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合作

陳兆軍這次變得聰明了起來,一回北京以後,他先去找了陳兆平。他知道,陳兆平還是知道一些內幕消息的。不過陳兆軍趕到中共中央辦公廳的時候,在辦公室並沒有找到陳兆平。

「黃叔叔,我哥去什麼地方?」既然陳兆平不在辦公室,他只好問一下人了。好在他還是來過幾次,辦公廳里還是認識幾個人的。

「兆軍吶,你哥跟主任開會去了,你等一會吧,要不先在我們辦公室坐一回?」陳兆平這兩年在辦公廳上升得很快,現在已經是辦公廳秘書處副處長了。誰都知道,秘書處是辦公廳的最要害部門之一,陳兆平現在在這個位置上,誰知道以後會發展成什麼樣?

……

陳兆平回來的時候,陳兆軍已經在辦公室里等了他快大半天了。

「大哥,你回來了。」陳兆軍交道陳兆平很高興,許多不敢跟陳偉雄說的話,跟陳兆平說就放心多了。

「兆軍,你過來了就好。要不我就要去找你了。」陳兆平沒有陳偉雄那麼保守,其實,對弟弟在國外做的這些是,許多是他們知道的,但是就光他們知道的這些事,在陳兆平看來已經是不得了的事了。陳兆平沒有想到,自己的這個弟弟居然會在國外折騰出這麼大的事,不但驚動國家計畫委員會,連國務院都驚動了。今天上萬,國務院聯合了幾個部門,專門研究這個事。當然了,許宏亮跟富士重工簽訂的合作意向也被第一時間報到了中央。

「你要找我?是不是為了和富士重工合作的事?」其實陳兆軍也知道,要不是為了這個事,陳兆平是不會那麼著急找自己的。

「廢話,要不你說還有什麼事?」陳兆平當然不清楚還有那麼多的事。畢竟孫明理知道得也不多。

「其實還有一些事我沒跟其他人說的。」陳兆軍當然知道我們國家對超精密數控機床需求,可是這些事是不能跟其他人說的。

「天吶,你到底都搞了些什麼?」陳兆平話是專門說,但是還是站前來關上了辦公室的門,別看他不知道陳兆軍想說什麼,但是畢竟是自己的弟弟,對陳兆軍他還是了解的,他明白陳兆軍是知道輕重的人,如果陳兆軍都認為這是很重要的事,估計這是就小不了。不過陳兆平不明白,還有什麼事在陳兆軍看來比跟富士重工這樣的事還要重要的?

「是這樣,在跟富士重工談判以前,我跟豐田公司的人談了一下,雖然跟他們沒有辦法合作,但是我讓他們幫買了一點東西。」

「什麼東西?」陳兆平警惕了起來。

「我樣他們幫買了兩套超精數控密機床和一套超精密數控多功能機床。我打算給洪都摩托車有限公司一套,再給輕武器研究所一套,至於剩下的一套超精密數控多功能機床就貢獻給國家了。」陳兆軍很清楚,要想把這些東西整回來,沒有國家的許可是不可能的,當然,相對應的得給國家一點便宜。其實超精密數控多功能機床並不適合專業廠家。

「你說什麼?」陳兆平現在的唯一的感覺就是震驚。對於這些設備他是知道的,我們國家一直在跟美國和日本等有能力生產這些設備的國家談判,就是希望能不惜一切代價的將這些設備買回來。可惜這些設備太敏感,軍事、航天等高會計領域的用途太廣泛,國外對我們的控制一直非常嚴格。為了這個,中國已經跟美國打了很長時間嘴巴仗了。

「我是說我搞回來了幾套機床,得要想辦法進來!」陳兆軍開始不耐煩了。陳兆平本來是一個挺聰明的人,專門也會犯關心則亂的錯誤。他已經習慣了陳兆平的實際年齡要比他大了。

「我聽懂了,這事已經辦成了?」陳兆平恢複了平靜,他知道這可是一件大事,先落實一下是有必要的。

「應該沒有問題,我跟豐田公司的人詳細談過了,利用我在美國的分公司,通過走私的辦法進來。現在的問題是,我們必須去公海上接這批設備,然後還得換一批設備上去。」陳兆軍再有本事,他也沒有辦法在那個年月搞到噸位那麼大的駁船。然後還要順順利利的進來。

「你等一下,這事我得馬上彙報上去。」陳兆平變得嚴肅了許多。他當然知道這事的重要性。

……

剩下的半天,陳兆軍開始反覆在幾個部門說著他跟豐田公司的這筆生意。那一份他跟豐田公司簽訂的,只有在履行了這個協議以後才會生效的合同也被複印了幾次的合同都快被翻爛了。終於,幾個相關部門的領導終於相信,陳兆軍很巧妙的利用美國和日本之間沒有相關的禁運禁銷的條文,更是讓日本相關部門相信這些設備是買給了本國的企業而放鬆了警惕的漏洞,這才讓這件事成為了可能。

一幫專家研究了半天,認為這事只要操作得當,成功的可能性非常大。

「陳兆軍同志,這個事情我們需要研究一下。不過你一定要抓緊跟日本豐田公司方面聯繫,你要知道,我們國家需要這些設備。你現在可以先回去了。」說這話的是國家安全部的一個副部長,陳兆軍也不知道這事是怎麼轉到這個部門來的,不過他現在想,恐怕他現在有幾條短褲別人都已經知道了。

「我知道了。」自從知道了首長的身份以後,陳兆軍就老實多了。對於這個神秘的部門,陳兆軍還是有一些敬畏的。只是他不明白,不過是走私幾套設備,怎麼跟國家安全部扯上了?

「陳兆平同志留一下,一會我們開一個會。」陳兆平剛想跟陳兆軍一起走,還沒有開口就被留了下來。

「好的,沒有問題。」陳兆平平時跟國家安全部接觸的多了,當然很明白他們的辦事風格。

「今天晚上你先到四合院住吧,明天到一機部來,國家計畫委員會和一機部要跟你和洪都的人一起談跟富士重工的事。」陳兆平當然知道陳兆軍怕什麼,再說四合院離一機部近,也省得陳兆軍耽誤事。

「陳兆軍同志。你剛才說的事要注意保密,不要出了問題。」國家安全部的副部長交待著。

這些厲害關心陳兆軍還是清楚的,他明白國家機器的龐大,當然老老實實的答應著。

……

接連幾天下來,陳兆軍都在反覆跟類似的政府部門打交道。讓他不滿意的,本來是他自己的東西,可是經過了這麼一個過程以後,他已經完全沒有處置權了。陳兆軍相信,到時候,可能他連這幾套設備的影子都見不著。不過也有好消息。作為回報(當然更重要的是對國家建設的需要),政府方面已經基本上同意了他提出的跟富士重工合作的想法。富士重工反面,也基本上同意了與洪都摩托車有限公司的合作,一個由富士重工方面派出的代表團將於近日抵達中國,對合作事宜展開談判。

……

與富士重工的談判是艱苦的。雖然陳兆軍有許多後世成功談判的例子,但是畢竟他沒有親自經歷過。再說當時的國情又相對複雜一些,許多放到後來很正常的事,在當時都被稱為摸著石頭過河。好在這件事已經驚動了中國的最高層,有了首長的親自關懷,這件事情進行的還算順利。當然,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陳兆軍的設計,能夠讓洪都摩托車有限公司打入日本摩托車市場。按照陳兆軍的審計,洪都摩托車有限公司和富士重工兩個方面同時建廠。由洪都摩托車有限公司出人技術和熟練工人在日本搞一個富士洪都摩托車股份有限公司,按照三方出資共同持股的原則,富士重工方面持有股份的百分之四十五。洪都摩托車有限公司持有股份的百分之四十。剩下的百分之十萬由陳兆軍持有,最關鍵的是,陳兆軍持有的這部分股權是用技術入股和他在日本的兩塊富士重工的目標土地的方式參與的。根據協定,如果發生任何一方減持的情況,首先要徵得其它兩方面的同意,並按原始價格按比例轉讓給其它兩方。如果需要上市募集資金,大家也需要按比例同樣減持,這樣就可以保證將大家捆在一條船上,共同發展。而在中國,中國情況則正好反過來,唯一不同的是,陳兆軍需要聲明放棄他原來在洪都摩托車有限公司百分之二的權利。對於技術方面,大家都承諾,將拿出最先進的技術來走共同發展的道路。這個談判的過程在其他人看來已經是深圳速度了,可是在陳兆軍看來,的確是慢了一點。幾乎有點讓他難以忍受。

跟豐田公司的合作進行得非常順利,一個月黑風高的晚上,兩條中國籍駁船靠上了隸屬於豐田公司的一條巴拿馬籍貨輪。大家彼此都沒有說什麼,只是吊車在忙碌的工作著。很快,裝船和卸船的工作就完成了。豐田公司的船繼續進行著他們的美國之行。兩艘中國駁船也踏上了返程的路,貨物的重量一點都沒有變,連外包裝都是一樣的,不同的是,回程的時候兩艘駁船都開出了最高航速,似乎根本就不在乎輪機的壽命。只有在進入了中國領海以後,兩條駁船的速度才降了下來,因為在這裡,兩艘正在演習的驅逐艦靠了過來。海軍驅逐艦的艦長大概是最鬱悶的人,他們接到出海命令,連續跑了幾個小時以後,就接到命令原地待命。結果過了沒有多久,又接到艦隊的命令,注意接應兩艘駁船,還要一路護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