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思想的角斗場——秦漢時期 燭火中的哲學

在中國的兩漢之際,也即公元紀年剛剛開始的時候,一位跨越前後漢的著名學者桓譚,有一天去拜訪他曾經做過縣令的朋友杜房。

杜房此時正在研讀《老子》,名氣不小的同鄉桓譚的到來使他非常高興,因為他正有問題需要討教:「老子用恬淡無為的方法養生,活了幾百歲,現在照他的辦法調養,是否也能延年益壽、長生不老呢?」(《新論》)桓譚見室中有一顆大麻燭,垂下的燭淚差不多有一尺長,遂就此取喻說:「人的精神與形體的關係,就像這火與麻燭的關係一樣,如果能適時予以照應,該麻燭是同時俱盡。人之衰老也是這樣,齒落髮白,肌肉枯乾,人的精神是不可能使它重新潤澤起來的,最終必然是氣絕而死。」

桓譚返家後,對他以燭火喻形神的觀點繼續進行了思考。夜裡,他酌酒自飲,燃燒的麻燭,忽見其只燃燒了一半便快要熄滅了。原來,是一側燭皮剝落,火接續不上。於是,他轉動了一下燭體,使火順燃了過去。由此他想到,人的生命有了虧損,如果善於調理扶持,也可以平安度過。這實際上也正是人的精神的作用。然而,不同意桓譚觀點的人,從不同方面對此進行了反駁。

一位叫劉伯師的學者,夜間與他點著燈對坐而談。其時,眼見得燈盞內油干芯枯,火馬上就要熄滅,桓譚以此告知劉伯師說,人之衰老就如同這油將盡之燈一樣,劉伯師雖然認可其比喻,但卻說:「燈燭燃盡可以添油換燭,人之衰老,是否也可以通過補充替換的辦法而獲得新生呢?」(《新論》)桓譚當然給予了否定。他強調:給燈添油或換燭不是靠燈燭自身、而是由人去完成的。而人依靠自己的形體而生,他的衰老出於自然,他怎麼可能給自己換形體呢?人的形神是相互依賴的,善於安神養生,能夠使人長壽,但到了最終乾枯的時候,也只能走向死亡。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