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瘋狂的票房

義大利電影節的最高獎項,其實對於美國人來說並沒有那麼大的吸引力,但對於周曉跟《juri》,這是他們需要的一個噱頭跟宣傳方向,而mlp公司看起來也很看好得獎後的《juri》,他們竟然從本來就不多的資金當中拿出了50萬美元來做宣傳,而且這50萬還沒有任何最後分成上的要求。

五十萬美元對於大作來說杯水車薪,但對於《juri》來說已經是一筆大數目,以至於在美國的井上大叔感覺好像一瞬間,有關《juri》的宣傳力度就大了起來。

非常自我的美國人本來並不會太在意區區一部外國電影節的得獎電影,但mlp的宣傳也很有意思,他們修改了原本《juri》的海報,新海報雖然上面的人還是原本的人,可字體上有了巨大的變化,佔據海報最大位置的,是什麼「天才少年導演20歲人生第一部影片獲得金獅獎」這種聽起來有著無與倫比煽動性的文字。

在日本的周曉也得到了井上大叔的消息,但他也明白,如今這個局面,這樣的宣傳是最好的,所以也就沒有阻攔對方,不僅沒有阻攔,他甚至還裝作很有興趣的把海報放到了自己的博客上面。

周曉回道日本之後又等了幾天,美國的《juri》終於開始了上映,而與此同時,在全歐洲的上映努力也傳來了好消息,只待各國電影機構把其翻譯成當地的文字之後,就可以正式進行上映了。

美國的很多媒體跟評論家也注意到了這部電影,當正式上映這一天,很多評論家也都跟觀眾們一起進入了電影院。

美國的晚上是日本的中午,第一天的票房成績,在第二天中午的時候到了周曉的手上。

第一天票房……二十萬……零七百三十美元。

根據井上大叔回報的信息,電影在十四家電影院的上座率還算不錯。幾乎所有影院的平均上座率都超過了50%,只不過電影院之間有大有小,有的上映熒幕也並不是影院內最大的,每天的上映場次也不盡相同,所以造成了數字上很一般的情況。

但周曉對這個數字還算可以理解。

「關鍵是觀眾們的反應,這是最重要的周曉說道。

「觀眾們的反應挺好的,散場時候我在外面問了問,普遍覺得這片子的故事不錯,而且也會推薦朋友來看

「那不錯,剩下的問題。就只有評論家們的反應了周曉道。

這些評論家的反應來的也很快,到了上映的第三天,由井上大叔整理的評論就傳真到了azx。

「勢頭不錯!評論家們的看法也很好!看這個《電影觀察者》報的報道,一個年輕的日本導演給我們講述了一個同樣帶著青澀氣息的故事,但這個故事卻並不浮躁,相反,我覺得這位導演把故事講的很深,看完電影之後,我陷入了很深的沉思當中。不只是因為女主角是否應該把孩子生下來這個問題,還有juri她是否應該保留給自己的問題,還有那位領養媽媽是否還有資格去領養等很多歌問題,這並不是一部單純只講了juri從懷孕到生子的過程與遇到麻煩的電影。他講的東西,更多,也更輕鬆美好

要是總結一下美國媒體的反應的話,大家普遍的想法是。《juri》這部電影講述的,是一個很容易落入俗套,但編劇在建立這部電影的時候卻並未如此。女孩自己,領養的母親,父親等人身上各自都有自己的故事跟情節,並不長的電影當中,這些情節完整的交織在了一起,展現了由女孩懷孕引起的一個全景故事而並不僅僅是女孩而已。

而在得到了大量影評人的反饋,見證了《juri》的潛力之後,azx也終於跟在美國的第二家院線火速簽訂了上映合約,這家院線可就不是mlp能比的了,這家院線,是美國三大院線之一,有著三百多家影院,五千多塊熒幕的amc!

在周曉跟井上大叔以及整個azx的期待下,美國票房經過了前三天不溫不火,平均每天二十幾萬的積累之後,到了第四天,終於迎來了大家期待已久的增長!

「上座率百分之九十五,一日票房四十五萬八千美元雖然在美國,這樣的票房數字只能算是一般也根本排不上什麼名次,但不論周曉還是mlp以及azx都可以說是深受鼓舞,因為大家很清楚,這個數字其背後所代表著的東西。

不需要周曉說,mlp跟在美國的井上大叔就一起行動,開始在背後對電影的走紅進行推波助瀾,不論是媒體還是網路上,都有了不少的討論,伴隨這些討論,mlp也啟動了跟美國前十大院線的合作洽談,本來這些洽淡沒他們什麼事兒,azx出面就可以,azx跟mlp簽的又不是什麼獨佔合約,但誰讓mlp這邊對美國及加拿大市場熟呢,幾乎在這邊沒有任何關係的azx只好受制於人了,幸好在跟mlp簽約之前,井上大叔跟周曉就已經預計到了這一點,在雙方合約中很嚴格的規定了各種合作的規則,這才能讓雙方在沒有任何阻礙的情況下進行合作。

當《juri》在歐洲,在美國都初露鋒芒的時候,有個人卻是非常鬱悶的。

原本在國外的真田廣之回國之後就知道了周曉邀請其拍戲,卻最終被經紀人拒絕的事兒,他本來並沒有太在意,自己的經紀人每周幾乎都會拒絕幾部戲,多數時候這種事兒甚至都不會告訴他,這次會被他知道,還是因為周曉他的人氣名氣都很高,經紀人想著萬一今後什麼地方碰到大家難免尷尬,才知會真田廣之一聲的。

周曉這人,真田廣之知道,年紀輕輕就闖下了很大的局面,但知道歸知道。真田廣之卻並不在意周曉的邀請,他一直想衝擊海外市場,而周曉從他出道到現在,做的一直都是日本國內的工作,這樣的工作真田廣之自覺想要多少有多少,所以根本就不在意周曉的這次機會。

而在周曉帶著電影出國尋找機會的時候,真田廣之雖然表面上沒說什麼,可心中還是難免有些不屑的,這也很正常,面對周曉的行為。除了知根知底,看過《juri》,對其有信心的人,否則恐怕沒有任何人會對周曉這次出國的結果報以希望。

但周曉就這麼在外人看來稀里糊塗的,隨隨便便的把電影帶出國之後然後成功了,這些年日本娛樂圈可不是沒人爭取過歐洲三大電影節,可除了那麼寥寥幾部作品,真正能拿到最後大獎的,卻一部都沒有過。日本電影衰落了,不行了的說法,正是因為這一點,才一直被很多人提起。

可他就這麼成功了。沒有任何經過,沒有任何預兆的,而真田廣之呢?他為自己的傲慢付出了代價,海外的工作正是他想要的。可他卻已經沒有機會了。

真田廣之鬱悶啊,而且是那種說不出口的鬱悶,機會本來就擺在你眼前。可是你沒有去珍惜那又能怪誰呢?

而且,也不知道誰把這事兒傳了出來,一時間網路上有了不少相關的傳言,本來這部片子在威尼斯電影節上映的時候,在義大利觀看了電影的日本評論家跟在當地旅遊的觀眾唯一覺得不太合適的,就是領養父親阿部寬,這位老帥哥帥是很帥,但其個人形象一直都是那種較為理科理性的,而這位領養爸爸,則是那種非常感性,甚至可以算是沒長大,懼怕承擔責任的性格,兩者有著巨大的差別。

阿部寬本人的確是做了很多工作,演技方面也沒有任何問題,這一點從他的演出沒有被任何義大利本地,不認識他的評論家跟觀眾挑毛病就可以看出來,但人的印象總是很深刻的,從2000年到現在2002年,日本人對於阿部寬的印象,基本上都來自《圈套》1,2當中那個巨根物理學家,要麼就是《hero》里那個搞著外遇還能深情款款的,稍微有點出格的好男人,但是《juri》呢?彈得一手好吉他,輕浮的眼神好像一直在勾人,這就難免讓對阿部寬很了解的人有些齣戲了。

而對阿部寬的這種質疑,在看到這個傳言之後幾乎全部化為了「果然」二字。

果然啊,怪不得阿部寬看著不合適呢,如果是真田廣之的話,那這個配角就完美了啊,如果真田廣之再認真一些,仔細雕琢一下的話,未來《juri》還會參與的各種電影獎項里,未必不會有一個《juri》的最佳男配角獎項啊,可惜這一切都已經不可能了,真田廣之拒絕了周曉的邀請,也拒絕了他從爭取海外工作以來最好的一個機會。

雖然在美國漸漸火爆起來,但日本國內對這個消息卻是知之甚少,暫時還沒有什麼媒體關注報道這件事情,但周曉很清楚,時間不會太久,因為azx要出手了。

從美國回到日本之後,周曉其實就一直在準備著最終的宣傳工作,而這些宣傳,最重要的當然就是等待美國那邊的成果了,現在成果已經有了,接下來就看周曉出手了。

雖然比其他人多了十幾年的經驗,但周曉並不是神,他並不會有所有事情的經驗,但有些事情,是在後世耳濡目染就能學會的,比如宣傳,後期是來自中國的,各種各樣,甚至可以說是有些無所不用其極的宣傳,包括網路上的,博客上的,電視上的,報紙上的,有些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