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7章 對天魔一族下手!

與藍海域的混亂形成鮮明對比,卻是九龍域內,一切欣欣向榮。

李晚意圖效仿靈寶宗聖地,構建一個以器宗為核心,各方附庸和門派朝貢歸附的體制,但卻並不是照搬他們那一套,而是以器道為主流,重新設計,所以在外人看來,這個新崛起的器宗聖地,與過去的靈寶宗聖地,有著截然的不同。

在大層面的體制上,它採取總宗與分部分離,彼此各行其是的方式,最大限度擴張器宗聖地的勢力範圍,但卻又不顯得臃腫。

它並不是個大一統的龐大宗門,而是保持自治,契約相連的大聯盟。

以這種方式存在的宗門,都可以保持自主,只是以附庸的形式而存在,他們要對總宗應盡的義務不多,只有朝貢,應徵等幾項。

總宗內部,設參議長老多席,可參政議政,影響宗門大事,為各個分部掌握實際權力的門派長老或者掌門之流提供晉陞的通道,使得他們也可以從附庸之人搖身一變,加入聖地,成為掌握器宗權力的上層人物。

而各門精英,同樣擁有進入器宗聖地,成為真傳弟子的權利。

但反過來一看,卻又是器宗從中攫取精華,把附庸勢力的人才和資糧納為己有。

這一點,就大大超越了過往靈寶宗聖地故步自封,不對外人開放的做法。

「本宗聖地,將以大器真經為紐帶,用於聯繫各方,同宗同祖者,不再有內外之分,嫡庶之別,唯一甄別的手段,是各門的實力,這樣一來,才能使得器宗永久保持銳意進取,永遠都是頂尖的精英人物在執掌宗門大權。」

「只要這些人,仍然還是我大器真經的傳承者,仍然奉我道統,是否出自於本座門下,為我嫡傳,又有何異?」

李晚此言一出,立刻便得到了各方附庸勢力的支持,他們直到此刻,才真正擁有了加入器宗,共建聖地的使命之感,不再把自己當做外人看待。

而參議長老的存在,更是成為了各方宗門精英終身為之奮鬥的目標,使得他們放心融入器宗體制,不再認為自己是被吞併。

也不是沒有人擔憂,過多納入這些外人,會影響器宗的純粹性,造成許多矛盾。

同樣有人擔憂,即便成為了參議長老,也仍然不可避免要把整個門派徹底出賣,最後融入器宗,仍然是為他人做嫁衣。

但這些,都只是少數人的想法,在一片讚譽支持的聲勢之下,根本翻不起任何風浪。

於是很快,門派評等,煉器師階級,寶材分類,買賣價格,法寶品級等等標準,都被樹立起來,然後以聖地名義推行下去。

這體制內,最低為大師所創立的初等門派,一般只需擁有器宗認證,六階大師以上名位者,通過向器宗遞交申請,並且得賜,或者自負一座以上靈峰福地作為門派基業,便可掛牌成立。

該門派人數不限,但必須擁有門主一人,六部院堂長老六人,共計七名以上器道大師,一旦人數不足四位以上的半數,便進入淘汰考察期,視情況撤銷派名,收回基業,或者交由其他初等門派兼并。

初等以上,是為高等,需要七階冶子名位者方可申請成立,同樣需要靈峰一座作為基業,並設六部院堂長老六人,盡皆由大師以上名位者擔任。

若是高等門派衰敗,人才不足,同樣要被降等,撤併。

高等以上,不再稱為門派,而是宗門,其初等者,須有八階宗師以上名位者擔綱,六名以上七階冶子擔任六部院堂長老。

而高等宗門,則需要由九階大宗師擔當宗主,六位以上八階宗師擔任六部院堂長老。

宗門同樣存有降等或者撤併的考核指標,但無論是年限,還是人數,都比門派寬鬆,因為宗師以上名位者,壽命遠比大師和冶子漫長,能力也更強,有可能獨自一人,便把整個宗門都支撐起來,熬到轉機出現,不至於成為總宗的負擔。

在這四等附庸當中,高等宗門的宗主,自動擁有堪比總宗參議長老的名位和待遇,高等宗門長老,初等宗門宗主,則是擁有降一級的普通長老名位和待遇。

再往下亦然,各自依照煉器師階位和勢力權柄劃分,層層對應。

這一套體制,很好地解決了各方規制不一,名位混亂的麻煩,為他們快速融入器宗,提供了最直接的依據。

當下,以李晚麾下弟子陸明衍為首,成立了廣蘭宗,然後是元鑫成立了新業宗,因為從天界和玄黃大世界關乎末法布局,特許升格,由從天界鎮守丁清平成立英仙宗,下界天南器宗,納為聖地直屬宗門,保持原有規制和格局不變。

這些都是高等宗門,而各宗門內部,又各有宗師,冶子,大師,各自認定宗主,相互聚攏,用於確認歸屬,繳納朝貢。

其實李晚也不是沒有考慮過,建立大一統的無上仙國式器宗王朝,但一番推演下來,發現這看似大利於推行道統,使得各方法一,書同文,車同軌,但卻並無其他益處。

在接納附庸,吞併勢力方面,更是遠遠不如這種聯盟體制來得好用。

於是,最終還是選取了這條道路。

不過在宗門體制方面,李晚採取了讓步,對於諸天寶材和法寶貿易,大器真經傳播等方面,卻是堅決不讓。

你不同的部屬,不同的勢力,可以採取不同的法度,各自為政,甚至彼此攻伐!

但有一點,萬萬不能更改,那就是必須修習《大器真經》,必須接納同一寶材法寶價格……

大家同宗同源,都是器宗門人,才有商量的餘地,若是關起門來修習他道法統,或者奉行別的勢力標準,那就是外人,不在器宗體制之內。

除此之外,李晚還頒布了一系列的獎懲措施,用於增強凝聚力。

這一切,自然都是為了最大限度地收攏原屬幽天星域的仙盟勢力,為自己所用。

在這樣的努力之下,幽天星域各方豪強,雖然還有不少並未直接加入器宗,但卻也與之建立了密不可分的鐵盟關係,幾乎堪為屬國。

這個時候,李晚依舊坐鎮九龍域,聽取著各方傳回的消息。

藍海域那邊,距離幽天較遠,暫時也就是放任,不過另外一件事情,卻是被提上了日程,那就是出兵幽天東部,天魔一族所聚居的天魔域。

天魔一族,為仙盟結交的異族修士,最初乃是以附庸之名加入,後來逐漸發展,成為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

然而此後,天魔一族便逐漸固步自封,減少了對仙盟事務的參與和支持,尤其是在與器殿合作,攻打九龍域大軍未果之後,更是徹底失去了對這方面爭鋒的興趣。

不過據李晚所知,這仍然還是一個擁有著大能坐鎮,並且底蘊深厚,不可小覷的種族。

想要實現一統幽天的理想,這一族,不可能放任不管。

「天魔一族,雖然在諸天各方都有所分布,但在鈞天與幽天之交,天魔域一地,卻是其祖庭和主要聚居之地所在,最近百年以來,有感於形勢變化,他們似乎又開始蠢蠢欲動。」

「不過赤叱界林道友,已經派人嚴密監控他們,一舉一動,都盡在掌握。」

觀瀾堂中,一名九龍域的謀士門客,正在向李晚稟報著關於天魔一方的最新動向。

李晚卻不聽這例行公事般的說辭,一語道破關鍵:「有無辦法將他們一網打盡?」

「這個……」謀士門客吃了一驚,但認真想了想,卻是道,「恐怕沒有。」

「那就再探再報,務必把天魔一族現存的五名半步長生以上大能行蹤都找出來。」李晚下令道。

「是,我等必定全力以赴。」謀士暗嘆一聲,連忙答道。

九龍域的情報,已經非常發達,全力運作之下,天魔域的局勢果然逐漸明朗。

這個時候,天魔一族擺在明面上的半步長生以上大能,僅僅只有三位,都是和過去末識魔尊修為相近的天魔王族。

不過據李晚從九天處得知,他們還擁有兩位雪藏的高手,無限接近了長生境界,最強的一位,叫做奪心魔尊,乃是心魔一族的長生大能。

據傳此尊能夠操控有情眾生的愛恨之心,掌控愛憎本源,又有入夢之法,奪心之術諸多絕世神通,非常難纏。

奪心魔尊在仙盟之中,名氣不大,但是實力絕對不可小覷,乃是類似星族的星將那樣,被雪藏在幕後,默默守護本族的強者。

九龍域中,也有林靜姝這樣,實力一點兒都不弱,但是在外幾乎沒有名聲顯現的強者。

又過去了一段時日,林驚鴻那邊突然發來消息:「察覺到天魔族五大魔尊聚會,具體情況未知!」

此時幽天星域,李晚頻繁動作,天魔一族不可能無動於衷,而其生來掌控著廣袤的天魔域,其內諸多礦脈資糧,都是有情眾生求之不得,但對其本族,卻無甚用處的東西,因此開採度並不高。

雖然天魔域一地的礦脈儲量,在諸天間並不算是豐厚,但是這樣算來,反而能夠抵得上數個大域加起來的礦藏。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