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財富偽造師 第173章 重重屏障

凌晨三時,最後一班到港的航班。

刑偵局鄭克功一行驅車自空勤處直駛而入,接下了剛從舷梯上下來兩位,然後鳴著警報,直奔省廳下屬的特訓處,案情出現急劇逆轉,上一級經偵、公安兩部委專員連夜飛抵濱海。

「辛苦你們了,R7泛濫沒想到從你們這兒打開了缺口。」警監A道,一位五十年許的男子。

另一位也是警監銜,感嘆道著:「長江前浪推後浪啊,聽說你們的專案組長才三十多歲?」

「對,三十四歲,我們省廳特訓處的處長,一直協調各警種偵破濱海轄區的涉外案情。」鄭克功道,兩位上級來人也姓名也沒有透露,他是直接從保密接到了消息的。

「不要驚訝,我們也是為了保密起見,坦白說,我們進度還落在你們後面。」警監A笑道。

「難道……上級也關注這個案子?」鄭克功好奇問。

「R7倒不值得我們下這麼大功夫,不過美鈔就不一樣了,據國際刑警給我們發來的協查電文,一直懷疑走私團伙販售的美鈔來自我們的國境之內,對此,我方一直是持否定態度的……你知道這種事情可能造成的國際影響,部里指示很明確:迅速、乾淨、徹底地打掉他們。」警監B道,話很隱晦,不過決心卻很明確。

這種事誰也不敢小覷,鄭克功使勁地咽咽發乾的喉嚨,來了件讓部里關注的大案,那是件喜憂摻半的事,好了能好到一好百好,差了恐怕就要身名俱毀了。

「林其釗現在在什麼地方?」警監A似乎都等不及了。

「特訓處,一直在協調指揮追蹤,據他昨晚的反映,說有兩台印鈔機,可能……是可能。」鄭克功道,案情的事,他可不敢打馬虎眼了。

「結果呢?」警監B好奇問。

「銀行方面的專家否定了。」鄭克功道。

警監B嗤笑道:「相信專家?專家頂多對錢敏感,對怎麼製作錢可就是外行了,真正到一個精通印刷各個環節的人手裡,其實難度沒有想像中大。」

「這一點林其釗做得就相當好,敢幹,也敢想……後生可畏啊。」警監A道。

「倒也不光是敢想。」鄭克功道。

「您想說什麼?」警監B明顯覺得鄭克功話裡有話。

「是這樣,我們有一位線人親眼見過安陽周邊的膠版印刷機,現在又被嫌疑人帶到新窩點了,正在追蹤。」鄭克功道。

兩位來人稍稍一愣,然後爽朗地一陣大笑,警監A道:「看來本案要花落濱海,非你們莫屬了。」

「我看行,專案組合二為一,就定在他們特訓處吧。」另一位道。

一路急馳,到特訓處,林其釗已經在等候了,敬禮迎接,匆匆回了辦公室,林其釗恭敬地放著還在進行中的審訊,正在王壽和的交待,把整個案情,推向了豁然開朗。

「……據王壽和交待,他和孫永、李應宗曾經在同一紙廠打工,其時年紀最大的李應宗是廠里的技術骨幹,王壽和這個好逸惡勞,沒幹幾天就另謀其他事了,十幾年後,王壽和已經成了一位犯案累累的拐王,他是在天目山當管理員時候,偶遇了去哪裡旅遊的孫永,然後發現孫永開著上百萬的豪車、攜著小女友,很讓他羨慕嫉妒恨,雙方相認以後,孫永看這位舊工友還是臨時工的身份,便給他指了一條發財的路,介紹他認識了戈飛飛,不過這個人品性非常不好,第一單生意,就騙了戈飛飛一把……」

林其釗介紹,現在真有點佩服師傅的耐心,愣是把這些故事的淵源給掰扯的清清楚楚。

王壽和的信譽不良,可智商卻非常高,那些假幣很快讓他嗅到了機會,他也很快想明白了,如果孫永要發財,肯定會從曾經的工友里找人,而最可能找到的,就是其時的技術骨幹李應宗。

「這是個核心人物,無論膠版、還是凹版,都需要一個制鈔的模板,而且調色,沒有幾十年的浸淫達不到這種逼真的水平。」警監A道。

警臨B好奇問著:「那這個騙子,是想改行?找李應宗要電版?」

「不,他更狠一點,想連電版帶印刷設備都要。」林其釗道。

「這不可能啊。」警監A奇怪道。

「對,所以他就想辦法拐走了李應宗的獨生女李倩,而且讓她染毒,隔三差五就發幾張李倩痛不欲生的照片去威脅李應宗,為了達到這一對,他甚至用假鈔去騙了毒販一次,騙回來四公斤毒品,就為了養著李倩。」林其釗道。

「然後,李應宗答應了?這種人不可能接應印刷機械的,懂技術的都躲在幕後。」警監B道。

「折磨了李倩快一年,李應宗終於給他想到辦法了,讓他準備八十萬,孫永的機械給他,然後電版,李應宗無償提供給他……王壽和為了得到這筆錢,又在廬州策划了一次假扮郵政儲蓄詐騙,不過沒有等到交易,他就被廬州警方追到了。」林其釗道。

很可惜,其實警方通知李倩的家屬,就等於已經觸警了,孫永知道、李應宗也肯定知道,之前王壽和在大橋村見過的印刷設備,自然要適時轉移了。

「哦,他們之間有內訌啊……那王壽和知道他們凹版印刷機了?」警監A問。

「對,正因為有新機了,舊的才兌給他……這和部里頒出的假美鈔協查通報時間是吻合的,今天二月份,也正是他們達成初步意向的時候。」林其釗道。

警監B接著道:「也就是說,孫永已經轉行做美鈔,這套R7在他看來,還是落後的?」

「對!」林其釗道。

兩位上級來人,倒吸涼氣,犯罪的升級,遠比偵破的進度要快,如果沒有王壽和這個拐王落網,再任其發展數月,真不知道會亂成什麼樣子。

消化了片刻驚訝,警監A問道:「你們的外圍排查進行到什麼程度了,制鈔不是一個環節,涉及的方方面面很多。」

林其釗不多說了,打開了電腦,桌上雙屏,播放著還未製作完成的案情彙報大橋鎮、安陽市追蹤到的證據,濱海到皖省數市,到豫省數市,以時間軸和嫌疑人出沒,比對案情做出的判斷,以及線人提供的「危化車」排查記錄,足足看了十幾分鐘,兩位上級來人才悠悠地舒了一口氣,滿臉失望之色。

「對不起,我們的工作還不到位,昨晚差點把線人追蹤也丟了。」林其釗道,鄭克功也補充了一句:「以我們一市的警力,偵破本案還是有相當大難度的,這離不開兄弟單位的支持。」

「不不,已經非常好了,非常令人感嘆……明早經偵辦案組人員就到濱海了,我先前擔心你們和他們不搭調,現在看來,是我多慮了。」警監A讚歎了句。

這句聽得林其釗心裡喀噔了一下,這個時候上一級部門直接插入,那會讓不眠不休在這裡已經奮戰數周的警員們暗生嫌隙的。

「別誤會……來人級別可能都比你高,不過他們全部得聽你指揮,因為……你才是最接近超級美鈔的人,那台凹版印刷機我們只是得到了一個不太詳盡的線索,而你,已經快見到它了。」警監B道,向林其釗豎了豎大拇指。

成就感和責任感同樣巨大,林其釗惶然間,都忘了敬禮致謝了,鄭克功剛要提醒,林其釗突來一句:「但是,還有一個問題?」

「經費、警力、武器都不是問題。」警監A笑道。

「不是這些問題,而是線人失蹤,我們的後續部隊沒有及時跟進,失去這個路標,我們無法確定印刷機的準確位置。」林其釗道。

這是一個最棘手的問題,不管你多少警力,放到人民群眾的汪洋里也是不起眼的水滴,沒有準確的目標,一切都是空談。

兩位上級來人沉吟了片刻,A道:「以你們現在的條件,可以布網了,不惜一切代價,和線人建立聯繫。」

B道:「做好最壞的打算,如果失聯,把搜查的區域縮小到最小範圍,寧願我們的人多吃苦,也不能再讓這些偽鈔流毒在社會上。」

林其釗、鄭克功相視一眼,然後挺胸,向兩位上級來人敬禮,鏗鏘一聲:

「是!」

……

……

凌晨五時,在監視鏡里,看到了燈亮,看到了一個孤獨的身影,稍頃天亮,那個身影出現在一樹綠葉籠罩的小院子里,在慢悠悠地打著太極。

喀嚓,他的影像定格了,有監視的警員用電子筆標識:李應宗,男,63歲,三水鎮李鄉村人。

郭偉和樊賽麗出現在監視四人一組中,地方警力一共出動了四十餘人,自李應宗散出來的各條社會關係線都在查了。

「沒想到啊,一夜之間的變化這麼大?」郭偉笑道。

樊賽麗擰著監視鏡頭回著:「還是遺漏的線索,我們甚至懷疑過泄密,真沒想到的,打開問題的結就是李倩身上,我們一通知家屬,基本等於泄密了。」

通知家屬,大橋鎮的偽鈔點自然轉移,逮住了王壽和這個禍害,等於替李應宗去掉心腹大患了,當然,假設他涉案的話。

這一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