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看不見的戰場 第二十章 突髮狀況

會後我們很快就制定了訓練科目。

這其中主要就是讓戰士們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輕易與敵人起衝突,這一點看似容易但做起來卻難,主要是因為咱們上戰場打仗的兵,憑的都是一口氣……這是老兵常用的一種方法,事實上不能說是老兵,應該說是我軍常用的方法。

就像我們剛上戰場那一會兒,指導員會帶我們先去村子裡參觀一些諸如被越軍炸毀的房屋,聽聽村民們講述越軍的惡行等,這在我軍部隊里稱之為戰前動員。

這種方法是相當有效的,戰士們在聽完越軍的這些惡行之後心裡自然而然的就會憋著一股被越軍欺負而要找對方算帳的氣,這一氣之下什麼害怕、人性之類的就拋到九霄雲外了,在戰場上見到越鬼子時自然而然就會打得又狠又乾脆。

到咱們是老兵的時候,這種戰前動員實際上已經是可有可無了。

這一個方面是因為咱們在戰場上與越鬼子積累的仇恨已經夠多了,根本不需要附加的「動員」,另一方面則是老兵在上戰場之前都會自發的在心裡想一些與越軍血拚或是戰友倒在越軍手裡的情景以培養仇恨。

有句話叫「人非草木孰能無情」,咱們中國人可不像越南人那樣,越南人是在幾十年的戰爭中成長起來的,他們天生就有一種獸性根本就不需要這樣的動員。但是咱們中國軍人卻是在和平時代成長起來的,要是不在戰前這樣動員一下,到戰場上或許還會因為手軟而下不了手了。

這一點也可以看出戰場並不是個講人性的地方,它就是需要咱們漠視生命。

這樣時間久了,戰士們到現在已經可以說條件反射一般的,只要一上戰場自然而然的心裡就有種恨,就有股殺氣。

但現在卻是要把這種恨和殺氣給抑制住,這又是談何容易。

而且這種抑制也不是說完全抑制,抑製得過份了就嚇不住印度鬼子,何況要是抑制過份了咱們將來去別的戰場就沒法打仗了,於是這就要求我們把握好一個度。

我們的辦法就是製作人形靶進行模擬演習。

這方法其實並不新鮮,其實就是當初訓練武警的方法,只不過就是把人形靶給折騰成印軍的形像而已。

不過這訓練起來還是有區別的,武警在訓練時是要求能分辯得出人質和犯罪份子,而我們……則是堅決不能開第一槍。

話說這是我國一貫堅持的原則,按上級的說法就是:「不管有理沒理,只要開第一槍就是沒理」。

這話其實是有一定的道理,要知道現在國際形勢複雜,開了第一槍後就很難在國際輿論上站住腳了。

於是我們在訓練中不得不讓戰士們硬著頭皮對那些一個個彈出來的人形靶而咬著牙不扣扳機,也就是寧願犧牲自己的性命也要堅持這個原則的意思。

這當然會產生後遺症,那就是有朝一日我們再回到越南戰場的時候,也有可能會因此遲疑而丟掉性命。但眼前的任務迫在眉捷我們也顧不上那麼多了,大不了在完成這個任務後我們再進行一些反向的適應性訓練。

對於這個訓練戰士心裡當然是覺得憋屈的,這時就是教導員、指導員發揮作用的時候了。

也就是說,這個訓練過程其實更多的還是教導員、指導員在給戰士們作思想工作,一遍一遍的強調著這事關體系到兩國之前戰爭問題,稍有差池就很有可能會給國家帶來沉重的負擔。

這倒不是危言聳聽,中國現在的形勢的確不適合再另外開闢一個戰場,印度方面也正是看準了這一點所以才想在邊境上占點便宜,所以我們不得不小心對待。

這樣訓練了兩個星期……我們的計畫是訓練一個月,但形勢並沒有給我們這麼長的時間。

「楊營長!」這天就在我看著戰士們緊鑼密鼓的訓練時,李參謀就匆匆忙忙的跑到我跟前來,說道:「情況有變,印度方面突然加強了哨所的兵力,並在不遠處新建了一個哨所。」

聞言我不由皺了皺眉頭,很顯然印度這是在開始進一步蠶食了。

「上級的意思是……」李參謀說道:「印度之所以會有進一步的動作,很有可能是因為我軍對他們的挑畔行動沒有反應,所以上級認為我們必須提前展開行動。」

「嗯!」我點了點頭。

這是必須的,要知道印度現在可是擁有重型運輸機米26,這玩意運輸建築材料或是補給之類的都跟玩兒似的,隨便也能建起五、六個哨所,如果我們再不做出反應,只怕局面很快就難以控制了。

「伍師長想知道你們準備好沒有?」李參謀問。

「準備好了!」我瞄了訓練場上的戰士們一眼就回答道。

事實是我心裡沒底,但這時已不容許我有其它的聲音。

於是當晚我們就學習了一些必要的印地語,比如「這裡是中國的固有領土」、「繳槍不殺」之類的……後來才知道這個準備根本用不上,這倒不是因為我們印地語學得不像,總共才那麼幾句,翻來覆去的用幾個相近讀音的漢字代表一下念幾遍也就背下來了,就像越南戰場上的「諾空松頁」一樣。

問題就在於印度語言還沒統一……據統計印度的語言一共有1652種,其中使用人數超過百萬的共有33種,而憲法規定的官方語言就有18種之多。

我們半路出家學習的是印地語,很不巧的是要面對的印度鬼子使用的卻是烏爾都語。

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事,咱們總不可能把印度那十八種官方語言都學上一遍吧。

這其實也是身為大國的印度的一個諷刺……自詡為「大國」、「強國」,卻連語言都沒有統一,要知道語言統一可是大問題,語言沒有統一隨之而來就會有許許多多的問題,比如文化難以融合、交流困難、族群衝突、力量整合等等。

舉個簡單的例子,咱們中國是擁有十幾億人口的人口大國,因為語言的統一軍隊之間很少會有交流困難,但印度就不一樣了……印軍就有可能因為語言不同而需要翻譯,緊急情況下甚至還會出現交流困難而殆誤戰機的狀況。

這都是後話,在給戰士們做了最後一遍後,第二天一早我們終於登上了走上前線的直升機。

據情報顯示,印度軍隊在桑德洛河附近一共投入了一個連……先是一個排建立一個哨所,接著又補充了兩個排建立了另一個哨所。

為了能夠達到震攝印軍而又不至於暴露出所有實力的目的,我們決定派出兩個排分別搭乘五架黑鷹直升機也就是總數為十架黑鷹前往桑德洛河建立兩個哨所。

原本伍師長為了達到震攝印軍的效果,覺得我們應該一次性把二十四架黑鷹全派上去。

這的確可以一鳴驚人,但同時也是一出手就亮出了自己的底牌,過一段時間就會讓印軍覺得中國軍人也不過如此而已。

但如果我們循序漸進的遞增,就會給印軍不間斷的意外……頭一回看到中國軍隊十架黑鷹,這就是一個從有到無的過程,印軍在吃驚之後就會想:「中國也就是十架黑鷹而已,不足為患」。

但很快這十架黑鷹就增加到十二架,接著又增加到十四架……這就會讓印軍一次又一次的覺得自己誤判了我方的實力,而後續中國的黑鷹似乎還在源源不斷的增加,就像沒個底似的,印度根本就無法判斷中方到底有多少架黑鷹。

簡單的說,這就是一種心理戰,也就是利用二十四架黑鷹及印軍的恐懼,造成我軍擁有足夠多的黑鷹的一種假像。

伍師長很快就採納了我這個意見,於是第一批上去的就是一排、二排、六個狙擊小組以及營部……這時的我也不得不上了,畢竟這關係到國與國之間的大事,隨時都需要我在前線指揮協調。

十架滿載著軍人和各種補給的黑鷹很快就從基地騰空而起並向桑德洛河的方向飛去,在直升機飛往目的地的路上,我觀察了下身邊的戰士們,他們臉上雖然還是像以往一樣堅毅,但眼中卻帶著幾分迷茫。

顯然,他們並不確定這次走上前線後要面對的是什麼,或者說結果會是什麼。

其實迷茫的不只是他們,就連我這個指揮官都覺得有點無所適從,因為這是頭一回,我們沒有帶著作戰計畫上戰場……事實上,對於這種狀況我們就算想要制定計畫也沒法制定,因為所有人都不知道在面前等著我們的會是什麼。

是戰爭?還是虛驚一場?

做為現代人的我更偏向於這是虛驚一場,因為歷史上這次中印衝突並沒有暴發成第二次中印戰爭。

但另一方面……我又覺得這結果還是未知之數,因為這其中有了我的參與,我擔心如果在這個過程中我不去努力爭取點什麼,或是不能改變些什麼的話,那歷史的軌跡很有可能就會往另一個方向發展。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