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揚眉箭出鞘 第653章 奪宮

毅親王遲遲不能下奪宮的決心,原因之一就是不想背下弒兄殺弟、骨肉相殘的罵名。——這樣一來,他的名頭可是要在史書上「遺臭萬年」了……

杜恆霜主動說要幫他解決太子,確實是幫了他一個大忙。

毅親王深吸一口氣,道:「太子如此倒行逆施、迫不及待,我們除了奮起反擊,已經沒有別的路可以走了。但是要我和太子兄弟相殘,實在是不忍心。雖然傾天大禍迫在眉睫,我還是想先等一等,等東宮先發難,然後我們就可以『清君側』的名義討伐他,這樣不是更為穩妥?」

杜恆霜不由得腹誹道:你可以等,可是我不能等。七日之後,我和士及性命都不保,還有我們的孩子……

杜恆霜不以為然地搖頭,肅然道:「王爺是掌兵之人,怎地變得這樣婆婆媽媽?當斷不斷,反受其亂的道理都忘了?要說世人誰不惜命,但是天策府眾將吃著朝堂的俸祿,卻誓死追隨王爺。還有士及,為了王爺的清譽,不惜自污入獄,被太子看破,雖九死而不悔!王爺得這麼多大將追隨,就是天將授大任於王爺。現在太子已經容不下王爺,傾天之禍近在眼前,王爺還有什麼猶豫得呢?」

毅親王目光晦澀,背著手在書房裡走來走去,似乎很難下最後的決心。

杜恆霜又勸道:「王爺待太子如手足,太子卻待王爺如寇讎。王爺如果心意不定,怎麼能讓眾將追隨?再猶豫下去,連天策府都將被太子瓦解,到時候,良禽擇木而棲,眾將離王爺而去的時候,王爺縱然想成大事都不能了!」

毅親王聽了很是感慨,嘆息道:「這件事沒有你說得這麼容易。這一次我們的敵人,不僅有太子和齊王,還有我父皇。只要我們在長安城內起事,就是父皇的敵人,也是朝堂的敵人。在世人眼中,我就是骨肉相殘的千古罪人。所以我才想著等太子越發倒行逆施的時候,我們再奮起討伐,這樣才能既佔大義和孝道,又能全臣子的忠孝之義。」說來說去,還是卻不過他的心結面子……

杜恆霜聽了只想駭笑。——都到了兵戎相見的地步了,毅親王還想既要面子,又得實惠,各種便宜都佔了,可見得生在帝王家,就跟平常人大不一樣了。

但是她也不能一走了之。對於她的計畫來說,說服毅親王提前起事,才是最重要的一環。

杜恆霜急道:「王爺在戰場上殺伐決斷,何等英武?如今怎麼反到糊塗起來?——再說,王爺今日被逼,無奈要先發制人,正是為了大仁大義。王爺身在帝王家,應當身系的是天下百姓。對於天下百姓來說,王爺做皇帝,比太子那個倒行逆施的賤人要好的多!只要王爺以後能成一代聖主,又何懼今日人言呢?再則,成大事者,不拘小節。王爺今日卻反倒婆婆媽媽起來,真是讓恆霜失望透頂!」

杜恆霜不顧一切,將她對毅親王的不滿說了出來。

從昨日毅親王在宮裡一言不發,任由蕭士及為他開脫開始,她就對毅親王很是不滿了。

只是她和蕭士及都是身在屋檐下,不得不低頭。——要救蕭士及出來,還是要求毅親王出手……

她有把握來說服毅親王,就是因為這件事,毅親王其實是最大的得益者。

成了,他就是帝王之身。

不成的話,反正他們都是個死。

區別只是坐以待斃,還是臨死反撲而已……

毅親王沉吟良久,終於下定決心,道:「這件事確實是很倉促,不過像你說的,打的就是對方的措手不及。如果讓對方準備充分,我們更沒有勝算。——這樣吧,你先回去。今日子時,你等我的消息。」然後又問她:「你要如何對付太子和崔良娣?這兩人肯定有高手隨身護佑。」

杜恆霜終於鬆了一口氣,連帕子都忘了掏出來,徑直用袖子抹了一把額頭的汗,道:「王爺,您把他們護身的高手解決就行了,我自有我的道理。這個骨肉相殘的罪名,我是不會讓王爺擔的。但是您別讓我們等太久。七日之後,士及……」

毅親王鄭重點頭,道:「你放心。這件事要麼不做,要做,咱們就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將宮城迅速拿下才好。」頓了頓,又道:「就算不成,我也會保證把士及從天牢放出來。到時候,你們一家就只有隱姓埋名,逃出長安城了。」這是在向杜恆霜保證,就算他大事不成,也要把蕭士及救出來。

他也看得很清楚,杜恆霜來慫恿他起事,就是為了救蕭士及而已。

但是不管怎樣,他承她的情。

他被太子壓著打,真是壓得太久了。

準確地說,自從太子跟崔真真大婚之後,他就發現太子的實力猛增,將他的部署一步步暗中剪滅,將他的信心也一步步摧毀。——直到昨天,太子圖窮匕現。他若退讓,對方一刀就會刺過來!

反正是個死,太子容不下他,他也容不下太子……

送走杜恆霜之後,毅親王迅速召集天策府眾將議事。

「……時機有變,我們要提前動手。」毅親王對他的心腹將領說道。

這裡坐的人,都是跟他出生入死,在戰場上打出來的人。

很多人本來就是一路反王,被他打敗之後,歸順於他。

大齊初立之時,因他軍功最盛,父皇曾經說要立他為太子。他傻乎乎地依著「常例」,想先「推辭」三次,然後再接受這個太子之位。——因為他雖然功勞最大,但是並非嫡長。上頭還有一個嫡親大哥。

結果父皇不知道是有意還是無意,他一「推辭」,父皇就立刻將太子封給了大哥,給他連個親王都沒有封,只封了郡王。

直接一悶棍,打得他幾乎內傷吐血……

到了今天,也是時候拿回來本就屬於他的東西。

這些將領們就算是拿著父皇的俸祿,也知道大哥才是名正言順的太子,卻還是願意站在他這邊支持他,蕭士及更是不惜用性命來保全他的清譽,這些人為他做了這麼多,他怎麼可能為了後世虛無縹緲的名聲就讓這些人灰心失望,放棄那樣至高無上的位置!

這些將領早就等著毅親王這句話。

一聽就激動地給毅親王籌划起來:「太子的部將臣屬大部分尚在城外集結,而且太子的軍士沒有厲害的大將統領,威力就小了大半。只要我們速戰速決,長安城外的護軍還來不及進城,就大局已定了!只是,長安城內安國公的城防軍卻有些棘手。」

毅親王凝神說道:「長安城內的城防軍不會進內宮城,這你們放心。」安子常本已暗中投靠了毅親王,到時候只要派他去天牢,用蕭士及拖住他就可以了。只要安子常不抽風,對內宮的事情置之不理就行了。

一個將領很是不安,道:「安國公的城防軍雖說進不了內城,但是內廷三省、六部九寺十二衛所,都在他掌握之中。到時候就算我們在內宮成事,沒有中書、門下、尚書三省配合,新的政令如何能頒布天下?王爺必當三思啊!不然的話,就算誅了太子和齊王,也坐不穩長安!」更何況安子常這人惡名在外,以前就殺過皇帝的……

毅親王搖搖頭:「就因為安國公曾經弒君,所以這一次,他一定不會再越雷池。再說,如果他有反意,我自然有對付他的法子。這你們就不用擔心了。——我們最重要的,是控制北面的承天門。只要控制了承天門,就控制了宮城裡面的一萬八千禁軍,這些人是忠於父皇的,是我們動手的唯一心腹大患。」

而承天門的門將,早就是他的人了。

可以說為了這一天,他已經準備良久,並不是倉促起事。他等待的,也只是一個契機而已。

聽毅親王說了所有的布置安排,天策府的將領們個個喜形於色。

富貴險中求。毅親王只要做了皇帝,他們這些人就是功勞最大的從龍之臣。

毅親王布置完畢,舉起酒杯,道:「今夜子時,成敗在此一舉!義之不才,得眾將青眼,當與眾將並肩對敵。一戰之後,若大事能成,義之當為眾將繪像凌煙閣,為我大齊功臣,享後世香火!」

眾將轟然舉杯,跟毅親王共飲一場。

喝完誓師酒,眾將都下去忙碌。

毅親王府立刻戒備森嚴,不許任何人走動。

毅親王的親兵不僅把持前院的門禁,就連內院的門禁都把持了。

毅親王布置好兵力,徑直來到內院毅親王妃的正院,對她道:「把承乾先送出去。咱們以前準備的那些替身孩子,可要派上用場了。」承乾是他們的大兒子,慕容蘭舟肚子里還有一個孩子。

慕容蘭舟款款站起來,柔聲道:「你決定了?」

毅親王點點頭,拉住慕容蘭舟的胳膊:「等下把承乾送走了,你就跟我去外院,一直跟著我。今夜子時,我要帶著眾將攻打東宮,你也要跟我進宮。把你放在哪裡我都不放心,唯有你一直跟在我身邊,我才能集中精神對敵。」

慕容蘭舟嫣然一笑,將手放到他手裡,道:「你去哪裡,我就去哪裡,你不用為我放心。」

「就算我去的是刀山火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