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文學歌舞 天下誰人不識君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這是一首送別詩,作者高適是唐代詩人,字達夫,一字仲武。而送別的對象則是著名的琴師董庭蘭。董庭蘭大約生於公元695年,死於765年,是盛唐開元、天寶時期的著名琴師,隴西人。

董庭蘭早年曾跟從鳳州(今陝西境內)的參軍陳懷古學習當時流行的「沈家聲、祝家聲」,並把其擅長的《胡笳》整理為琴譜,但是,董庭蘭後來的聲望大大超過了沈祝兩家。

董庭蘭在唐代享有很高的聲譽,當時眾多的詩人都與他有交往,並在詩中描寫了他的琴藝,最為著名的就是李頎的《聽董大彈胡笳聲》,詩中對他的出色琴技進行了詳盡生動的描述。董庭蘭編寫的譜集,由當時的善贊大夫李翱為之作序。

盛唐時盛行胡樂,能欣賞七弦琴這類古樂的人不多,董庭蘭就是其中之一。崔珏有詩道:「七條弦上五音寒,此藝知音自古難。惟有河南房次律,始終憐得董庭蘭。」

董庭蘭一生清貧,高適曾在詩中說他:「丈夫貧賤應未足,今日相逢無酒錢。」薛易簡也說:「庭蘭不事王侯,散發林壑者六十載。」在他六十歲以前,幾乎都是在其家鄉隴西山村中度過的。

寫這首詩的時候高適也很不得志,到處浪遊,常處於貧困的境遇之中。但在這首送別詩中,高適卻以開朗的胸襟,豪邁的語調把臨別贈言說得激昂慷慨,鼓舞人心,從而使這首詩成為千古絕唱。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