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決斷

這已經不知道是Z州市幾套班子為了修路的事開的第幾次會了。所有人的願望都很迫切。先不說為官一任、照福一方。只要這個項目一起動,政績就太顯眼了。可是外商根本就不給他們這個機會。

「不行,我們不能答應在原路基上修路的條件,這會讓我們Z州市交通癱瘓的。」市委書記楊榮松發言道。別看他是一把手,但是在諸葛亮會上還是相對民主的。

外商提出的條件的確苛刻了些:邊建設邊收費,30年後收費權轉移。這些都可以商量,可是他們的新線路要利用原來舊公路的路基,這就讓讓人無法接受了。一旦使用舊路基。除了公路的等級會降下來以外,還會癱瘓整個Z州市的交通。最關鍵的,他們這是擺明了欺負人。誰都知道,如果使用舊路基,修路的成本會大大下降,等於變相的將原來屬於國家的(或者說是Z州市)道路平白無故的搶佔了30年,給他們這樣搞下來,別說政績了,出不出問題都難說。

「書記,您說的我們也知道。但是您看,我們Z州市的交通現狀已經到了非改變不可的程度了。如果非要形容,那就只有一個成語可以形容了:刻不容緩」說話的是招商局的張局長。

修路的是已經商量了很久了。大家也都作了不少工作,可是外商方面的態度非常強硬。大家都知道。Z州的自身條件並不是很好。對於投資商來說,掙錢的地方很多,當然要獲得最大的利益。

「難道為了這樣一點困難我們就不能克服了?想想當年我們長征的時候,多難走的路我們都走過來了。張局長說得好,刻不容緩!既然是刻不容緩了,我們就要下決心馬上上,有點困難是難免的,但是我們要克服困難。再說了,方副同志同志也說了,我們搞改革開放就是摸著石頭過河,就算是犯了點錯誤也是可以的。誰能保證一個人一輩子不犯錯誤?」說話的是人大主任黃主任。老頭今年就要離休了。但是對於修路的事他比誰都著急。這可是他退下去之前最後也是最大的一個項目了。

「可是老主任,我們……」

「什麼老主任?我還沒退!我還可以多干幾年!」黃主任最忌諱的就是別人說他老了。別看楊榮松是市委書記,可是在他面前,照樣也得老實一點。誰讓四套班子他黃主任的資歷和年紀都是最大的了。

「是、是、是,黃主任。我想我們是不是再等等?再把我們的條件和政策多說一說。也省得像現在這麼受氣不是?」楊榮松來Z州的時間也不長,說話辦事還得多聽一聽其他領導的。

……

「各位領導,我看我們是不是能大家分頭想一點辦法,到時候大家集思廣益,相信總有解決的辦法的。」這次市裡四套領導班子所召開的商討會議,陳兆軍作為一「無關緊要」的人員,首次進行了發言。這可是讓參與會議的這一群人側目不已的事啊,在這些人的眼中,陳兆軍根本連旁聽人員都不是,畢竟旁聽人員還會自行記錄,有時甚至會跟自己的上級提出一些實質的建議。而陳兆軍呢,分明是一前來鍍金的高幹子弟,這類人說的話,在他們眼中,肯定沒什麼實質內容,甚至是瞎話,他們一般都會選擇忽略。原本,在座的大部分人,對陳兆軍之前的一些做法都已形成了習慣,之前的各類會議,陳兆軍一般很少來參加,參加了也不參與(就算這些高幹子弟真想參與,也不會選擇在會議的緊要關頭開口,一般都會在底下跟管實事的人交流),但這次就太意外了。因此,陳兆軍剛一開口,會議室內所有人的目光,都在一瞬間投在了坐在會議桌邊緣的陳兆軍身上。

「這些外商還真是黑!」陳兆軍的確是有發言權的,誰都不如他了解未來的發展了。不同的是剛才他是拉架來著,現在是自言自語。等發現所有人都盯著他看,等他接著往下說的說話(這可是會議決策人才應有的待遇啊),他就不得不繼續說下去了:「竟然要政府答應給他們30年的收費權,而且是邊建設邊收費,這些條件竟然還是在使用原來路基的情況下,這都跟搶錢差不多了。」

幾個班子的人瞬間恍然大悟,原本還以為陳兆軍會說出什麼樣的「高見」呢,沒想說來說去也不過是個這。陳兆軍所說的,正是這次會議所主要討論的內容。外商並不是找不到,但這些投機分子拿捏得非常到位,這些條件都掐得非常准,讓這些主要負責人員頭痛不已。拒絕又不是,這路可是一定要修的,但是他們提出的條件根本就難以接受,就這,還是外商投資中最優惠的了。賬是誰都會算,可是政府自己又沒錢,拒絕了他們,誰來修路?這次會議所討論的,這是陳兆軍說的集思廣益,看一看能不能有什麼好的辦法,哪怕想點什麼辦法讓他們退一步也行啊。

會議進行到最後,一幫人都沒商討出個結果來。只能在最後下達了不少事項指標,一是盡量跟那些外商談談,看能否將條件再壓低一些,二是看看能否尋得另外條件優厚的投資者參與其中。

當然,下達這些指標的時候,陳兆軍被大家給自動忽略了,對這些個事,也沒誰想不通的,畢竟陳兆軍不過是來掛職的。你給他下一堆的任務指標什麼的,他都答應了你,到時候時間一到,他拍拍屁股走了,留下的爛攤子誰收拾?搞得好還行,要是搞不好,誰攤上誰倒霉,所以大家寧願不給他派任務和指標。再說了,這類事項對於他們這些辦實事的人來說都頭痛不已,你誰知道陳兆軍是什麼背景?要是真的跟調查的有出入,不是得罪人么?萬一出了什麼問題對自己肯定沒有什麼好處。誰都知道這裡的水深。讓這些上頭下來的「掛職」幹部平平淡淡過上幾年,偶爾安排一些彈性大的工作,有了什麼功勞分他一份之類的,到時候一紙鑒定把人送走了了事,這樣的處理辦法根本就是為像陳兆軍這樣的「鍍金」幹部量身定做的。得罪人的事誰也不願意干。

最終,陳兆軍插嘴事件也沒人放在心上,但到會議的最後,陳兆軍竟然主動要求要自己承擔一份招商引資的指標,這可讓大家對他另眼相看了。雖然也有不少他們這一類的人到了下面試圖通過一些業績來證明自己,但還沒有誰會選擇這樣吃力不討好的事。這對於他們這樣來鍍金的高幹子弟來說,做得好了當然皆大歡喜,起碼是能力和水平的證明,到時候別人都會高看他一眼。可要是把事給辦砸了,圈子裡的流言蜚語可是快得很,一會就不知道給捅到哪一層了,追究到不一定會有人追究,可是這影響就大了。對未來的發展非常不利。所以這些人都盡量迴避這些事。

「小陳啊,你可要考慮好嘍,這可不是簡單的事啊!」市委書記楊榮鬆開口勸解道,這真該算是語重心長了。

誰都知道,要是要個幾百萬可能還真難不住他們這些人,了不起中央的幾個部里走一趟,權當是化緣了,怎麼著都有人給點錢。可現在的指標是招商引資,得從外面拿錢回來,不是讓你上中央去要。不僅是書記,所有人都不認為陳兆軍能夠勝任此項任務。他們這幫人,要是真有這本事,一早當老闆發大財去了,誰跟你到這基層來當這麼個「小官」?再說了,這事要是做好了是完成或超額完成指標,最多也就是一個表揚獎勵什麼的,檔案里有沒有這一筆對他們來說根本就不是個事(好看是肯定的)。做不好的話,對於一般幹部來說影響或許不大,畢竟是主要參與人員,這些指標每年都有不少,而且他們大都真正是擁有一部分能力和人脈的,一般都有得有失,倒也不覺得什麼。但陳兆軍就不同了,一個中央派來的掛職幹部,連普通基層幹部能幹好的事你都干不好,這能力上來說就有問題了。到時候消息一傳出去,往後這個人再想在仕途上發展,沒有幾年(不出任何錯的情況下)時間根本就翻不起身來。可是誰又知道這幾年會不會有什麼變化?萬一他背後的大樹一倒,這輩子就算到頭了(當然,有了什麼豐功偉績另說)。總的來說,這個活本就是一個該躲的活,更不要說陳兆軍的理由還可以很充分(剛來,不了解情況等等)。誰也想不到他會把這是攬到自己身上。

今天這個是可算是個新鮮事了,畢竟這是陳兆軍自己提出來扛的。雖然陳兆軍跟大家沒有什麼過節,但是大部分人還是很樂意看熱鬧的,特別是陳兆軍平時連招呼都不太願意跟別人打,怎麼著都算是個另類了(其實陳兆軍知道是誰都不願意理他),不過,這些人中,並不包括了楊榮松,這個市委書記雖然對那些高級幹部利用手中職權安插自己子女的事情比較反感,但這並不代表著他們的子女也一樣沒有什麼覺悟啊。對於陳兆軍這小夥子,楊榮松還是看著蠻順眼的,比起其他高幹子弟來,陳兆軍這人雖然不搭調,但也不會給人一種自以為是的感覺。而這次,楊榮松確實是真心實意想勸勸陳兆軍,他當然不希望在別的掛職幹部檔案上潔白乾凈的情況下,陳兆軍的檔案卻染上了這麼一個污點。到時候他這個市委書記的臉上也不好看。

「謝謝楊書記,這事我知道利害關係,但無論如何,我還是希望有這麼一個鍛煉的機會。再說了,現在整個Z州市幾套班子,人人有指標、各個有任務,我好歹現在也算是Z州市的幹部,怎麼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