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衣食住行 劇場原是大茶館

清代時,飽食終日的貴族子弟經常泡在北京大街小巷的茶館裡消磨時光,而北洋政府和民國時期,各式茶館又成了官僚政客、有閑階層經常出沒的場所。

北京的茶館中大多供應香片花茶,兼售紅綠茶。茶具則多為古蓋碗茶。館中備有象棋、謎語等供人消遣。舊京的茶館有各種類型,常見的有:大茶館、清茶館、書茶館、野茶館和戲茶館等。

大茶館:舊北京的大茶館門面開闊,前堂後院,內部陳設考究,有的茶館前還有空地,在空地上也置茶桌供茶客品茗、下棋、聊天。作家老舍筆下的《茶館》,即是描寫的此等茶館。

清茶館:清茶館以賣茶為主,專供生意人、手藝人集會談生意、行情,互通信息及市民百姓進行民間互助儲蓄「抓會」、「搖會」的喝茶場所。

書茶館:書茶館一般文化氣息較濃厚。每日兩場評書開講,書前賣茶,併兼售茶點、瓜子佐茶,開書後即不賣茶。

野茶館:鄉村野外,泥坯土房,蘆葦屋頂,上砌桌凳,砂包茶壺,黃沙茶碗。所沏茶色黑味苦,而飲茶環境則清雅幽靜,富田園野趣,空氣也清新自然。去野茶館品茗,當然獨富一份自然天成的情趣。

戲茶館:戲茶館是設有專門的戲台,讓茶客喝茶。看戲帶小吃的茶館。

過去彈唱、相聲、大鼓、評書等等曲藝大多在茶館演出,戲劇演出,最初也在茶館。茶館就是各種戲劇演出的劇場,又都兼營賣茶。在明、清時,凡是營業性的戲劇演出場所,一般統稱之為「茶園」或「茶樓」。因為戲曲演員演出的收入,早先是由茶館支付的。換句話說,早期的戲院或劇場,其收入是以賣茶為主;只收茶錢,不賣戲票,演戲是為娛樂茶客和吸引茶客服務的。

現在的專業劇場,是辛亥革命前後才出現的,在這之前名之為「戲園」、「戲館」。這「園」字和「館」字,就出自茶園和茶館。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