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瘋子的盛筵 第20章 逼上絕路

千里之外,濱海。

市公安局信息處理中心,臨近下班的時分,綜合值班台的自動接收傳真機嘀嘀響著,一封帶著外事處協查回執的傳真件,慢慢地噴吐而出。

接機員按部就班處理,拿著傳真匆匆奔向信息中心主任的辦公室,省廳外事處的回執,多是涉及跨國案件的信息,有專門的處理渠道,主任看到的卻是一個留學生的履歷,他隨即簽發:交402專案組處理。

在濱海這個龐大的城市,各警種每年組織的各類專案組有多少誰也說不清楚,但在信息中心的備案可以查到,接機員發出信息,不多久,他意外地看到了一位沒來過的帥哥拿傳真件了。

他簽的名字是:郭偉。接機員隨口問這裡的同事關毅青,那帥哥隨口說著,當然認識,在同一個專案組,說到此處,他掃了一眼傳真件,卻是連下文也沒了,使上傳真件匆匆跑了。

奇怪了,一個普通留學生的履歷而已,至於這麼驚訝嗎?濱海那年不得幾十萬這樣的人?

這位奔走的郭偉,就是心理醫生馮長翔見過的那位,他收到的是陝北省廳的協查通知,按著線索往下查,沒想到查到了一個富二代被親爹整治的故事,他是按要求查境外記錄的,卻沒有料到,查出了讓他驚訝的東西。

「嗨,毅青……毅青……」

「咦,郭偉,你怎麼來了?」

「報個裝備表,正好接到組裡通知讓拿封傳真,就是咱們倆一起去查的那位木林深的。」

「哇,這傢伙不會在國外有案底吧?」

「比案底還讓你驚訝。」

「上車。」

門口碰到了關毅青,這位市局信息中心的警花,這段時間正借調在402專案組掛職,嚴格說起了,陝省的案子和402專案組是橫向聯繫的,她拿到了郭偉手裡的傳真,坐在駕駛的位置,掃了一眼,一下子被吸引住了。

「有意思吧?」郭偉笑著問。

「哦,我明白了,木林深給他爸拿回來的林肯大學的野雞文憑,是故意氣他爸的……其實他在美國,是在俄克拉何馬州,塔爾薩大學攻讀心理學。」關毅青恍然大悟,能查到的這種履歷假不了,而那種野雞大學的文憑,估計是花錢,人根本沒去。但是問題依然存在,她好奇地問:「沒畢業?這坑爹孩子,怎麼學什麼都半截啊。原因呢?」

「這個查不到,唯一能查到的是,去年年底回國,簽證還沒有到期。」郭偉道。

關毅青拿著幾頁傳真件,很納悶了,富人世界她無從看懂,不過過得這麼任性,實在讓人不能理解啊,她道著:「那你激動什麼?這半截文憑,和野雞大學的,有什麼差別,他還學過藝術呢,不也半途荒廢了。」

「看這個簽名。」郭偉指著道。

「Todd Lamb?蘭博,像第一滴血里的那個名字?」

「什麼呀,Todd Lamb教授,任過全美律師協會理事,司法與犯罪心理學研究的權威,我在警官大學時候,導師給我列出的書單里,就有他的專著,叫《變態動機》。」

關毅青愣了下,咬了下嘴唇,像是可笑地道著:「你一學經偵的,看《變態動機》幹什麼?」

「那也屬於社會心理學的一種啊……別看我,你看他的專業?」郭偉道。

「你考我啊?我的英語早還給大學老師了。」關毅青指著一堆英文簡歷,笑著道。

「Abnormal Psychology……譯出來是:變態心理學,他是該專業成立二十一年,唯一的一位華裔學生,看第二頁,變態心理學一項專業評分是優。」郭偉驚訝地道。

「還有學變態的?我以為只有刑偵上那些人才學這個。這是幹什麼的?」關毅青道。

「主要是研究人的心理與行為的異常,包括認知活動、情感活動、動機和意志行為活動、智力和人格特徵等方面的異常表現。你指的刑事偵查是其中一個領域,更多的應用在精神類疾病治療……你不知道吧,FBI的入學測試,就有一項變態心理測試,一個深諳變態心理的考官,可從你的經歷、行為、表現、語言等等方面,測試出你有沒有任何與職業、道德、法律相悖的心理傾向……」郭偉侃侃而談。

「得得,你說我也不懂,給他們傳過去吧……哎,對了郭偉,陝省那邊怎麼對這個木林深這麼上心?」關毅青好奇地問,擰著車鑰匙打著了火準備走。

「根據脫逃另外一位的身份,那位打擊傳銷名單上的人,盧鴻博,他們是一起出逃的,所以我判斷啊,陝省應該是準備物色一位線人,這封傳真過去,恐怕他就是最好的選擇了。」郭偉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這個半拉子心理學未畢業的,肯定是最好的一塊頑石。

「耶,這個富二代要倒霉了啊,呵呵。」

關毅青笑了笑道,以常理度之,被警察物色上的人,恐怕就是這個結果,以經驗判斷,不管誰被物色,都不會有好結果。

車駛出了公安局大院,兩人去向,在設在經偵局的專案組,這條剛剛收到的線索,在半小時後,傳到了陝省公安的一部終端上……

……

……

此時的小木無從知道,他被另一個組織也盯上了,除了他不知道的身後,還有眼前的這些人。

禮泉一行結束,直奔,南位鎮,南位結束,直奔西吳,當夜在戶縣入住,第二天又馬不停蹄奔向秦渡、雲揚,看著天色接近黃昏,今天恐怕要住在三原縣。因為一路表現相當乖巧的原因,此行的路線,大嘴已經告訴他了。

從選址上講,小木不得不佩服這個傳銷策劃的心思,基層組織全部建立在縣、鎮一級,小組織十人八人,大組織三二十人,如果從地圖上看,儼然一副農村包圍城市的態勢,看來組織者是相當深諳基層組織的發展原則,全部選擇在警力薄弱、管理鬆懈的地帶。

從組織上講,小木更欽佩這些人的手段,來自五湖四海的人聚成一個所謂的「大家庭」,在磨合成一家,而且男女不相犯,真不容易做到,他隨同盧教授在戶縣訪問過一個大型組織,那管理是相當好的,牙刷臉盆整齊劃一,床鋪是軍事化管理,租住的一幢三層樓乾乾淨淨,處處貼著標語。那些臉上洋溢著幸福表情的成員,真不像被騙進來的。

睡得條件不好,不會,牆上標語寫著:今天睡地板,明天當老闆。

吃得不好?也不會。他們會挺著胸脯說:怕苦怕累,一輩受罪。不怕苦累,非富即貴。

生活枯燥?更不會,他們會輪流出來講個笑話,或者來段唱歌朗誦什麼的,那絕對是一個溫暖集體的氛圍。

相比於傳說中的「魔窟」,你參觀過後絕對是一個顛覆,不過小木清楚,這種情況可能被魔窟更嚴重,因為一個人被動的作出錯誤行為,和主動作出不是一個概念,而這些人,根本不存在半點被動的跡像。

路程走了一半他才得知原委,這些都是已經洗腦完成的,就等著最後刺激一下子,完成申購而已,注意,申購是完全自願的,這裡沒有偷,沒有搶,都是心甘情願掏錢申購。

沒錢?

那不是問題,帶頭的小經理會告訴你如何去朝家裡要錢?剛畢業的學生呢,就說找到工作了,要安家。生意人呢,就說找到生意了,要點周轉金。實在不行就說自己大病一場,住在醫院呢……反正總有辦法教你,從父母家人和親戚朋友那兒借出來。

怕上當?

哎喲,瞧你土包子的,三兩千不夠民工一個月工資,吃啥虧,上啥當啊?你在這兒住多少天了?大家都是AA,管理這麼規範,要騙你早騙你了……這都不是我收錢,只有公司的大經理才能收錢,每月都給不同級別的經理髮工資,能在乎你那點小錢?

怕發展不到了下線掙不著錢?

那更沒關係了,我教你,跟我學,同學、同事、同鄉、同齡、同堂,「五大同」裡面總有你找的人,你剛起步,當然從熟悉的人里找幫手啊,親幫親、友幫友的,不找他們找誰啊?你算算,找夠三個人加入,他們再隨便發展幾個人,你可就回本盈利了……咱們公司可有六個月就賺到月薪十一萬多的。

這些東西真的不神秘,不過要輔之以不斷的心理暗示以及目標性很強的活動,那就可怕了。

小木有幸參看了何玉貴老闆給他的內部教材,標準的七天洗腦法,會從入行第一天消除恐懼感開始,慢慢讓你找到平衡、給你解釋不犯法、再讓你感覺到新鮮感和歸宿感、當你不反對溶入這個組織的時候,那就是你淪陷的開始了。

就像溫水煮青蛙,循序漸進、環環相扣地進行誘導。你恐懼,就讓你感動家庭般的溫暖;你不平衡,就讓你看到比你更優秀的人加入;你抗拒,就讓你體會到集體的對個人的威脅,他們在利用著人性的趨利避害以及希望致富的心態,用封閉的環境,順理成章地製造著一個又一個傳銷瘋子。

小木欠了欠身,把何玉貴老闆的平板關掉了,這是他學過的心理學最簡單的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