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揚眉箭出鞘 第602章 宮變

長安城百里以外的仁智宮是大齊皇帝修建的第一個行宮,就是因為仁智宮所在的玉華山位置極為重要。

玉華山向東有去往慶州、江陵的南北大道,向西可以通向慶州、秦州,正好迎合永昌帝齊伯世「奮邊防,合內外之心;營行宮,兼自然之趣」的想法。因此,仁智宮一度是被定為抵抗突厥進犯關中的重點所在。

如今突厥人已經在秦州被擊潰,前前後後一共折損了六千金狼鐵騎,而且還死了一個可汗。突厥王庭正處於新可汗接位的不穩定狀態中,大齊當然就是高枕無憂了。

永昌帝也覺得可以松泛松泛,所以特意帶了宮眷和兒子親信們,一起來仁智宮狩獵兼避暑。

結果居然又有穆貴妃有喜的大好消息,讓永昌帝更是得意非凡。

這一陣子在仁智宮過得胡天胡地,頗有樂不思蜀之感。

這一天深夜,永昌帝還在尹德妃身上奮力「耕耘」,想給自己再添一喜。

突然寢宮的門被拍得震天響。

「陛下!陛下!郎將大人有緊急軍情來報!」永昌帝的心腹內侍惶恐不安的聲音在寢宮門外響起來。

永昌帝正到了緊要關頭,沒想到被一陣尖著嗓子的聲音嚇得全身一哆嗦,便在尹德妃身上一泄如注。

「……嚎什麼嚎!」永昌帝臉色紫漲,從尹德妃床上裹著外袍坐起來,撂開床簾大聲喝問。

「陛下,是從長安來的郎將大人……」那內侍的聲音越發哆嗦,似乎連他牙齒打顫的聲音都聽得見。

永昌帝有些愕然。他掀開帘子,從床上下來,對外面伺候的內侍道:「開門,看看是怎麼回事?」

外面屋裡伺候的內侍一邊迎著永昌帝在榻上坐下來,一邊去開門,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

大門一打開,那內侍就從外面衝進來,還帶著兩個衣甲儼然的郎將,過來一頭拜倒,顫聲道:「陛下,長安有變!」

「出了什麼事?!」永昌帝唰地一下子站起來,心頭疑雲大起:難道他最擔心的事終於發生了?!

二郎他好大的膽子!

「陛下,臣朱煥,臣喬公山,叩見陛下!」兩個穿著盔甲,跟著那內侍進來拜倒的郎將一起拱手說道。

「快說!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永昌帝指著他們的腦袋,幾乎是吼著說了出來。

「回稟陛下,臣等是毅親王屬下。毅親王這些日子一直跟慶州都督楊文干書信往來,命他暗招勇士送往京城,同時又命臣等去給楊文干護送若干兵甲,好讓他在慶州起兵,跟長安呼應!」郎將朱煥抬起頭,義正詞嚴地道:「臣等一路走到彬縣,實在是覺得蹊蹺,思忖再三,還是決定改道來玉華山,向陛下稟報。——陛下,非是臣等不忠於毅親王,實在是這件事事關重大,臣等是陛下的臣子,不能因一時小禮,就置大義於不顧!」說著,對著永昌帝連連磕頭。

永昌帝嚇得臉都白了。

「……這個逆子……逆子……他剛出生的時候,就有高僧給他摸骨,說他天生後腦有反骨,朕擔心他走上邪路,就一直把他帶在身邊,悉心教誨,比對他大哥花的心思還要多!——他就是這樣對待教養他的老父親的!」永昌帝痛心疾首,涕淚橫流,一屁股歪坐在榻上,捧著臉嗚咽起來。

朱煥和喬公山不敢對視,只好低著頭,對永昌帝道:「陛下快些拿主意吧。毅親王能征善戰,又有天策府在手,掌朝廷一半大軍,如果他真的要……對陛下不利,陛下沒有半點勝算啊!」

永昌帝抹了一把淚,慌慌張張地道:「去,把大郎和四郎叫來,快!」這是要把太子和四皇子齊王都一起叫來。

內侍忙去太子和齊王的寢宮,將他們匆匆忙忙叫醒。

「出了什麼事?」太子衣冠不整,躋著鞋跑過來,手裡還倒提著一柄劍:「是不是有刺客?!」

看見太子這般孝順忠心的樣子,永昌帝心裡緩和下來,他點點頭,深吸一口氣,招手對太子道:「仁之,你過來。」

太子忙將劍丟下,匆匆忙忙走了過去。

「父皇有何吩咐?」太子恭恭敬敬給永昌帝行禮,似乎沒有看見在永昌帝跟前跪著的兩個衣甲儼然的男子。

「你們跟他說,到底出了什麼事?」永昌帝到底上了年紀,剛才又在跟尹德妃行房的時候走了風,嚇出一身冷汗,此時又被毅親王要謀逆的消息嚇得全身燥熱。一冷一熱之間,他有些受不住了,連說話都沒有力氣了。

朱煥和喬公山就把剛才的話又說了一遍。

太子一聽,大驚道:「不會吧?!二弟一向孝順父皇,又友敬手足兄弟,怎會做這樣大逆不道的事情?——你們是不是故意誣衊我二弟的!」

朱煥和喬公山嚇白了臉,連連磕頭道:「沒有啊!太子殿下!沒有啊!——我們所說,句句屬實!」說著,還把有毅親王親自籤押的兵甲運送文書,以及給慶州都督楊文乾的密信,都拿出來給太子和永昌帝細看。

看完文書和密信,永昌帝的臉色更加難看,他強自壓著胸口翻湧的噁心,對太子道:「那就是個畜生!你把他兄弟,他何時把你當過兄弟?!——我們都是擋他路的攔路虎呢!」

太子忙給永昌帝撫胸順氣,又拍著他的後背,輕聲道:「父皇莫急,此事急不得,父皇不如帶著先去玉華山散散心?」這是暗示永昌帝趕緊躲往玉華山中。如果毅親王真的犯上作亂,大軍從長安來到仁智宮,只要兩個時辰的功夫,如果他們都等在仁智宮,就是束手就擒了!

永昌帝回過神來,讚賞地對著太子點點頭,道:「還是大郎你想得周到。也罷,去給朕把德妃和貴妃娘娘都叫起來,還有這次跟朕來的臣子們,一起去玉華山狩獵吧。」說著,他看了一眼還是繁星滿天的殿外,強笑著道:「也快天亮了,大家提前出發!」

太子應了,忙派內侍去各處叫人,準備車駕,還有給永昌帝洗漱換衣,一樁樁一件件,有條不紊地安排皇帝鑾駕入玉華山的事宜。

永昌帝見太子臨危不亂,而且以父皇為先,對他的印象又好了幾分,一直到上車的時候,還有些不忍,想讓人將太子叫來,跟他一起入玉華山躲起來。

不料太子莊嚴地道:「兒臣如果跟父皇一起去玉華山,等二弟帶兵打來,這裡無人抵擋,豈不是讓父皇置於險地?——兒臣是萬萬不能做此不忠不孝之事的!」

永昌帝滿意地拍拍他的手:「難為你了,大郎。這一次,朕一定饒不了那個小兔崽子!」說著,扶著內侍的手上了鑾駕,急匆匆往玉華山裡去了。

因太過匆忙,尹德妃和穆貴妃兩人坐著同一個步輦,讓人抬著,也是著急忙慌地往山裡鑽。

「出什麼事了?」穆貴妃的臉色很不好看。她好不容易才扳回一局,沒想到卻是幫了尹德妃的忙,讓她又重新得了寵。穆貴妃知道自己這一次十月懷胎,起碼有一年不能伺候陛下,心裡就對尹德妃恨之入骨,一心想著再弄幾個人來分尹德妃的寵。

尹德妃斜睇穆貴妃一眼,冷冷地道:「你別打歪主意了。如今這裡兵荒馬亂,如果你肚子里的孩子有個好歹,你可別怨我!」

這話提醒了穆貴妃,她忙用手捂住自己的肚子,往旁邊挪了挪,盡量離尹德妃遠一點,像是生怕尹德妃會撲過來踹她的肚子。

尹德妃閉上眼,唇邊帶著一絲不屑的譏誚,默不作聲地隨著步輦的搖晃,暗暗計算著到底走到哪裡了,又離行宮有多遠……

仁智宮前,太子背著手,站在宮檐底下,看著沉沉的夜空露出一縷微笑。

雖然這一天,是他籌劃已久的,從開始到結束,都已經在他腦海里演練了無數遍,但是這一切真正發生的時候,他才知道,任何演練都比不上真刀真槍地上場……

二弟,你準備好了沒有?

上一世,在仁智宮運籌帷幄的,正是毅親王,而太子,此時正在長安,如同熱鍋上的螞蟻,不知道該如何洗清自己的罪名。

上一世的時候,慶州都督楊文干是太子的心腹,給慶州運送兵甲是太子命人送的,並不是毅親王。而同樣是朱煥和喬公山這兩個人,突然從郴縣折回玉華山向永昌帝告密。

太子上一世的時候怎麼也想不通,這兩人怎會突然跑來告密!

如果不是這兩人,上一世他早就登上大寶,不會最後落得在承天門被毅親王一箭穿心的下場!

好在這一世,太子一重生,就把自己和慶州都督楊文乾的關係首先摘了出來,將楊文干推到毅親王麾下,終於讓他成了毅親王的心腹。而朱煥和喬公山,太子無論怎麼調查,都查不出這兩人有什麼異樣,甚至跟毅親王,他們倆的關係也是不遠不近,完全看不出端倪。

所以太子一咬牙,將他們暗中收買過來,就等著這一天突然發難,讓毅親王在父皇面前完完全全失了聖心!

上一世的時候,太子驚慌失措地從長安趕來,在永昌帝面前跪了三天三夜,才讓永昌帝暫時放過他,將他帶往長安關押。一直到皇叔齊孝恭給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