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萬里殲敵 第五十二章 高手對決

凌晨五點,向北疾馳了大概五海里的第51特混艦隊再次轉向。

這是斯普魯恩斯做出的另外一個讓人覺得匪夷所思的決定,第51特混艦隊沒有向東轉向,而是向西轉向。也就是說,第5特混艦隊朝著戰鬥力完好無損的第11-1主力編隊所在的方向沖了過去。

只是,當時第11-1主力編隊並不在第51特混艦隊的正西面,而是在第51特混艦隊的西北面,距離第51特混艦隊大概三十公里。很明顯,斯普魯恩斯選擇的轉向時間非常巧妙。隨著雙方再次回到向西的航向上,雙方的距離將縮短到二十六公里。在這個距離上,第11-1主力編隊內的四艘戰列艦很難威脅到第5特混艦隊的四艘戰列艦。

面對新的變化,白佑彬僅僅耽擱了二分鐘。

「英宗」號上的雷達測出了第51特混艦隊的新航向,並且判斷出第51特混艦隊仍然保持著二十七節的速度後,白佑彬立即下達了轉向到二百七十度,並且將航速降低到二十四節。為了保證等下能隨時加速,四艘戰列艦上的鍋爐並沒有減少噴油量,鍋爐內的蒸汽仍然保持著最高輸出功率時的溫度與壓力。

可以說,此時白佑彬不但覺得敵人難以對付,還感到很頭大。

當時,白佑彬仍然認為是哈爾西在指揮第51特混艦隊,沒有想到敵人的指揮官已經換成了斯普魯恩斯。由此,白佑彬還判斷敵人的旗艦不是首艦,而是第二艘,或者第三艘戰列艦。

讓白佑彬做出這一判斷的原因很簡單:一號目標艦號退出戰鬥後,第51特混艦隊仍然保持著整齊的隊列,並沒有因此而出現混亂現象。

可是無論如何,第51特混艦隊再次大角度轉向,確實給白佑彬造成了很大的麻煩。

五點過五分,白佑彬就電令第11-2主力編隊也轉向到二百七十度。繼續追擊第51特混艦隊,並且爭取擋住其南下的通道。

只是,以當時的情況,第11-2主力編隊很難完成這個任務。

其速度比第51特混艦隊低了五節。只要拖上一個小時。第11-2主力編隊就將被第51特混艦隊甩下。

因此。白佑彬也斷定。第51特混艦隊地指揮官在這個時候做出向西轉向地決定。就是想擺脫第11-2主力編隊。只要單獨面對第11-1主力編隊。第51特混艦隊不管是繼續作戰。還是撤退。都有更大地把握。

只是。白佑彬並不希望與第51特混艦隊混戰。

不是說他不敢與第51特混艦隊決戰。而是他覺得這場戰鬥地運氣在敵人那邊。而不在第一艦隊。當然。這也不是說白佑彬把運氣看得比什麼都重要。如果能夠讓第11-2主力編隊投入戰鬥。就有更大地把握幹掉第51特混艦隊。

最重要地原因是。第11-1主力編隊內地四艘「皇帝」級乙型戰列艦都因為載地燃油過多。無法達到最快航速。其速度僅比第51特混艦隊快一點點。如果第51特混艦隊選擇逃跑。以第11-1主力編隊地速度很難追上。

因此。要想確保殲滅第51特混艦隊就必須利用第11-2主力編隊內地幾艘戰列艦。

經過深思熟慮之後,五點二十五分,白佑彬也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策,讓第11-1主力編隊將航向轉到了一百八十度。也就是說。白佑彬準備搶佔有利位置,與第51特混艦隊進行炮戰。

當時,第11-1主力編隊在第51特混艦隊北偏西大概三十度的方位上,雙方的斜線距離為二十八公里。如果第51特混艦隊不轉向,在第11-1主力編隊完成轉向之後,大概在五點四十分左右,雙方的距離將縮短到十公里左右!

在這個距離上,雙方的主炮都有絕對的殺傷力。

可是,第51特混艦隊會直接撞上第11-1主力編隊的炮口嗎?不管是哈爾西。還是斯普魯恩斯,在前面都能對艦隊指揮自如,並且通過幾次相當漂亮地戰術轉向轉危為安,一直壓著第11-2主力編隊打,讓第11-1主力編隊遲遲無法參加戰鬥。在這個節骨眼上,第51特混艦隊的指揮官絕不會犯如此低級的錯誤。

五點二十七分,第51特混艦隊也轉到了一百八十度地航向上。

毫無疑問,美軍的四艘快速戰列艦上,至少有一艘戰列艦的雷達還沒有被打壞。所以才能在黎明前的黑暗中準確探測到第11-1主力編隊的情況。另外還可以據此證明一點。美軍戰列艦上裝備了第二代雷達,這種雷達具有測量目標航向的能力。

敵人的這一舉動並沒有讓白佑彬感到驚訝。

在決定轉向的時候。白佑彬就知道對手會跟隨著一起轉向。因此,第11-1主力編隊轉向的目地不是要搶佔有利位置,而是要將敵人「推」到第11-2主力編隊的炮口上去。之前,是第11-1主力編隊在外圈追趕,現在是第11-2主力編隊在內圈守株待兔。可以說,局勢來了個逆轉。

轉向之後,第11-2主力編隊速度劣勢得到了彌補。

可同時,第11-1主力編隊與美軍第51特混艦隊的距離將繼續保持在二十七公里左右,仍然超出了戰列艦主炮的有效射程範圍。

五點三十分,白佑彬命令第11-2主力編隊將航向轉到二百四十度。

顯然,這一決策的目的是要將迫使第51特混艦隊將航向向西偏轉,使其進入第11-1主力編隊的炮火打擊範圍。

此時,第11-1主力編隊的速度重新提高到了二十八節。

據第一艦隊的戰鬥記錄,這一系列地戰術決策都是白佑彬一個人做出的,並沒有參謀協助。這在戰後引起了很大的爭議,因為很多人,特別是那些東洋系的將領都認為,年僅二十六歲。僅僅參加過幾場海戰地白佑彬不可能在如此激烈的戰鬥中如此迅速的做出如此多的重大決策,而且這都是非常聰明的決策。更重要地是,在這一段戰術指揮中,白佑彬非常有力地掌控著第一艦隊里的兩支主力艦隊,甚至還分別向兩支巡洋艦編隊下達了伴隨作戰地戰術命令。

不說別的,即便換了祖壽清。也很難像他這樣,如臂使指般的指揮第一艦隊作戰。

只不過,事實就是事實,這一系列的決策確實是白佑彬一個人做出的。另外,以當時的情況看,白佑彬也沒有時間跟參謀軍官商量。

可惜的是,這次白佑彬遇到了他一生中最強大地敵人。

如果換成「伊豆諸島海戰」中的近藤信竹,或者「扇島海戰」中的高須四郎,或者「阿根廷海盆海戰」中地菲利普斯。白佑彬不但將為帝國海軍贏得至少兩年的戰略優勢,還將創造一個海戰史上的奇蹟。

隨著第11-2主力編隊迫近,五點五十五分。第51特混艦隊的航向轉到了二百二十五度。

六點整,第11-2主力編隊的航向轉到二百度的時候,炮戰再次開始。

此時,第11-2主力編隊與第51特混艦隊的距離大概只有一萬八千米。同時,第51特混艦隊與第11-1主力編隊的距離還有二萬四千米。

毫無疑問,斯普魯恩斯選擇的轉向時機再次准得不能再准了。

與之前地炮戰不同,斯普魯恩斯沒有讓第51特混艦隊降低速度。換句話說,他根本沒有打算與第11-2主力編隊糾纏。只是,在前十五分鐘的戰鬥中。第51特混艦隊里的四艘戰列艦都瞄準了第11-2主力編隊的首艦,也就是「太宗」號。顯然,斯普魯恩斯已經發現「太宗」號是第11-2主力編隊的旗艦。為了儘快擺脫第11-2主力編隊,他決定孤注一擲,儘快打垮「太宗」號。

收到消息之後,白佑彬也迅速做出了兩個決策。

一是讓第11-1主力編隊的航向轉到二百度。二是讓第11-2主力編隊減速進行炮戰,並且優先炮擊第51特混艦隊內的二號與三號目標艦。

兩名指揮官在這個時候做出的決定,對這場海戰的最終結果產生了決定性地影響。

六點過八分,「英宗」號與「太宗」號失去了聯繫。

隨後。白佑彬收到了「太祖」號發來的報告,「太宗」號艦橋中彈。

眾多軍官都萬分震驚,結果都沒有發現,指揮官的神色只是微微一變,隨即就鬆開了捏緊的拳頭。

誰也不知道白佑彬此時的感受。

「太宗」號的司令艦橋與航海艦橋挨得很近,艦橋中彈,很有可能意味著司令艦橋遭到了打擊,在此情況下,包括藍凌波在內的第11-2主力編隊的指揮部軍官都難逃一死。只是。誰能保證戰場上不會出現奇蹟?

只是。誰又敢完全奢望奇蹟?

如果真有奇蹟,那麼第51特混艦隊就不可能撐到現在。早就該趴下了。

另外,此時也正考驗著白佑彬作為艦隊指揮官的能力。如果他受到個人感情地控制,在戰場上做出錯誤地決策,那他肯定不是一名合格的指揮官。

僅僅三分鐘後,南方海面上突然出現地火球再次讓眾多軍官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