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財福齊天 第411章 村長客串發明家

地球的另一面,幾個電力研究機構的各國專家,聞訊業內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企業,竟然公然發布,要提高現有電材效率的革新?

簡直不知道什麼叫夜郎自大了,對嗎……

「不要理會他們,中國人就喜歡自大吹牛皮,電力材料早就被無數人和機構給研究遍了,就算上帝再生也不會搞出提升現有效率值十分之一的材料,就算有新的配值,可是能產業化嗎,能有市場價值嗎,也許又是哪個中國的大學教授要弄職稱,瞎搞什麼論文,找上了那家笨蛋式的工廠,就等著看笑話吧!」類似的評語就像雪片,沒誰看到在基礎科學、應用材料研究上面本來就沒多少建樹的中國同行。

「推出我們的最新一代研發產品,繼續打壓中國市場的建材,免得他們那些假冒偽劣的東西再來和我們爭,中國人,就是一群高仿山寨貨而已,另外,警告那些中國的合作方,要是敢和新的研發機構合作生產,那麼我們就永遠斷掉他們的授權!」大洋彼岸邊,手握七十餘個專項電纜技術的昂克電力研究所的主任哈登拿著手裡的消息,輕蔑的扔到了桌子上面。

申請國家、國際專利的過程很繁瑣,實用新型的專利要12個月左右才能夠申請下來,不過趙志強根本不在乎這個產品提前生產出來泄漏出去配方和製造方法,因為就算他們拿到,分離解析找到了配方比,可是那個火行陣法控制器,卻是絕不會有第二個人能夠製造出來的,就算另外一個陣法師弄到那個東西,也不會破解自己的獨家設計,就算破開了,因為有破壞陣法可以自爆,也不會得到任何有價值的信息。

寧勇軍、石明等人儘管擔心,可是看到趙志強遞過來的神秘石盤,上面符紋遍布,根本看不懂是什麼,也就略為放心,材料是現成的,添加劑用量很少,煉一爐合金水出來並不需要太多,試生產上午安排過後,下午就生產出來萬眾期待的產品!

這一爐出的是祼線,暗金錢的一條條的金屬線從擠出機過繞線機,一捆捆的卷到成纜機上之後,結盤而出,旁邊觀摩的人為之意動起來!

「這個,真的有你們說的那種小電阻、高輸電率,可以比現有同型材料節省十分之一度電的導線?」

姜建國接到趙志強的電話,當時有些不信,不過,好像這個小子從來不說假話,更是從來沒親自給自己打過電話,所以略一判斷,臨時推掉了兩個活動,帶上和工業、特別是冶金電纜等相關部門的頭頭前來觀摩,出門的時候,又遇到了外出歸來的孫蘭書記,她也對這個產品大感興趣,一起到了。

趙志強親自監控著原材的煉製,特別是普通爐火里陣盤是不是正常工作,直到金水流出,在成模機中冷卻成一條條的導線,這才放下心來,雖然略有差池,不過試生產絕對是成功了。就品質而言雖然低天火煉成的金線差幾個檔次,可是從現代材料學來說,根本看不出區別。這東西又不用來通靈息,只要保證內部金屬電子通過速度比原來快十分之一就成了……

姜建國、孫蘭兩位大領導,只憑肉眼當然也看不出什麼來,旁邊寧勇軍面紅耳赤的把隨機取出的十段導線樣品,架到了電阻測量儀上。同樣也有一段普通的銅鋁合金導線在另一端的機器上。

給外行看熱鬧,最簡單的對比,是最能夠信服人的方法。實驗很簡單,兩邊電極一接,一按開關,兩塊一樣的電阻錶盤立即跳動到了相應的值上。

心驚肉跳的寧所長連忙去讀數,雖然大夥都能夠看出擺針的幅度是不一樣的,一個比另一個略小了十分之一左右,他還是高興的跳了起來!

「孫書記、姜省長,我們所新研製的電線材料,進行產業化試煉,同等規格下,新材料配值的電阻比原配值電阻小了0.1歐姆,如果換算到高壓輸電線上的話,每一千米新電線要比舊電線省下一度電的消耗,如果換算到工業生產上面,換成新材料的日消耗電能1000千瓦時的工廠會節省100千瓦時,如果用到日常生活用電器方面,在節約電耗的同時,還能提高安全,因為我們的新材料電流通過同等安倍之下產生的熱能只有原來的五分之一!因為我們添加了碳進去,產生熱量更低!」

寧勇軍早就打好了腹稿而且是經得起檢驗貨真價實的彙報,本來他是想請趙主任說的,可是趙主任根本不理會這個……

其實,是真不太懂那些歐姆、安倍之類的,連高中都沒上全,又沒有信息倒灌,能懂的就是看那個表,真的減了十分之一就成了!

同來的,除了姜建國,還有臨時起意的孫蘭書記,以及真的來審驗的主管工業的陶副省長、冶金局的局長及工作人員,一個一個的湊過去觀察。

沒錯,兩者相差錯位不多,卻貨真價實的差了一塊兒!

孫蘭拿著手邊的導線問道:「如果這個革新發明能夠推廣開去,我們遼省會有多少企業、多少工人受益,年增產值會有多少,當然,我知道,新產品推廣會有個過程。」

姜建國卻已經看了半天的導線了,只是一直沒發現那個打電話找自己來看好東西的小傢伙在哪裡,聽到書記發問,這才收回準備質問趙志強的心思,這事兒對他來說顯得太過於詭異多端,那小子明明是個村長,就算有極精明的商業頭腦,能夠把霍家的人忽悠到村子裡,能夠把十幾個大企業弄進村,能夠在國外忽悠得人家州議員找不到北,可是就發明創造來說,應該不會還有這個天分吧,來到這個工廠,上下都說是趙志強發明的……趙主任什麼時候會搞科學發明了?因為女兒的關係,對趙志強的了解姜建國還多了一層更深層的期望,不過,今天這個期望,明顯是他意料之外的。

姜建國點點頭,微笑著看向工業局的來人問道:「孫書記想要知道的是,我們支持這個革新項目的話,能夠創造多少產值。」

「啊,這個影響是無法估量的,剛才寧所長提出的數據,概略一算其實很直接,那就是普及新材料之後,會節約電能十分之一用量,以去年全行業用電量101億千瓦時計,將會節省10億千瓦時出來,相當於全省一個月的全社會用電量,節省資金在六十億左右,而如果我們支持推廣這類新型電材,我省有十一家冶煉原料廠和王氏,哦不對,是輝煌公司就是原老國企沈城電纜廠一樣可以經技術改造後投產,四十七家不同類型的電纜廠都能上馬新項目的話,年可生產各型輸電電纜如高壓電纜、電力電纜、控制電纜、布電線、鋁絞線、鋼芯鋁絞線、架空絕緣電纜、計算機電纜、電氣設備電纜,如果這些產品都可以改造升級的話,那麼我們在產業升級方面將突然跨到了世界先進行列,如果全國都可以下這盤棋的話,那麼全世界的電纜生意可能就像大眾汽車佔有中國市場的份額一樣,達到全球佔用量的半壁江山,當然,要是通過改進,由現在的十分之一增加到五分之一,那可能就是全世界都得要我們的產品了!如此推算下來,上下游所有企業包括銅材鋁材及各種絕緣體材料等方面都將受益,我省全部電力企業都將受益,直接產值,按現有工廠百分之八十全勤率計,將會達到一千億元左右,這個還不包括附帶品的相關企業創造的產值。」

好啰嗦的一番解釋……

趙志強從控制室那邊兒出來,聽到這位局長口若懸河一般的心算,為之折服——其實,在場的人都懂得,一些數據的理論推算罷了,可這傢伙把孫書記說的頻頻點頭,面然潮紅,顯然是被他一串串的數字說動了!

趙志強略略一掃,心意即通。

咦?

這位雍容大度的女書記正在想著是不是給輝煌以更多的支持,以期實現剛才那位局長彙報的成果,遼省是東三省重工業的龍頭,也是振興老工業的重地,電力相關企業產業比重很大,可是現在卻又是飽合過盛,是不是要扶持?

姜建國一直在思考著產品是否能夠推向國際,現在可以在國內佔一席之地搶別人的份額是可能的,畢竟優異性是有了,可是還不具有非它不可的屬性!

趙志強也在改變著主意。分十次拿出最終產品是很能夠掐人家的脖子,可是現在面臨著專利一年才能批下來,太耽誤時間不說,顯然兩位省里的大領導都有要全力相處的意思——那麼靠專利授權,那就不可引入政府扶持,收入各冶煉、電纜廠的股份,搞成省級同行業生產聯合體賺錢來的快了,等一年後專利批下來,再賺那份錢也不遲不是,而且那是第二次改進也可以推出來了,這樣,由原來的十次改良,縮短為三次改良,以十分之一改成七分之一,四分之一和最終的二分之一倍率,相當七分之一的提高,一定會促成政府的全力支持!

趙志強正想著如何得到更多支持,姜建國看到了他。

「趙志強,聽說這個產品革新發明,是你帶頭搞出來的?呵呵,怎麼,村長現在也客串起發明家啦?」

姜建國呵呵笑著,輕輕拍了拍走神的趙志強的腦袋,雖然表情沒什麼,可是旁邊的陶副省長等人看得卻是另外的一種信號,只是他們想不明白,一個小村長怎麼會得到省長大人的特別青睞呢,當然如果這個產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