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卷 最後總攻 第二十九章 最後通牒

攻打巴吞魯日的動比想像中的困難得多。

當初,陸戰隊在攻佔了新奧爾良之後,駐紮在巴吞魯日的美軍確實不戰自退。結果,在二月二十三日的時候,美國總統更換了指揮官,將之前在西班牙戰場上有著卓越表現的巴頓中將派了過去。

這名在歐洲戰場上讓德軍吃夠了苦頭的美國將軍一到前線,立即就調整了防禦部署,並且就地槍決了十幾名臨陣脫逃的前線軍官,重申了戰場紀律。隨後,他又以非常親和的態度到醫院慰問了傷員,還親自安葬了一批陣亡官兵。很快,在他個人魅力的感化下,美軍再次燃起了鬥志。

這些變化,在陸少豐與餘輝宏的意料之外。

結果,三月三日,當陸戰第十軍的先頭部隊開始向巴吞魯日推進的時候,就在新奧爾良動面的肯納鎮撞上了美軍的銅牆鐵壁,一天的戰鬥下來,就有二百多名官兵陣亡。如果不是火力支援艦隊冒險衝進了巴拉塔里亞灣,用三百毫米艦炮對朝著陸戰隊側翼迂迴的美軍部隊進行了毀滅式的炮擊,恐怕結果將不堪設想。

陸戰第十軍撤來之後,陸少豐的陸戰第八軍粉墨登場。

這次,美軍開始重視帝國海軍的遠程打擊火力,不再與陸戰第八軍死扛,而是邊打邊撤,直到三月七日,在撤到了巴吞魯日南面的普拉明克時,美軍才停止後撤,與陸戰隊打起了陣地戰。

此時,火力支援艦隊已經派不上用場了,因為普拉明克距離最近的海岸線都有八十五公里,超過了三百毫米艦炮的最大射程。

陸戰第八軍在普拉明與美軍激戰了三天,仍然沒有能夠前進一步。

顯然,陸戰隊的問題在這裡暴露了出來。

陸戰隊就是陸戰隊。而不是陸軍。戰鬥中。陸戰隊最擅長在沿海地區作戰。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在沿海地區。陸戰隊可以方便地獲得來自艦隊地炮火支援。也正是如此。陸戰隊自身地炮兵並不是很強大。當陸戰隊離開了艦隊地支援範圍之後。其戰鬥力肯定不如陸軍作戰部隊。

當時。掃雷艦還正在忙著清除密西西比河航道上地水雷。火力支援艦根本無法逆流而上。伴隨陸戰隊前進。

不得已。陸戰隊不得不在普拉明克停下了前進地步伐。

直到三月十四日。四艘吃水較淺地「海洋之星」級火力支援艦才沿著剛剛開闢出來地航道北上。到達了普拉明克附近。

可是。這四艘只有火箭炮地火力支援艦隻能為陸戰隊提供面火力支援。而不能用來定點摧毀美軍地永備工事。結果。戰鬥仍然沒有太大地進展。反而在十五日夜間地時候。美軍發動了一次反擊。用重炮轟中了「颱風」號。導致這艘戰艦上彈藥發生了大爆炸。如果不是艦長及時地下令轉向。讓「颱風」號衝到了右岸地淺灘上。恐怕整條航道都會被堵死!

十七日。又有二艘「鳳凰」級火力支援艦趕到。

到二十日地時候,白佑彬把四艘驅逐艦派了上去。

直到這個時候,情況才有好轉。當時,發揮重大作用的是四艘驅逐艦,而不是火力支援艦。主要是驅逐艦地火力更為兇猛,且擁有更好的通信設備,能夠及時的為進攻的陸戰隊提供炮火支援。

當然,接下來的戰鬥仍然不輕鬆。

美軍官兵在戰場上表現出了讓人難以置信的勇敢,這讓很多帝國陸戰隊地將士想到了在太平洋上的那些島嶼爭奪戰。很多時候,陸戰隊官兵都不得不用上比較極端地手段來對付負隅頑抗的敵人。

戰鬥打到這個份上,恐怕再也沒有人相信,可以毫不費力地佔領美國了。

當時,陸戰隊進攻巴吞魯日的戰鬥受到了各方面的關注。

不但美國與帝國的政客在等待著結果,就連帝國陸軍也在這個時候蠢蠢欲動。雖然白佑彬並不知道後方生的情況,但是從藍凌波給他來的電報中,他也知道肖萬青在三月二十日去了舟山,並且親自與陳錦寬談了好幾個小時。

顯然,肖萬青想在這個時候讓陸軍上台表演。

以當時的情況,如果陸戰隊確實無法在前方打開局面,就算陳錦寬一萬個不願意,陸軍的作戰部隊也會出現在戰場上。

結果,三月十三日,方國儒就從陸戰隊司令部出,趕赴太子港。

當時,感到最惱火的不是白佑彬。

對白佑彬來說,就算由陸軍負責進攻,他也沒有多大的意見。

反正,只要能夠減少傷亡,並且擊敗對手,不管是陸戰隊,還是陸軍,都是帝國的軍隊。

有點下不了台的是陸少豐。

當陸戰第十軍撤下來的時候,陸少豐還在嘲笑餘輝宏,並且發過毒誓,一定要拿下巴吞魯日,讓餘輝宏知道誰才是老大。

結果,陸戰第八軍的表現並不比陸戰第十軍好多少。

當然,真正下不了台的還是陳錦寬。

結果,三月十五日,第一艦隊再次返回前線,並且同時炮擊了洛杉礬、舊金山與西雅圖。問題是,美國西海岸地區的大型城市本來就不多,重要的港口也基本上被摧毀了,根本沒有太多的打擊對象。即便第一艦隊再努力,所能取得的戰果也是有限的,根本不具有決定性的作用。

同日晚上,白佑彬給楊定方去了命令,讓他立即率領第四艦隊好好表現一番。

當時,楊定方也在策劃著新的炮擊行動。

在收到了白佑彬的命令後,楊定方立即挑選了一個最理想的目標:邁阿密。

邁阿密是佛里達半島南端最大的城市,也是最重要的港口。同時,這裡也是美國東南部地區最大的城市,與最大的海軍基地。在此之前,帝國海軍艦隊還沒有炮擊過邁阿密,甚至沒有靠近過邁阿密。

並不是艦隊不想去炮邁阿密,而是有其他的原因。

在去年底的時候,陸戰隊就在策劃攻打美國本土,而當時選的對象就是佛羅里達半島,而在邁阿密登陸又是最佳的選擇。為了避免打草驚蛇,白佑彬一直沒有讓艦隊去碰邁阿密,以免美國加強邁阿密的防禦。

現在,陸戰隊已經在新奧爾良上岸,自然不會去攻打邁阿密了。

經過精心準備,周密策劃後,第四艦隊在十七日凌晨到達了邁阿密以東海域,隨即就開始炮擊這座以熱帶風情而聞名的大型城市。

為了達到最大的震懾效果,炮火首先就落到了居民區。

其實,邁阿密根本就不是工業城市,附近也沒有什麼重要的資源。更不是軍事重鎮,附近有太多的軍事基地,沒有必要在一座大城市設立軍事基地。也就不是經濟中心,畢竟北面有太多的經濟中心。

可以說,邁阿密只是一座旅遊城市。

按理說,這樣的城市基本上沒有炮擊價值。

也許,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當美國沿海地區的其他城市居民紛紛居家遷徙,轉移到郊區,或是內陸地區的時候,邁阿密的居民反而認為自己不會遭到打擊,而沒有選擇離開,甚至沒有任何的警覺。

炮擊的結果可想而知。

僅僅頭幾個小時,就有數萬居民死於炮火,且絕大部分都是在睡夢中完蛋的,到死知道生了什麼事情。

也直這個時候,帝國海軍才算找回了點面子。

在十八日的時候,陳錦寬就親自來電報,讓白佑彬替他嘉獎第四艦隊的官兵,並且點名要重獎楊定方。

而此時,炮擊還在持續進行之中。

到二十日,也就是陸戰隊在普拉明克打開了局面的那一天,第四艦隊對邁阿密的炮擊行動才結束。

三天多,近九十個小時中,第四艦隊再次打光了一支後勤保障艦隊攜的彈藥。

當最後一下爆炸聲散去的時候,邁阿密已經風光不再,剩下的只是滿目的殘斷壁,以及剛剛被剝奪的生命留下的殘跡。

也就在這一天,蕭鼎昆表了一份非常註明的聲明。

如果美國不立即做出無條件投降的決定,任何國際戰爭法都不適用於美國,帝國將以一切必要的手段摧毀美國的戰爭潛力,打垮美國的戰爭基礎,並且不惜一切代價的獲得最後的勝利。

雖然在這份聲明中沒有明確指出所謂的「戰爭潛力」以及「戰爭基礎」是什麼,但是所有人都知道,人是戰爭的第一要素,因此人肯定屬於「戰爭潛力」與「戰爭基礎」的範疇。而這裡的「人」,不僅僅是軍人,還包括了一切可能成為軍人的普通人,以及一切可以為戰爭服務,並且為軍隊提供幫助的普通人。

毋庸置疑,這是對美國的「最後通牒」。

同時,這份聲明也明,帝國將不再遵守之前達成的一切談判前提條件。

不管是談,還是打,美國都必須做出選擇,而且要儘快做出選擇。

結果,就在蕭鼎昆表了這份措詞極為嚴厲,且包含範圍極為廣泛的聲明的第二天,美國談判代表就主動提出展開第五輪停火談判,並且表示一切問題都可以,也應該在談判桌上得到解決。

這次,蕭鼎昆沒有下達暫時停止針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