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好戲連台

陳兆軍是畢業了,不過比他沒有畢業前還要忙。由於洪都摩托車有限公司和富士重工是同時建廠的,雖然這些事不用他管,可是富士重工方面已經承諾,將用最好的車型,最新的技術和最安全的性能生產新車,這一切,除了是打開中國市場和國外市場需要以外,最關鍵的是,這些將根據協議成為技術共享的一部分。但是陳兆軍的已經非常明確,他的專利技術的研發和應用只能用在跟富士重工合作生產的新車上。陳兆軍的理由也很簡單,這樣不但能提高中國方面的研發能力,還有就是可以用這些新車搶佔中高端汽車市場的份額。對於這些,富士重工是沒有話說了,他們當然知道這樣將帶動中國的汽車產業,但是專利在陳兆軍手上,再說誰都知道,不管怎麼說,能掙到錢是最關鍵的。中國的市場潛力和高新技術帶來的未來市場前景是富士重工最看好的,富士重工的董事們認真的考察過市場,他們認為,日本車之所以被美國和歐洲市場認為是中低檔次的車,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日本車在安全性和科技領先性上低於歐洲和美國車的水平。這次跟洪都和陳兆軍合作,將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

畢竟富士重工本來就有優越的條件的現成的流水線,而洪都摩托車有限公司本來就是世界一流的摩托車生產企業,而且還擁有發動機方面的多項專利技術,而這些發動機方面的技術又能很方便的轉化到汽車發動機上,所以大家合作基礎和條件都很好,建廠的速度很快。富士洪都摩托車只用了兩個多月就在日本下線了第一輛1500毫升富士洪都摩托車,而且一炮走紅,迅速成了日本年輕人的新寵。富士洪都憑藉原來汽車的銷售渠道,很快將產品推向了全國以及台灣市場,同時富士洪都方面考慮將富士洪都摩托車當成一個主打品牌,用它來搶佔歐洲和美國市場,為將來的洪都富士汽車做準備。

洪都富士汽車有限公司方面,由於有國家相關的產業政策支持,資金方面不但有了保證,而且日本富士重工還將按照新車的新特性專門生產了兩條流水線,本著一邊開發一邊建設的思想,加上陳兆軍不時的進行指導,讓設計人員少走了許多的彎路,為了更方便的工作,洪都富士汽車有限公司在北京的聯絡處現在變得異常大了起來,每天陳兆軍都忙著聽個方面設計師的彙報,一擔陳兆軍點頭了的東西,就迅速被報到了廠里。不過這些負責設計的人員都很奇怪,陳兆軍每次都只是告訴大家,他心中的東西應該是怎麼樣,然後給設計人員描述一下外型,但是到了具體的設計,他卻是不會介入的,只有等到你搞好了以後他才會再次介入,給你指出有問題或有毛病的地方。還有就是陳兆軍對車內部的一些非常細小的地方提出了很多建議。這些東西看似簡單,可是當陳兆軍一提出來大家都不禁有恍然大悟的感覺。當然,這些東西會旋即被陳兆軍申請成為個人專利。不過陳兆軍申請的這些專利裡面,有許多的東西是大家都想不明白的。比方說衛星定位系統和電子導航系統就是最典型的。雖然大家都明白這些東西的想法很好,可關鍵是沒有用。國家不可能為了你的車發射一顆衛星。再說這些東西也需要大量的電子地圖做支持。可是誰都知道,搞電子地圖根本就不是一家汽車生產企業能幹得了的,就算能幹得了,這也還需要大量的具體數據的支持。這些數據從什麼地方來?

……

美智子他們一幫人算是忙翻天了。誰也想不到,微軟的股票會以如此高的速度上漲。美智子現在大概是最後悔的人,她一直在抱怨資金,為什麼當初不跟陳兆軍買一點微軟的股票?其實後來美智子還有許多次機會可以買一點微軟的股票。可是望著不斷上漲的股價,美智子猶豫了,畢竟她是希望進行投機掙錢的。美智子知道,她是沒有辦法跟陳兆軍比的,陳兆軍虧得起,而且他也不在乎虧一點錢。可是美智子虧不起,每一次她都在想,漲到了這個程度應該到頭了吧?可是等她第二天再看的時候,微軟股票的價格又上去了。這樣一次又一次,美智子都快被逼瘋了。好在陳兆軍給她的工資已經能讓她過得很好了,甚至已經有一個很優秀的美國年輕人——路易非常殷勤的追求著美智子。可惜的是,美智子似乎並不非常用心,因為她幾乎一直都跟在最能掙錢的人――陳兆軍。不過她也明白,並不是每一個人都能跟陳兆軍比的,這也是美智子並沒有排斥路易的原因。

……

其實畢業以後陳兆軍就想過甚至已經又悄悄的買了一個四合院,當然,這次買下的這間四合院可比原來幫陳兆平買的四合院貴了許多,陳兆軍足足花了70萬才買了下來。他嘗試著徵求了一下張桂梅的意見,說想搬出去住,結果張桂梅差一點就給了他一鍋鏟。在張桂梅看來,陳兆平搬出去住是正常的,甚至將來陳兆廣回來後也搬出去住都沒話說,但是陳兆軍是不能搬出去住的,原因只有一個,陳兆軍是老兒子。按照一般中國人的傳統的習慣,老兒子是不應該離開父母的,將來等父母年紀大了,老兒子是有義務服侍兩個老人的。其實張桂梅也知道,按照陳偉雄現在的級別,無論什麼情況下,都不可能用得著陳兆軍服侍了。但是張桂梅當媽媽的心陳兆軍是理解的,要是有可能,她更希望陳兆平、陳兆廣和陳兆軍都在自己的身邊,這樣她就能每天看到自己的孩子,跟陳偉雄一起分享著兒孫滿堂的感覺,可是陳兆平和陳兆廣一個工作非常忙,另一個常年不在國內,她也就只能守著陳兆軍過日子了,反正陳兆軍也沒什麼事。陳兆軍想搬出去的事當然沒得商量。更要命的,張桂梅把這事跟陳偉雄一說,陳偉雄的反應也很大。用陳偉雄的話說:老子天天看著你你都給我捅簍子,要是不看著你,你還不要翻天了?

有了陳偉雄的這個話,陳兆軍搬家的事徹底算是沒戲了。不過他並不後悔買下來的房子。反正放在那裡就是錢,實在不行了就給二哥結婚用,怎麼著也浪費不了。

……

自從陳兆軍答應了給李愛紅一個能讓她在1987年春節聯歡晚會上得獎的承諾以後,李愛紅開始更頻繁的出現在陳偉雄的家裡。明面上,她總是說是來看看兩個老人家,盡點孝心什麼的。其實陳兆軍知道,這些都是李愛紅的幌子,她是不斷的來提醒自己,得趕快幫她搞東西。這個事情連陳兆平也跟陳兆軍說過了幾次。陳兆軍明白,這次,要是自己真的敢不幫李愛紅整點東西出來,恐怕是很難過關了。

陳兆軍想了半天,愣是沒有想出什麼適合李愛紅的東西來。其實也不是沒有,後來有不少歌都不錯,估計就是隨便拿兩首出來,讓李愛紅上春節聯歡晚會是沒有問題的。可是李愛紅算是認定了,陳兆軍答應她的是讓她獲獎。根據她跟陳兆平在床頭上的交流,陳兆軍屬於要擠的那一類人,平時懶得要命,要是不擠他,到時候他不定拿點什麼東西來就把李愛紅給打發了,但是只要擠的合適,怎麼都能擠出點好東西出來。李愛紅正是根據這個指導思想進行的。

陳兆軍是個聰明人,幾次以後就看出了李愛紅的意思。要是讓陳兆軍搞創作是比較困難了,不過他能拿。印象中最深的就是趙本山的忽悠,而且搞好了可以連著演幾年,從賣拐一直演到防忽悠學校。無非就是改一下人物角色的問題。這些事難不倒陳兆軍,幾天下來,劇本出來了。陳兆軍其實也明白,李愛紅並不合適演這個角色,畢竟她長得太漂亮了。可是誰讓李愛紅非要一個能得獎的東西,還非要演主角來著。

就在國慶節前的幾天,9月23日,李愛紅過生日的這一天,一家人都在陳偉雄這邊幫李愛紅慶祝生日,連李秀娟都來了。

那個時候,過生日還沒有現在這麼隆重,生日蛋糕是不用想了,再說那個東西也沒有多少人願意吃。過生日無非就是一家人在一起聚一下,講究的是個氣氛。對陳家來說,最有氣氛的不過是吃餃子了。

吃飯的時候,李愛紅借著今天她最大,開始欺負起陳兆軍來,連著兩次,陳兆軍夾起的餃子都叫李愛紅給撥了下來。一家人都有些不明白,雖然知道不會有什麼事,再說當嫂子的欺負一下小叔子也是正常的,連陳兆平都不說話。其他人也就樂得看熱鬧,瞧瞧到底是怎麼回事。其實陳兆平知道是這麼回事,他還以為陳兆軍把李愛紅的事給忘了,還是他提醒李愛紅借這個機會把這事捅出來。陳兆平知道,只要張桂梅知道了這個事,事情就成了,張桂梅自然會壓著陳兆軍乾的。

雖然別人不說什麼,可張桂梅這個當婆婆的還是得問一下,否則這威信可就全沒了。

「愛紅,你幹嘛不讓老三吃餃子?」張桂梅既然發了話,當然得做出一個公證的樣子來。

「媽,你問兆軍自己。他答應了我的事,都幾個月了,可一直都不給我辦!」李愛紅當然知道這一家人是怎麼回事。再說自己平時的功夫下得足,張桂梅心疼她還來不及呢,當然不會跟她生氣的。

「是么?兆軍,你答應你嫂子什麼事了?答應了怎麼不給你嫂子辦?」張桂梅的口氣立馬就變了。她也是沒有辦法,威信是一定要維持的。不過她知道,李愛紅敢拿到這來說的事,肯定是陳兆軍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