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篇 宗法禮儀 萬靈之長——龍

龍是一種神話傳說中非常神奇的動物,它可上天入地,噴火吐水。三國演義中曹操青梅煮酒論英雄,曾經論及到龍,很能說明我們的古人對於龍是多麼的崇拜。

「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雲吐霧,小則隱介藏形;升則飛騰於宇宙之間,隱則潛伏于波濤之內。」……

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徵。數千年來,龍的影響延伸到中國文化的多個領域,深深融入中國人的生活之中。

究其本源,「龍」是起源於上古的圖騰文化。

從原始時代開始,人類便以某種動物、植物為對象,或是單一或是組合的方式,視為圖騰。他所代表的是種族的象徵,可給予人類力量、勇氣和技能,也由此產生了種種的圖騰文化。

圖騰文化簡單的說就是由圖騰觀念衍生出的各種文化現象,其核心便是圖騰的觀念。中國最早以「龍」的圖騰來顯示的是皇帝,當時人們將龍視為雷雨之神,掌控著雨水的供應,人民對它敬畏有加。

歷代各朝的皇室,不管是在建築、服飾、器物等方面,都是以「龍」為標記,只要是皇帝的,皆冠以「龍」字。封建時代已經離我們遠去了,現代人則以「龍的傳人」自居,把龍視為中華民族的象徵。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