鴻蒙派形象。」

老道怒道:「忍你個頭,道爺要了嗎?都是死胖子自說自話!」

「不要計較細節嘛。胖子,啟程吧。」

孫蒙點頭:「老道又饞又靦腆,朕又不是他徒弟,才懶得慣他呢。走,我們回家。」

眾人身形一閃,消失無蹤。

軍官和文員眼中露出驚訝之色。

傳說中的大皇帝十三人就是不一般,竟然無視飛船和防護罩的阻擋,直接從飛船內部消失。

他們其實並不相信秦行之等人是神仙。

即使對能溝通天地的超級高手來講,神仙也只是傳說。不,不僅神仙,他們連真正的道門高人都沒機會接觸。

還不如一千多年前。野史記載,當年李道長曾經在皇宮施展法術,鴻蒙派掌門,也就是大皇帝的女兒明萱公主,更是肆無忌憚到處顯擺法術,留下許多老司機傳說。

現在的道門,絕對稱得上神龍見首不見尾。

人類發展到今天,上至百歲老人,下至入學沒多久的小學生,除了學齡前兒童,幾乎人人習武,區別只是入沒入門,抑或內息強弱。說實話,滿天都是飛行器,不藉助飛行器到處逛悠的也不少。

這種情況下,和小道士的玩笑話差不多,道門高人想隱藏修為,隨便亂飛是不行的。

道門逐漸改變策略,原先的隱世道門更加隱秘,而顯世道門則有向隱世發展的趨勢。到今天,道門式微,俗世根本看不見雲遊的道士——道士雲遊天下,無非歷練兼裝逼,普通人都能飛天,一般道士根本裝不起來,還雲遊個什麼勁?

去嶗山旅遊,還能見到道士,可惜都是些普通人。真正的高人,例如現任嶗山道長,不僅見不著,也早已不和皇家聯繫。

其實,這是李奉常渡劫前的決定。

劉祖師交好的大齊太祖,就是秦行之的前世。小道士已飛升天庭,李奉常認為,華蓋派是時候擺脫這點俗家糾葛了。大齊統一全球,也已不需要嶗山道長看護。

鴻蒙派情況差不多,山門早已從京城搬走,至於去了哪兒,誰都不清楚。

恨天伯府還在,卻已經成了歷史古迹。

如果你去恨天伯府旅遊,會發現巨大的石碑仍然矗立在院子里,但那僅僅是一件仿製品。

同樣的情況發生在每個寺廟道觀,建築還在,真正的傳承卻已經躲了起來。留下的,只是些類似門衛,或者旅遊公司員工的普通僧道。世上當然還有高僧大德、著名「養生專家」之類的和尚道士,但如果你深入調查,就會發現,他們練的也是現代武學。

總之一句話,所謂神仙、道門高人,已經成了傳說,人類甚至不能確定他們是否真的存在過。

主流觀點認為,發明原初能量武學的秦行之,其實也是個學霸級別的超級武林高手,而不是修鍊道法、一心追求成仙的道門傳人。也就是說,道士身份,對現代武學之父秦行之來說,只是個混日子的職業。

否則,作為合格的道士,當初為何會接受封爵?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