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不一樣的歷史 第十五章 世界大戰

亞歷山大港。

熙熙攘攘的人群將港口堵了個水泄不通,衣著破爛的百姓紛紛翹首已待,注視著港灣內那艘豪華郵輪。

這是個極為特殊的日子。

因為大英帝國王儲將在今日到達,視察總督府,並且參加亞歷山大建城二千二百四十六年的慶典活動。

對於生活在這裡的百姓來說,他們恐怕一生只有這一次見到帝國王儲的機會。

當然,為了確保王儲的安全,總督調遣了一支五千人的軍隊,在沿途設置了大量路障,將百姓與王儲將要通過的道路完全隔開。

問題是,百密一疏,在不要命的刺客面前,任何嚴密的防範都極為脆弱。

隨著清脆的馬蹄聲,人群沸騰了起來。

王儲乘坐的馬車離開碼頭,朝位於市區的總督府駛去。

似乎為了表達親民的態度,或者是為了讓更多百姓相信王室並沒有遺忘他們,或者是為了鞏固大英帝國在這裡的殖民統治,馬車進入市區後,王儲不顧隨行人員的反對,拋開了馬車的頂棚,與王儲妃向四周的百姓揮手致意。

危險也就在這個時候到來。

當那名身著西服,戴著大沿帽的年輕人突破軍警設置的防線,沖向王儲乘坐的馬車時,竟然沒有任何軍警發現他,也沒有任何軍警上前阻攔。

直到連續三下槍聲響起,直到王儲與王儲妃倒在了血泊之中,四周的數百名軍警才反應了過來。

刺客的下場是極為悲慘的,可是他沒有「白死」。

更重要的是,射向大英帝國王儲的那兩發子彈最終引爆了壓在全世界頭頂上的火藥桶!

明歷五百四十六年(公元1914年)6月17日,也就是王儲遇刺的第二天,大英帝國以德意志帝國暗中安排刺殺王儲為由,向德意志帝國宣戰。

雖然沒有任何證據,但是幾乎所有人都相信,是德意志帝國在幕後主導了這次刺殺行動。原因很簡單,德意志帝國的國王威廉二世是大英帝國國王的外甥,如果大英帝國王儲遇刺身亡,他將成為大英帝國王位的頭號繼承人。

也就是說,等到在任的大英帝國國王駕崩之後,大英帝國與德意志帝國將在同一個國王的統治之下!

同日,德意志帝國也向大英帝國,以及大英帝國的盟國,即法國,西班牙,俄羅斯宣戰。

次日,大英帝國向德意志帝國的盟國奧匈帝國,以及大明帝國宣戰。隨即,法國,西班牙,以及俄羅斯向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以及大明帝國宣戰。

第三天,大明帝國向大英帝國,法國,西班牙與俄羅斯宣戰。

到此,第一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

從根本上講,這是一場新興帝國向老牌帝國挑戰的戰爭。

雖然大明帝國是「最老牌」的帝國,但是在長達數十年的衰退之中,大明帝國逐漸失去了世界霸主地位,大量海外殖民地宣告獨立,或者落於其他國家之手,加上《門戶開放》協議,大明帝國損失慘重。

德意志帝國與奧匈帝國則是標準的新興帝國。

戰爭的另外一方,大英帝國,法國,西班牙都是歐洲傳統強國,也是歐洲佔據了最多海外領地的國家。

為了確保自身利益,大英帝國,法國,西班牙最先簽署「巴黎協約」,建立了軍事同盟,並且確定了集體戰爭政策。隨後,義大利,俄羅斯先後簽署該協議。只是在戰爭爆發前夕,義大利退出了「協約國集團」。

同樣,在「協約國集團」成立之前,大明帝國就與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密集接觸。

本著「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的原則,德意志帝國,奧匈帝國與大明帝國一拍即合,迅速確立了共同防衛原則。

就在「協約國集團」成立的第二個月,三國代表在柏林簽署了「全面同盟條約」,「同盟國集團」正式宣告成立。

可是,真正引發這場戰爭的美國卻沒有急於參戰。

畢竟,從根本上講,正是美國的瘋狂擴張從根本上動搖了大明帝國的霸主地位,傷害了大明帝國的利益,並且迫使大明帝國卧薪嘗膽,在積聚了足夠強大的力量之後,發動軍備競賽,將世界推到了戰爭的邊緣。

另外,美國也是當時西方國家中,海外利益最多的國家之一。

即便美國擁有的殖民地非常有限,可是通過《門戶開放》協議,美國獲得了瓜分其他國家海外領地的機會。

戰爭爆發前,美國沒有參與「協約國集團」,也沒有參加「同盟國」集團。

毫無疑問,美國的選擇是明智的。

以當時的情況來看,擁有世界第二龐大的工業體系的美國在軍事實力上遠遠比不上排名第一的大明帝國,甚至比起歐洲的英國與德國都差了很多。

當時,美國僅僅只有十二艘無畏艦!

另外,美國陸軍的常備軍只有二十萬!

這種規模的軍事力量根本發揮不了多大的作用,甚至無法確保美國本土在戰爭中的安全。

說白了,真打起來,美國將成為第一個倒下的國家。

正是如此,戰前,美國選擇了中立政策,並且著手改善與大明帝國的關係,甚至將其太平洋艦隊的規模削減了一半。

在歐洲與大明帝國捲入戰爭的時候,美國更是站在了一邊。

當然,這並不表示美國沒有進行戰爭準備。

按照當時的情況,協約國集團很難在戰爭中取勝。

從海軍實力對比上看,如果同盟國為一百的話,協約國只有七十。工業實力方面,協約國只有六十五。資源方面,協約國有八十七,人口方面,協約更是只有四十八。

也就是說,只要戰爭打下去,協約國集團將遭受自「明歐戰爭」以來最為慘重的失敗。

如果協約國戰敗,美國很難獨善其身。

說白了,到時候美國只有兩種選擇。

一是承認大明帝國的霸權地位,將之前數十年獲得的利益吐出來,重新淪落為二流國家,永遠失去與大明帝國較量的能力。

二是背水一戰,可是需要擊敗的不僅僅是大明帝國,還有與大明帝國綁在一起的德意志帝國與奧匈帝國。

再說了,美國的國力並沒有超過協約國集團,如果連協約國集團都無法戰勝同盟國集團的話,美國憑什麼單獨戰勝同盟國集團?

因此,美國不可能一直呆在戰場外面。

按照當時的情況,美國只能暫時避開戰爭,利用協約國集團爭取到的時間,迅速提振軍備,擴大軍事力量,趕在協約國戰敗之前參戰,並且最終擊敗同盟國集團。

到時候,美國不但能夠獲得勝利,還將成為協約國集團的主導國。

顯然,美國的如意算盤打得很響亮。

只是,戰爭會按照美國的計畫發展下去嗎?

相互宣戰之後,法國,德國,俄羅斯與大明帝國首先在陸上交戰。當時德國與俄羅斯都面臨兩線作戰的困境。

相對而言,海上戰爭並沒有迅速到來。

明歷五百四十七年(公元1915年)元月,經過了充分準備之後,由帝國南洋艦隊為主,得到了東洋艦隊與北洋艦隊加強的帝國遠征艦隊從獅城出發,踏上了奔赴大西洋,支援大西洋艦隊的征途。

當時,駐紮在直布羅陀與維德角群島的帝國大西洋艦隊(前遠征艦隊)已經與西班牙海軍艦隊發生了幾次小規模戰鬥,損失並不慘重。另外,西班牙軍隊吸取了以往的經驗,並沒有立即進攻防守堅固的直布羅陀要塞。

五月底,帝國遠征艦隊抵達維德角群島。

次月初,德意志帝國的公海艦隊從基爾港出發,強行穿過了朗厄蘭海峽,殺入北海。

兩日後,在帝國遠征艦隊到達之前,德國公海艦隊與英國本土艦隊在北海海域遭遇,爆發了有名的「日德蘭海戰」。

對於新興的德國海軍來說,這場海戰絕對是最嚴峻的考驗。

說白了,這也表明德國人在海戰經驗方面的嚴重欠缺。

按照最簡單的方法,德國公海艦隊也應該等到帝國遠征艦隊到達之後才殺入北海,與帝國遠征艦隊一起絞殺英國本土艦隊,完成奪取制海權的任務。結果,德國公海艦隊在最不恰當的時候,以最不恰當的方式與英國本土艦隊決鬥,結果能夠好到哪裡去嗎?

雖然海戰中,德國公海艦隊只損失了幾艘戰列巡洋艦,主力艦(戰列艦)沒有受到多大損失,但是卻失去了奪取北海制海權的機會,甚至失去了進入北海的機會。

相反,英國本土艦隊在迎戰中,戰術表現不盡人意,卻緊緊的抓住了戰略優勢。

海戰結束之後,德國公海艦隊被迫退回波羅的海,並且進入了長達兩年的整休期。

見到德國公海艦隊敗退,已經從維德角群島出發的帝國遠征艦隊立即改變航向,放棄了前往北海絞殺英國本土艦隊的計畫,轉而前往直布羅陀要塞。

以當時的情況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