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第011章 乞巧

插完簪,盛思顏進裡屋換了一套衣衫出來,再次向賓客拜謝。

作為及笄禮的最後幾個流程之一,太皇太后作為正賓,要給盛思顏取「字」。

「禮儀既備,令月吉日,昭告爾字。爰字孔嘉,髦士攸宜。宜之於假,永受保之,曰念之甫。」

這是給盛思顏取表字「念之」。

盛思顏忙躬身行禮:「某雖不敏,敢不夙夜抵來。」

取完字,然後聽父母教誨為婦之道和為人之道。

整套程序才算結束了。

神將府的管事婆子這是才出來招呼大家入席。

太皇太后和皇后自然不會久待,很快離開了神將府。

周懷軒和盛思顏一起把太皇太后和皇后送走之後,回剛才行禮的正廳跟留下來做客的親朋好友打了個招呼,兩人才一前一後離去。

反正及笄禮結束,他們的事情就算完成了,剩下的事情就是普通的人情來往了。

從喧囂熱鬧的神將府內院待客的大廳里走出來,一頭扎進飄著淡淡花香的月色里,盛思顏不由深吸一口氣,仰頭看著皎潔的月色,眯起澄凈的鳳眸,唇角帶著微微的笑意,很是心滿意足。

她想,她這一生,已經別無所求了。

這一世給予她的東西,比她想像的還要好很多。

她很知足,不會得寸進尺,更不會貪得無厭地要了還要……

兩人轉過一條迴廊,走入神將府的林蔭小道上。

本來有些黑的小路上,突然亮起了一盞可愛的花苞燈籠,小小的拳頭大小的一團,盛開在草地上。

再走一步,又亮起一盞花苞燈籠。這一次,是挑在一棵大樹的樹枝上。

繼續往前走,一盞盞形態各異的花苞燈籠在她腳邊、身邊、頭頂依次綻放。如同繁星滿天,又如繁花似錦。她似乎置身在萬里無垠的星空中一樣,腳踏祥雲,步步生蓮。

盛思顏笑得一雙眸子完成兩彎月牙。

她張著手,在草地上飛舞奔跑,被這突如其來的美景震撼得目不暇接。

周懷軒駐足站定,唇邊帶著淡淡的微笑,看著盛思顏在林間草叢中高興地跑來跑去,在每一盞花苞燈前駐足細看。

「都是你準備的嗎?」盛思顏睜大眼睛問道。

周懷軒不置可否。走上前握住她的手,腳步沉穩,一步步地往清遠堂走去。

這條路雖然長,但是有他握著她的手,再有艱難險阻她也不怕。

……

神將府盛大的及笄禮,在京城一度成為豪門大族的談資,就連宮裡頭都議論了好久。

到了七月初七的乞巧節,京城大街上突然賣起了各式各樣晶瑩剔透的花苞燈籠,說是這燈籠佔了某貴人的喜氣和福氣,用這花苞燈籠的姑娘都會嫁得如意郎君。婦人會生大胖小子……

……

「大嫂,今天晚上外面有燈會,吳家的兩位姑娘。鄭家的兩位姑娘,蔣家的三位姑娘,還有兵部尚書、侍郎家的姑娘,都說要去看燈……」周雁麗這一天來到清遠堂,悄悄跟盛思顏說道。

離盛思顏及笄禮那一天,已經過去快一個月了。

周懷軒在她及笄禮後的第二天,突然出了遠門,到現在都還沒有回來。

盛思顏有些擔心。

不過周懷軒將周顯白留下來了聽她使喚,同時也把自己的消息通過周顯白傳給她。

盛思顏雖然知道周懷軒在外面一切都好。但是見不到人,她還是按捺不住心頭的擔心。

聽周雁麗在旁邊帶著嚮往的神色說著晚上的燈會。盛思顏想了想,點頭道:「既然大家都去。咱們也去吧。」

「真的嗎?」周雁麗眼前一亮,過來抱著盛思顏的胳臂搖了搖:「大嫂真好!」

盛思顏笑著拍拍她的手:「你回去準備準備。我使人跟娘說一聲,還有周大管事那裡,讓他給我們備車,安排護衛。」

周雁麗連連點頭,回去準備去了。

盛思顏先叫木槿去瀾水院跟馮氏請示一聲,然後讓薏仁去外院,跟周大管事也說了晚上要出去看燈會的事。

她是神將府的大少奶奶,她出行,又是晚上,周大管事要準備的事情很多。

木槿先回來,馮氏當然沒有不同意的,還派了一個婆子過來,說要跟她們同去。

盛思顏見是馮氏身邊的范嬤嬤,忙站起來問好。

這范嬤嬤本來是廚娘,五月從馮氏娘家過來投靠她的,先是做廚娘,後來馮氏開始掌家之後,她就來到馮氏身邊做管事婆子了。

馮氏現在里里外外都依賴她。

當然,她自己也非常能幹。

盛思顏看著范嬤嬤老氣的抓髻,灰棕色更加老氣的衣飾,不由微微一笑。

這范嬤嬤再掩飾,都掩飾不住她眉宇間那股美艷,還有那雙經常耷拉著眼皮,偶爾挑眉斜睨,卻流光溢彩的一雙眸子。

這個女人如果好好打扮打扮,不知有多美貌。

可是她卻甘心將自己往丑里,往老里打扮。

盛思顏看著范嬤嬤,見屋裡沒有外人,端起茶盞,揭開茶蓋,在茶盞邊上颳了刮,輕聲道:「一般人都是恨不得三分顏色也要打扮出七分。嬤嬤卻是十分顏色,恨不得掩去七分,是個什麼道理?」

范嬤嬤一愣。

她自恃掩飾功夫做得極好,一般人根本看不出她的本來面目。

在一般人眼裡,她就是個三十多歲,皮膚蠟黃的高瘦婦人而已,完全談不上「美貌」,連「清秀」二字都離得遠遠的。

可是在大少奶奶,卻能一眼看穿她的偽裝……

范嬤嬤眼神閃了閃,笑道:「大少奶奶這話是什麼意思?奴婢不懂。」

「是真不懂,還是別有用心?」盛思顏將茶盞放了下來,再一次打量范嬤嬤。

范嬤嬤被盛思顏的眼神看得背上的汗都要出來了,腦子裡飛快地轉著。才慢慢地道:「大少奶奶既然有這樣的慧眼,奴婢也不怕大少奶奶得知。」頓了頓,她又道:「奴婢以前就是容顏誤事。招惹太多狂蜂浪蝶,不能好好地過自己的日子。所以奴婢寧願自己容貌粗陋。不能讓人想看第二眼最好。」

盛思顏聽了這話,好像裡面又有一個故事一樣。

她定定地看了她一會兒,才道:「嗯,既然娘信賴你,我也不會有別的想法。只要你對娘忠心耿耿,這個家裡不會有別人敢打你的主意。」頓了頓,又道:「若是有,你可以告訴我。就算娘不好出面。我也不會讓你受委屈。」

范嬤嬤怔了好久,才躬身應了,帶著裝扮好的盛思顏出門,去和周雁麗匯合。

……

吳國公府的一個角門前,周懷禮敲了敲門,被門子放進去了。

「表少爺,老爺子在內院等您。」門子躬身讓他進去。

周懷禮點點頭,徑直去內院見吳老爺子。

「外祖父。」他進去之後,拱了拱手。

吳老爺子點點頭:「坐。」又問他:「上次托你做的事。辦得怎樣了?」

周懷禮從身上取出一本冊子:「大舅的這幾家鋪子,目前經營得不錯。這是賬本。」又道:「大舅這人其實還是有些好處。只要給他找對了人。他就能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充分給屬下機會。這幾個掌柜都是在別的地方受了委屈,如今在大舅這裡做得很是用心,也很向著大舅。」

君以國士待我,必得厚報!

「那就好。」吳老爺子撫了撫鬍子,點頭說道。

五月的時候,吳國公府悄沒生息的分家了。

嫡長房和庶出的第三房都分了出去。

以吳國公府豪富,自然在錢財上不會虧待他們兩家。分得的銀錢和鋪子、田地都是足足的。

大房留在京城,三房分去江南。

京城有一條巷子都是吳國公府的產業。都分給了大房。

江南也有諸多的田地鋪子,三房分了一小半。頓時成了江南首富。

江南的豪門大族,比如蔣家、尹家,都跟他們來往密切,或是姻親,或是好友,過得比在京城還要舒服。

能用錢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

分家分到這份上,自然是皆大歡喜。

留在吳國公府的二房以後是要承繼吳國公府的,這麼快就能享受當家做主人的感覺,也是高興得很。

吳老爺子唯一不放心的,還是大房吳長閣一家。

因為大房裡只有一個嫡女吳嬋娟,而且她又是有「聖人」之稱的重瞳女,因此吳老爺子特意把吳嬋娟留在吳國公府,沒有讓她跟吳長閣搬出去,也明說了吳嬋娟以後的親事,由吳老爺子做主。

吳長閣當然求之不得,而且有個女兒留在吳國公府,他這個做爹肯定是想回來就回來看一看。

不過他搬出去之後,發現在外面住得比在吳國公府舒坦多了,最重要是他真正成了一家之主,沒人再踩在他頭上管著他,他就打消了還想回吳國公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