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特一師的故事

隨著昂揚的軍樂,頂著烈日驕陽,特一師地授銜儀式在師領導和陳偉雄的主持下,在特一師的操場上而不是大禮堂上正式開始了。陳偉雄穿著筆挺的將軍服,嚴肅的站在司令台上。他此刻的心情也許比自己授銜的時候還要激動。

「同志們,下面我代表軍委宣布第XXX號令,授予中國人民解放軍特一師師長梁寧同志。」隨著陳偉雄的點名,特一師師長梁寧向前邁了一大步:「中國人民解放軍特一師政委陸羽同志。」特一師政委陸羽也跟著向前邁了一大步:「現根據中央軍委的命令,授予他們兩位同志大校軍銜。梁寧、陸羽,上台授銜!」

隨著陳偉雄的命令,梁寧和陸羽同時轉身,用最精確的步伐走上了主席台。按照一般的慣例,為梁寧和陸羽兩個人掛配軍銜的應該是軍銜上高於他們兩個等級的軍官,也就是應該由中將為他們兩人掛配軍銜。也許特一師是唯一的特例,由一個少將為兩個大校掛配軍銜的。不過這讓特一師的人更容易接受。陳兆軍遠遠的站在操場的邊上,眼眶濕潤的看著這一切。在他的眼裡,穿著少將軍裝的陳偉雄今天顯得非常高大、威嚴。陳兆軍一直就知道,當年陳偉雄轉業後,最大的遺憾就是沒能一直呆在部隊,掛上那怕大校軍銜。而今天,陳偉雄這個優秀的軍人,自己的好爸爸,終於夙願得嘗,真的成為一名共和國的將軍,這對於陳偉雄來說,也許是他最大的心愿了。陳兆軍眼看著這一切,他怎麼能不激動?

授銜儀式在繼續著,陳偉雄給特一師上校以上的軍官掛配完軍銜後,轉身標槍一般的站在了台邊上。接下來,該是梁寧和陸羽為少校和中校軍官掛配軍銜了。整個上午,軍樂就這麼一直響著,整個特一師的操場上,所有的軍人都紋絲不動的如同標槍一般的站著,只有點到他們名字的時候,這個人才會踏著最標準的步伐、異常嚴肅的走到他該站立的地方,接受上級首長為他掛配軍銜。

操場邊上,整個特一師幾乎能請到假的家屬都悄悄的站在樹蔭下,他們只是想著、盼著什麼時候能從擴音器里聽到下達給自己丈夫的命令。雖然大家都早就知道他們的肩上應該掛上什麼軍銜,都是他們更願意親眼見證這一切。並不是每一個軍官的名字都會透過擴音器里傳出來,也不是每一位軍人的家屬都能親眼目睹自己丈夫和親人掛軍銜,畢竟他們站的地方太遠。但是,現場的氣氛一直感染著每一個人。不知道什麼時候,漸漸的軍銜開始授到了士兵了,時間也眼看到了中午,誰也沒有注意到,一群圍著的家屬開始悄悄的離開了操場,就像總參謀部家屬大院上演的那一幕一樣,這些家屬們都趕著回家為自己的丈夫整上一桌也許算不上非常豐盛的,但是一定是非常溫馨的飯菜。軍人也是人,他們同樣需要跟家人分享他們的喜悅,許多的話,他們更希望說給他們的家人聽。或許這就是我們中國人,對於家的概念已經根深蒂固了。

「下面我宣布,中國人民解放軍特一師授銜儀式完畢。」隨著陳偉雄一聲令下,掛著新軍銜的軍人們整齊的站立著。

「今天下午,除安排好值班崗哨以外,各單位整理內務,嚴格控制外出人員,注意安全。命令下達完畢,請首長指示!」今天特一師的師長梁寧親自但當起了值班軍官的職責,親自下達了命令。所有的軍人都知道,這個命令看上去中規中矩,但是這要是放在平時,也許部隊這樣的命令一年裡也不過一次兩次的,八一建軍節肯定是這樣下命令的,不同的是會在注意安全前面加上「節日」兩個字。因為這就意味著這一天整個部隊會中斷平時正常的生產和訓練,進入一個休息的狀態。

「各部隊帶回!」陳偉雄認真的給梁寧回了一個禮,下達了命令。

「下面,各部隊按出場順序帶回。」梁寧對部隊下達了命令。

……

如果不是身上的事情還很多,再一個惦記著剛回家的陳兆廣,陳偉雄真的還想在特一師多呆兩天。可惜,軍人的時間都不是由他們自己安排的。特一師授銜儀式後的第二天,陳偉雄就被李冰攙扶著上了車,踏上了回京之路。陳兆軍好不容易有了一個在外面玩一玩的機會,又怎麼會放過?雖然二哥是回來了,他也很想跟陳兆廣在一起呆一段時間,不過從他知道陳兆廣已經正式被調回國內以後,這個願望就沒有那麼強烈了。反正二哥在國內,一時半會也不會再出去了,早一天晚一天就是那麼回事,再說那天晚上兄弟三個幾乎聊了一夜。有這個機會還不如在特一師玩一下。

接下來的幾天,陳兆軍幾乎都是在特一師「空中輕騎兵」度過的,不過這幾天給他的打擊也是很大的。原本以為自己恐怕是中國動力三角翼第一人了,且不說中國第一個成建制動力三角翼「空中輕騎兵」中隊的副中隊長徐陸兵口口聲聲管他叫師傅(雖然陳兆軍不讓,都是聽在心裡舒服),再說特一師梁寧師長也親自關照「空中輕騎兵」中隊的隊員們要多跟陳兆軍學著點,可是一旦上了天,陳兆軍這才知道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這話是非常有道理的。這個本來陳兆軍為了玩整出來的玩意已經被「空中輕騎兵」們玩成了藝術。如果說「空中輕騎兵」是在飛的話,陳兆軍的玩法只能說是在爬。由於動力三角翼成了裝備,不少東西都進行了改進,不但三角翼的翼面變小了,需要掌控的技巧也變得多了起來。看著陳兆軍跌跌撞撞的在天上飛,連梁寧都沒臉看下去了,好在他知道那個東西的安全性很高,否者都不敢讓陳兆軍飛了。

陳兆軍飛動力三角翼的技巧讓他丟大了臉。雖然沒有人說什麼,也不會有人說什麼,因為大家都知道不是陳兆軍飛得不好,而是他們自己的技術好了。這就跟設計飛機的人不一定會開飛機,教游泳的人不一定會游泳是一個道理。但是這事讓陳兆軍自己心裡不舒服。

為了保證陳兆軍的安全,徐陸兵專門拿出來了降落傘。跳傘是每一個「空中輕騎兵」都必須掌握的東西。看著別人自由自在的在天上翱翔著,自己確要背著傘包才能上天,陳兆軍有點哭笑不得了。當初他搞動力三角翼就是因為沒跳上傘才折騰出來的。雖然這個時候國外也有動力三角翼運動,但是由於中國創作性的將它用在了軍事用途上,這就使中國的動力三角翼運動水平成了世界的一流強國。不少國家也參照著中國開始在特種部隊中使用動力三角翼。做為動力三角翼的發明人,陳兆軍有點丟不起這個人了。不過他還是有自知之明的,最起碼他知道,自己要想跟「空中輕騎兵」們比飛動力三角翼幾乎是不可能的了。不過當他看著徐陸兵拿來的降落傘傘包時候,陳兆軍突然想到,別看動力三角翼不行,不過他可以搞動力滑翔傘。照樣鎮住這幫「空中輕騎兵」。

動力傘運動全稱為動力滑翔傘,它是在滑翔傘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動力傘顧名思義,便是滑翔傘加上發動機的組合,它是在座帶後加上一個輕型航空發動機,由飛行員背負或使用簡單的三輪起落架起飛。滑翔傘最初起源於法國阿爾卑斯山區,1978年一個住在此地的法國登山家貝登,用一頂高空方塊傘從山腰起飛,成功地飛到山下,一項新奇的運動便形成了。1984年法國登山家菲隆從阿爾卑斯山的勃朗峰上成功地飛出,使滑翔傘名聲大噪,迅速在世界各地風行起來。

陳兆軍是個說干就乾的主,他可不管那麼多。反正有現成的動力三角翼發動機,只要略做改進,加上防纏繞護罩什麼的,輪式動力傘的發動機就有了,剩下的就是滑翔傘。這個也簡單,給專門生產降落傘的廠家去一個電話,稍微一說別人就明白了。畢竟滑翔傘已經不是什麼新鮮玩意了。結果不到兩天時間,一個軍事途經的特快包裹就到了陳兆軍手上。

徐陸兵對陳兆軍是清楚得很,他看陳兆軍只飛了兩次動力三角翼就不再飛了。然後就悶著頭開始折騰起東西來。徐陸兵心中有數,恐怕陳兆軍又要搞什麼東西了。接下來的兩天,徐陸兵不但親自陪著陳兆軍,還悄悄的報告了梁寧師長。對陳兆軍的事梁寧是知道的。否者他想拆部隊裝備的動力三角翼怕也不是簡單的事。於是,有了特一師的全力配合,另外陳兆軍還給洪都的許宏亮廠長打了一個電話,讓他派兩個技術人員過來。陳兆軍的動力滑翔傘進展的很快。

許宏亮雖然不知道陳兆軍要技術員到特一師幹什麼,但是這個消息可是讓他心跳了很久。自從陳兆軍搞出了動力三角翼,每年洪都都可以從軍方拿到不少動力三角翼的訂單。雖然部隊要的東西技術標準非常高,但是相對的利潤也是非常大的。另一個,自從大閱兵以後,洪都陸陸續續接到了不少國外動力三角翼的訂單,就憑這,洪都已經過了幾年的好日子了。這要是陳兆軍再搞一個跟動力三角翼差不多的東西出來,還不把許宏亮給笑昏了?

……

等洪都的技術員趕到特一師的時候,天上飛著的傢伙嚇了他們一跳。動力三角翼是都見過了,而且經常跟特一師打交道的不少洪都的技術員都會飛,可是動力滑翔傘在國內可是個新鮮玩意。平時都聽說降落傘是往下降的東西,要是沒看見,誰相信這東西也能飛上天?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