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儒史佛道 學究天人的太史公

《史記》是一部貫穿古今的通史,從傳說中的黃帝開始,一直寫到漢武帝元狩元年,敘述了我國三千年左右的歷史。全書有本紀十二篇,表十篇,書八篇,世家三十篇,列傳七十篇,共一百三十篇。由於取材廣泛,修史態度嚴肅認真,《史記》記事詳實,內容豐富,是我國第一部正史,成為二十四史之首,被稱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史記》最初沒有固定的書名,或稱「太史公書」,或稱「太史公記」,有的時候也稱「太史公」。本來,「史記」是古代史書的通稱,直到三國年間,「史記」才由通稱逐漸具有了「太史公書」的專名。

《史記》的作者司馬遷,字子長。生於漢景帝中元五年,大約卒於漢武帝征和三年左右。

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就是漢朝的「太史令」,負責管理皇家圖書和收集史料,研究天文曆法。司馬談早就打算編寫一部通史,但是,他的願望沒有實現就死去了。他在臨死的時侯,囑咐司馬遷一定要完成他未竟的事業。司馬遷一生,都在為這個目標努力奮鬥。

從小時起,司馬遷就很刻苦,他十歲開始學習當時的古文,後來跟大學者董仲舒、孔安國學過《公羊春秋》、《古文尚書》。在漢武帝元朔三年,司馬遷二十歲的時候,他漫遊了祖國的名山大川,到處考察古迹,採集傳說。在遊歷中,司馬遷開闊了亟螅齔ち酥叮罄幢嘈礎妒芳恰?作了很好的準備。

在司馬談死後,司馬遷承襲父職,做了太史令,這使他有條件看到大量的圖書文獻和國家檔案,這對編寫《史記》是一個不可缺少的條件。在漢武帝太初元年,司馬遷開始編寫《史記》。

漢武帝天漢二年,大將李陵率兵隨李廣利出兵匈奴,結果兵敗投降。司馬遷說,李陵投降,是因為寡不敵眾,又沒有救兵,責任不全在李陵身上。結果專橫的漢武帝認為司馬遷這麼說是有意替李陵開脫,貶責漢武帝的大舅子李廣利。於是,把司馬遷投進監獄,處以宮刑——割掉生殖器。

司馬遷懷著深切的恥辱感和肉體的傷痛,更加發奮地寫作《史記》。大約在征和二年,《史記》問世了。可是,可悲的是,在司馬遷死後的許多年後,他的外孫楊惲才把這部五十二萬多字的不朽名著公諸於世。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