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083章 將錯

嘩啦!

高大的粥棚在眾人眼裡四分五裂,倒塌下來,濺起一陣陣灰色的粉塵。

那騰起的粉塵里有未化的雪末和冰碴子,還有地上被凍得堅硬的塵土末子,一被人聞到就咳嗽不已。

「快把椽子搬開!壓著我妹妹,還有盛大姑娘!」牛大朋怒吼著,顧不得等隨從過來,親自綰了袖子,和幾個貼身手下沖了進去。

後面的隨從搶了上來,大家一起抬起倒塌下來的頂棚、椽子,還有從中間斷裂開的柱子。

牛小葉一動不動地躺在那裡,她的背上有一根最大的梁木。

眾人小心翼翼地將梁木拉開。

牛大朋忙將牛小葉抱起來,交到旁邊的一個親戚手裡,自己再彎腰將被牛小葉壓在底下,滿臉是血的「盛思顏」抱了起來。

掀開「盛思顏」臉上圍著的滿是鮮血的圍脖一看,牛大朋不由愣了……

當粥棚倒塌的時候,已經有人迅速將消息報了上去。

正在為官倉放糧的事苦求太后的太子聽說了,忙去太醫坊見盛七爺,緊張地道:「盛國公,您女兒剛被倒塌的粥棚壓在底下,現在生死不明……」

盛七爺一聽就傻了,愣了半天,一撂皮袍子,連滾帶爬地去太后的安和殿嚎哭。

「太后娘娘!太后娘娘!請放臣出宮一趟!臣的女兒危在旦夕,臣當不起她們娘兒倆,不能讓我女兒再受這樣的噩運!」

太后一驚,皺眉道:「怎麼回事?你女兒怎麼啦?」

盛七爺就把太子剛剛對他說的話說了一遍。

「……牛家施粥?你女兒跟去幫忙?」聽說是牛家,太后的眼神閃了閃,臉上神情明顯輕鬆許多:「那可不得了。怎麼粥棚就倒了呢?真是太不小心了。也罷,你去看看吧。皇帝這幾天的情況怎樣?」

盛七爺忙道:「陛下狀況穩定。臣剛調了一味新葯,已經吃了兩天,再吃兩天。應該有大的起色。」

太后眼神又閃了閃,點頭道:「那葯都是你看著熬的吧?」

「臣一手包辦,不假他人之手。」盛七爺忙道,又對太后道:「臣不在的這個時候。請太后看牢陛下,不要讓任何人給他吃藥。」

太后點點頭,沉聲道:「哀家曉得。這一次,哀家一定會派人牢牢看緊了!」

「多謝太后垂憐!」盛七爺說著就要出宮。

「慢著!」太后看著盛七的背影,突然出聲喚道。

「太后娘娘?」盛七轉身,疑惑地看著太后。

太后揚起下頜,膚白如玉,脖頸上更是不見一絲紋路,如同二八佳人般美貌。

盛七忙低下頭,覺得怪怪的。

「……天降大雪。寒冰刺骨。哀家也十分擔憂百姓。如今受傷的又是你的愛女,哀家也蠻喜歡那小姑娘的。今兒就跟你出宮一趟,順便看看體察民情。」太后眼裡精光一閃,堵住了姚女官正要勸諫的言辭。

「姚女官,備駕。」太后淡淡地吩咐道。

姚女官忍了又忍。還是道:「太后娘娘,外面太冷了,您昨兒就有些咳嗽。今天要不要臣女代您出行吧。」

「這怎麼行呢?太子都不辭辛勞在外面操持,哀家幫皇帝管著這天下,怎麼能躲在深宮呢?」太后笑得意味深長:「快去,備駕!」

姚女官不敢再勸。忙出去吩咐。

因太后要得著急,只準備了一頂九曲鳳鑾,扶著太后登了上去。裡面放了一個大大的火盆,給太后取暖。

盛七爺心亂如麻,甩著袖子出了安和殿,跟著太后的鳳鑾一起。迅速往牛家施粥的地方去了。

盛七爺和太后走了之後,太后身邊的大姑姑寧春去夏明帝住的宮裡坐了坐,還給夏明帝拭了額頭上的汗珠。

「這天雖然冷,但是宮裡生的火也太大了。這地下有火龍,兩邊有火牆。四角還一角一個放著大火盆,簡直要把人熏死。把火盆撤了吧,再把火龍和火牆的火降一半。」寧春在夏明帝的宮裡走了一圈,對伺候的宮人吩咐道。

宮人應了,去吩咐燒火的下人。

從夏明帝宮裡出來,寧春披著太后賞的一件薄猞猁皮大氅,慢慢往自己住的地兒里走去。

小宮女裹著跟個粽子一樣跟在寧春身後,吃驚道:「寧春姑姑,您不多穿一件?」

寧春笑道:「不用。我熱得很。剛才在陛下的宮裡出了一身汗,涼風吹吹才好。」說著,駐足在穿山游廊的高處停下來,看著太后的九曲鳳鑾遠去的方向,悠悠地道:「這天啊,真的是要變了。唉,這是何苦呢?一家人弄到現在這地步,希望陛下早些醒過來才好。」

小宮女聽不懂,在後面笑眯眯地道:「寧姑姑,陛下不是快好了嗎?盛國公真是厲害呢,陛下這兩個月比前好了很多。」

寧春苦笑著低下頭,走下穿山游廊。

此時皇宮的大門突然吱呀一聲打開,一聲長號從裡面傳出來。

「太后出巡!百官跪迎!」一把中氣十足的嗓子在皇宮高聳的大門響起來。

門口巡查的御林軍連忙跪了下來。

盔甲和身上佩戴的刀劍的聲音格外悅耳。

太后坐在九曲鳳鑾裡面輕聲道:「平身。」

她身邊的姚女官忙大聲對外面跟著鳳鑾的內侍道:「太后娘娘叫起!」

跟著鳳鑾的內侍便又大聲傳話出去。

宮門口場地上的御林軍才站了起來。

負責拱衛京畿之責的御林軍首領是太后的娘家人文將軍。

太后出巡,他自然是要派御林軍隨駕的。

等太后鑾駕走上皇城大街的時候,後面已經跟了一隊殺氣騰騰的御林軍。

他們很快來到牛家施粥的地界兒。

牛大朋這邊亂紛紛的。

他一邊要把重傷暈迷的牛小葉送去找大夫救治,一邊又發現那「盛思顏」其實不是盛思顏,而是她的丫鬟!

正不知所措的時候,有人又過來報信:「大公子,盛國公來了,說要看他女兒。還有太后娘娘……」

「皇祖母!」太子急匆匆從另一個街區趕過來,迎接太后鑾駕。

「太后娘娘!」鄭素馨也帶著吳家人匆匆趕來。

牛大朋聽得外面聲勢浩大,吃了一驚,忙用把圍脖又圍上海棠暈迷的面龐。低聲道:「太后娘娘那裡知道了嗎?」

「曉得了。大公子莫要擔憂,一切有太后娘娘做主。」跟他接頭的,是一個內侍模樣的人,臉上面白無須,說話聲音尖細,喉結都不明顯。

牛大朋抿了抿唇,忙跟眾人跪迎太后。

太后的九曲鳳鑾停在了牛家倒塌的粥棚前面的空地上。

盛七爺心急如焚,恨不得插上翅膀飛過去,看看自己女兒怎樣了。

太后卻不緊不慢地喚人過來問話。

牛大朋強忍著心頭的焦急,把剛才的事情說了一遍。他沒說那人不是盛思顏。只說兩人都受了傷。

太后點點頭,命人將鳳鑾前面厚重的帘子撂開,對外面的人群曼聲道:「天降大雪,天寒地凍,各位辛苦了。你們有這份心幫朝廷解憂。朝廷自然不會辜負你們。——來人!命京兆尹聯合戶部尚書開倉放糧!這都什麼時候了?還一拖再拖!就說,是哀家的命令,讓他們趕緊造人頭冊,挨家挨戶配備米糧!不得有誤!」

外面的百姓聽了,頓時三呼:「太后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擁護聲不絕於耳,全是誇讚太后娘娘菩薩心腸的聲音。

姚女官聽了,忍不住帶著快意看了鄭素馨和太子一眼。

太后只用了這簡單的一番話。就將鄭素馨和太子這幾天的忙碌襯得黯然無光。

這一下子,開倉放糧成了太后的功績,之前的波折成了下屬官員拖延的結果。

而一直號稱在求太后放糧,但是太后置之不理的太子和鄭素馨可是枉做小人了。

盛七爺根本不想理會這些人打的啞謎,他只心急如焚,想去看看自己女兒怎樣了。

可是太后一直不開口讓他過去。他也不能私自跑開。

太后微笑著看著地上跪著的百姓在那裡歡呼不已。

等大家的聲音都靜了下來,太后才又道:「牛家雖然是商家,但是心懷百姓,確實是難得的品行。傳哀家的懿旨,封牛大朋為六品舍人。牛小葉奮不顧身。救助盛國公嫡長女,著盛國公親為牛小葉救治,以宣懿德!」硬是將這件事說成是牛小葉「奮不顧身」救「盛思顏」,從而給這件事定了調子。

盛七爺一愣,但是太后懿旨,他不能反抗,只好躬身應是,趕緊離了這裡,去看看自己女兒的傷情。

太后吩咐完,也沒有去看受傷的人,就說要看看京城的百姓過得怎樣,命人抬著九曲鳳鑾在京城的大街小巷穿行起來。

九曲鳳鑾的帘子沒有再掀開,但是京城的百姓都知道太后出宮看大家來了,紛紛從家裡走出來跪迎。

這邊牛大朋知道盛七爺醫術通神,也是盛家的唯一嫡系傳人,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