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9章 問鼎大荒

當孔天策提著張諾然血淋淋首級出現,聯盟一方的士氣和戰鬥意志就立即分崩離析,煙消雲散了。

而率先潰敗的,是數以千計的聯盟修士們。

木大尊死了!

張大尊也死了!

唯一的趙大尊,恐怕難以倖免。

這時不撤,難道還等東極三大渡厄湊齊了,騰出手來嗎。

破虛強者們成為第一批撤退的群體。

不是沒有一些願為留夏暮血,明心宗麗水宗等勢力效死的破虛強者,可架不住不願為滅東極而犧牲的人和勢力更多。打打順風仗不在話下,要這些人在這種危在旦夕的境況下還死戰到底,那就純屬做夢。

不可能所有人都一條心,連東極,不也有師一道之流嗎。

「反東極聯盟」是個什麼人都收,什麼勢力都要的大雜燴,之前壓著東極打,當然沒問題。可這會兒,優勢蕩然無存,反而東極優勢巨大,眾多修士不分崩離析才奇怪。

破虛強者們的撤退迅速帶來了連鎖效應,給聯盟軍帶來了一場大規模潰敗,不,確切的說,是崩潰!

從數十名破虛強者的撤退,到數百名神照修士們心慌惶恐的潰敗,再到數以千計的靈游修士們於肝膽俱裂中不要命的狼奔豕突……接二連三的潰敗,讓壓力一層層堆疊,直到崩潰,最終構成了無序而混亂的大崩潰景象。

修士漫山遍野,足下像是踩著風火輪狂飆。同時,也遍布空中,像風,像閃電一樣化虹光逃遁。

剩下正在進攻的聯盟戰兵,一時間不知所措。

留夏皇帝等人在面如死灰,身心絕望之餘,還算有點節操,沒忘了奮戰的戰兵,沒有將這些戰兵遺棄。然則,這一仗打到這個地步,做得再多,也於事無補了。

沒有修士,戰兵的頭頂天空就沒有保護。

只可惜,由於之前聯盟聚集三大渡厄境於戰場,又有木大尊屠戮戰兵。東極缺乏渡厄力量保障,後援兵力根本上不來,導致現在兵力嚴重不足,對於這個千載難逢的敵人大崩潰,縱然想追擊想到發狂,怎奈何心有餘而力不足。

最後,只得看著十來萬聯盟軍退去。

幸好有邱烈左天金等人率領大批修士扳回一城,輪流與一支超過三萬人的聯盟軍正面硬抗,將這支戰兵給堵截下來,迫使對方在完全突圍不了,又被拋棄的情況下,最終投降。

趙大尊想逃,怎奈何有許存真與荊虎纏著不放,孔天策又加入戰鬥。經過勸說,無意死戰的趙大尊最終放棄戰鬥。

嚴格來說,這一戰,聯盟的損失不大。

但三大渡厄,二死一失手的結果,完全是災難性,比全軍覆沒還要慘淡,足以令留夏皇帝等人聯奏一曲悲歌。

聯盟的三大渡厄沒了。

反而東極坐擁三大渡厄。

不經意間,一戰之後強弱易位,輪到聯盟龜縮,東極兵力源源不斷開來第一線戰場,發起猛烈攻擊。態勢逆轉,陡然給戰爭平添一絲喜劇色彩。

聯盟人心惶惶,多個勢力恨不得立刻抽身而去,哪裡會真心誠意繼續戰鬥。下場自然被打得節節敗退,曾吞下的東極領土又一一吐了出來。

所有人都一清二楚,「反東極聯盟」已然窮途末路。

明裡暗裡,大家都在謀劃著出路,與東極勢不兩立的,不願歸順只想撐一天算一天的,多少有些眼光和決斷毅然歸順東極的……聯盟分崩離析就在眼前!

而同時,東極實力令各個勢力膽寒不已,骨頭軟成了麵條,恨不得立刻跪舔東極。

這個描述一點也不誇張,暮血以前極盛時,最多可調動二十多名破虛強者。留夏以前有駱士義,連暮血也不敢惹,擴張方向一變再變。

只需要知曉一件事:這一帶五十個世界,加起來僅有三位渡厄,嗯,駱士義死了,就剩下兩位。管慈是一個,還有一位是神龍見首不見尾的散修,於世俗中沒甚麼存在感。

弄清這一點,自然明白「反東極聯盟」之前的聲勢和實力有多麼恐怖。也就明白,為何所有人都不看好東極,也認為聯盟有可能在一兩年內速戰速決的解決掉東極了——要知道,那時候麗水宗還沒加入聯盟,崔可秀也還沒到,僅兩大渡厄就帶來了如此聲勢。

曾經「反東極聯盟」有多恐怖,現在的東極就比之更可怕,更強大。

東極可是有三大渡厄!

還有一個強得令人髮指的談世子!

這份威懾力絕對無可比擬。

與東極毗鄰的寧國,第一時間便派出使者,向東極俯首稱臣。

同樣屬於小國的項國徹底打消加入聯盟的打算,不甘落後地也迅速向東極表示,願意歸順。

東極一戰而勝,可謂定鼎天下,展現出必然氣吞山河的雄厚實力與霸圖。

所有人都看得出,東極吞併這其餘四十多個世界,成就一方霸業,僅剩下時間問題。

擺在各大勢力面前的是兩條路,一是歸順,一是頑抗!

當然不是每個勢力都像寧國項國有自知之明,且識時務。可是,此乃大勢所趨,早點歸順還機會大把,真敢於螳臂擋車,遲早必被碾殺。

……

當東極戰爭的最新消息傳開,像漣漪一般蕩漾擴散,所到之處引發的震撼完全屬於十二級地震級別的。

東極坐擁三大渡厄,聯盟戰死兩大渡厄。

整個九曲海沒多少人願意東極成就霸業,舊勢力與既得利益者,對雄心勃勃的勢力,都清楚這將是對自身極其巨大的衝擊。

可能有人問,既然不願,為什麼不阻止東極?但誰說沒有。

今次聯盟中某些神秘強者未必不是九曲海某些勢力派來的。再隱秘的某些興風作浪,也不是沒有,有徐若素坐鎮擺平,只是沒公開罷了。

對東極戰爭的急驟變化,「六大」各有看法,難以揣測。

但毫無疑問,玉京宗恐怕不會有多高興。

談未然和父母一起合計一番後,都覺得一個規模維持十多個世界的東極,才是當下玉京宗最需要的。

此戰之後,東極(天行宗)和玉京宗的關係不可能再如從前融洽,必然生間隙。

談未然嘴上沒說,可私下隱隱覺得,這也許就是玉虛宗想要的結果。

據他所知的情況,東極戰爭不論勝負,玉虛宗都毫無損失,反而都可達成落子九曲海,撬動局勢的目的。

玉京宗不希望九曲海局勢失控,也不願東極擴張太快,可戰後,東極一定會大幅度擴張。如此一來,關係出現裂痕,簡直就是必然。

東極敗,這一帶各大勢力維持亂像,沒人可以一枝獨秀,沒有誰具備影響九曲海的實力。玉虛宗布局成功!

東極勝,與玉京宗必生間隙,長此以往,必然反目,玉京宗未來依然無法輕易拿到九曲海。玉虛宗依然布局得手!

談未然也不知,這是不是玉虛宗的九曲海戰略。如果是,那就真的堪稱舉重若輕,真正大氣磅礴。

無論外界怎麼看,怎麼熱鬧非凡,如何轟動。

東極此戰既勝,霸業已成,九曲海已有東極一席之地。

即便再不情願,所有有心人與明眼人都看得出,有強勢崛起的盟友天行宗配合,一個可以影響,未來可能主宰九曲海的強橫霸主,誕生了!

其實,要說轟動,東極戰爭怎都比不上另一件事來得轟動。

那就是「談未然七人聯手擊殺渡厄強者」!

東極的影響力和談未然七人的影響力,完全是兩個層次。要說震撼,怎都比不上這事來得震撼人心,當消息飛快擴散,整個大荒都轟動沸騰了。

憑著數十年持之以恆的登上鰲頭榜,談未然七人的名氣積累不但深入人心,更是相當深厚。以七人名氣,殺的又是渡厄強者,扎紮實實給大荒帶來了重量級的震撼!

簡直就是轟動天下,舉世震驚!

消息所到之地,將所有第一次聽到的人衝擊得無不震驚獃滯。

不是親自體會,很難說這是一種什麼樣的震驚,對同齡人又是什麼樣的刺激。

至少有人可以肯定,絕對刺激到許多人。

甘青棣卓倚天等人是什麼反應,「六大」針對這有什麼動作,談未然暫時還不清楚。但他剛收到消息,裴東來接二連三襲殺鏡湖宗等反東極勢力後,恰恰消息傳出的這幾天,就忽然往與東極相反的方向消失了。

「裴東來這次莫非是沖著幫我來的?」談未然很清楚,裴東來好戰,但不好鬥,不大可能是來找他挑戰。

倒是卓倚天,十分好勝。要說這幾人里,反而最可能跑來挑戰他。

東極步步緊逼,收復領土。

聯盟節節敗退,人心盡失,連鏡湖宗都滿身傷痛地打算退出聯盟了。但留夏暮血,明心宗等都早與東極勢不兩立,怎都不肯放棄,令得戰爭還在持續。

但這時候,外界對留夏暮血逆潮流而動,發起地區內戰的不滿聲音終於傳來,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