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三大葯

靈峰上,一番觥籌交錯之後,顏昊與李晚賓主盡歡,顏昊也道出了他在峰上清修之時,聽說的種種傳聞。

當初李晚自感深陷麻煩,曾經以自己名義寫信給顏昊,請他出面代為調解,這時顏昊見了李晚,難免追問一聲,到底怎麼回事。

李晚嘆道:「此事一言難盡啊,我本不欲招惹事端,奈何坐在家中,也有災禍上門。我也不瞞顏道友,其實是我有一煉器法門被人覬覦,那安大師不知從何處得知,竟找上門來索要,我迫不得已,也只好自衛。」

他並不怕別人以為,自己有一二門秘法奇遇,安大師為了這秘法,都喪失了性命,其他結丹境界的大師人物,怕是也不會惦記了。

而不是大師,根本連惦記的資格都沒有。

顏昊笑道:「李道友,不用擔心,這世間,天大地大,終歸還是道理最大,這事你佔住了一個理字,就不用理會他們。」

顏昊又與李晚暢談天南風物,他身為結丹前輩,見識很廣博,仙台峰上,亦是各般珍奇,天材地寶應有盡有,直讓李晚大長見識。

李晚身為晚輩,又是築基修士,經歷過的人和事都遠不如他,相比之下,就有些相形見絀了,過去曾在正氣門、暾炎洞天的經歷提不上檯面,天工坊的幾年日子也無甚好說,倒是煉製七巧飛刀時的經歷,還有與華軒的較量,可以拿出來說一說。

顏昊聽著李晚提起煉器之事,對他能否煉製寶器相當好奇。

李晚當然不能露怯,直白告訴他,現在自己已經可以煉製寶器了,只是由於修為不足,煉製起來頗為艱難而已。

李晚提起此事,不禁嘆道:「如果可以順利結丹,修為深厚,自然就是水到渠成了,但是如果沒有結丹境界的修為,空有煉器技藝,那也無用,畢竟以築基之身煉製一件寶器,少說也要歷經數載,耗費人力物力,不可與真正的結丹修士相提並論。」

「結丹境界!李道友年輕有為,到了如今這地步,的確是該求上進,步入結丹了,只可惜,結丹所需資源,無論是天材地寶,秘藉功法,還是洞天福地,都極其貴重珍稀,顏某隻怕也是愛莫難助。」

顏昊如何會不知道,李晚如今到了築基後期,正是期盼結丹的時刻,此番前來飛仙宮,也有幾分求取機緣的意思。

但是結丹所需資源,相當貴重和珍稀,他縱然是有心相助,也沒有這力量。

「不瞞李道友,如果顏某是元嬰高人,甚至更加位高權重的宗門巨擘,還可以打個包票,提攜你一二,但現在顏某也只是結丹修士,只能是祝你福緣深厚,能夠在此有所收穫了。」

李晚笑著應和幾句,心中卻在想著,若真有元嬰高人,只怕又要看不上自己這個小輩了,層次不同,彼此需求,人脈門路也不同,修鍊之途,上進的瓶頸也體現在此。

李晚很識趣地就此收了話題,顧左右而言他。

回到落腳處,李晚發現施皓光已經妥善安排好了隨行的眾人,於是跟他聊起此行登上峰頂的經歷。

施皓光得知李晚沒有進展,安慰道:「我們初來乍到,先遊玩幾天,再拜訪拜訪各大靈峰的峰主,長老前輩再說,其他的不必心急。」

李晚苦笑:「那倒是啊。」

接下來的幾天,李晚都在顏昊的陪同下,拜訪各大靈峰的峰主。

這裡的一些結丹修士,與天工坊中的其他煉器師有交情,李晚受他們之託,送來一些書信、禮物。

送信、送禮當然是借口,真要有什麼重要信件,自有專職的驛使,而所送禮物,也無足輕重,所以,李晚也是趁機先佔個面熟。

四處拜訪的同時,李晚不忘遊覽仙台峰及其附屬側峰,靈山,這時李晚才知道,靈峰並不僅僅是一座蘊含靈氣的孤峰,往往還有其他的側峰和附庸勢力,有些實力高強,身份尊貴的峰主,甚至可以像是割據一般,自成一派,收納門人,非常的自由。

這讓李晚學到了不少東西,對自己將來營建作場,招納學徒,生起了幾分新的想法。

「結丹修士,能夠擁有自己的基業,真是遠比築基修士自由多了,不知何時,我才能有這般的實力,逍遙自在?」

「我這些天,倒也打探清楚了,這事在宗門大派,並不算什麼秘密,無非便是自身際遇,宗門支持而已,首先,需得身具一定根骨天資,真元神識都壯大到足以結丹的境界,不過這一點很多人都能達到,真正的難處,還是在宗門支持那一關。」

「且不提其他,單只精、氣、神三葯,就是必不可少的,據說在古時還有修士能夠依靠自身根骨天資,汲取天地元氣凝化丹形,結成真丹,所以這裡並不存在瓶頸,就像當今天才開闢靈田或者築基那麼簡單,但自中古玄天之變以來,天地間的仙靈之氣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普通元氣,這等結丹之法除了少數擁有古時大能遺寶的幸運兒,其他人已經很難做到。」

「至於這精、氣、神三葯為何,其實便是丹法三葯,鍛骨鍊形精元葯,內壯神力氣元葯,虛神空明神元葯,此三葯者,並非特定屬種,而是所有具備增長精、氣、神三元者的天材地寶和靈丹妙藥,以功效不同分成九品!」

李晚與施皓光再一次談起了結丹之法。

正如金鐵這二字,可以包含銅、鐵、鋁、錫等等諸物,結丹三葯的精元葯、氣元葯、神元葯三者,也包含很多種,只要具備增長這三者的功效就行。

甚至就連修真界中最常見的益氣丹,都可以算作氣元葯,而清凝露,於神識有裨益,可作神元葯。

但這兩者藥效並不在此,連九品都不入,所以無法用在結丹一途。

而且三葯集齊,又需得品級相同,若不相同,則需酌情低就。

比如有六、七、八品三大葯,藥效強弱不小,不能高就,只能低就,結丹之後,最多丹成八品。

至於凝化丹形所需的真火法訣,以及具體的催運功法,又是另一必需之物了。

由於此物屬於功法一類,不像三大葯一般,給了某一人就不能再給另一人,所以修真界中,若有散修能夠自行集齊三大葯,要麼就是給人覬覦,殺人奪寶,要麼就是有宗門世家主動贈送功法上門,以期交好。

李晚自問是煉器師,若能自行集齊三大葯,怕是能夠得到後者待遇,所以反倒不甚擔憂。

更何況,《器宗大典》裡面似是也有此法,只是自己精氣神三元不壯,還不足以開啟這氣機,不懂如何運用。

在這四處拜訪,打探消息,以及整理思緒的過程,李晚自然也不會荒廢自己的苦修,他日常督促烏寧等人,煉就一些法寶部件,除此之外,就是修鍊千手靈尊訣。

他修鍊千手靈尊訣的辦法,倒也取巧,是給煙羅姐妹煉器合用法器!

身為死士,零碎的身外之物無用,李晚給她們煉製的是兩件貼身軟甲、兩件普通飛劍。

它們都是李晚隨意之作,上品法器,主要是為檢驗借煉器修鍊千手靈尊訣的作用,結果滿意地發現,自己體內的元靈之氣,果然壯大了幾分。

相信若是煉製真器,甚至寶器,它們也能受到鴻蒙寶氣提攜,越發加快養成。

時間很快到了月尾,曾經前來迎接李晚的知客弟子總管紅玲,派人給李晚傳了個訊,李晚恍然得知,飛仙宮一年一度的弟子小比,即將開始了,於是向顏昊打了個招呼,決定前往觀看。

這一次的小比,依舊在飛仙宮內、外兩院交界處的龍門山下舉行。

龍門山原本不叫龍門山,而是宗門高人特意整理出來,專供弟子較量的一處鬥法之地,因為比斗有賞,而且在其中表現顯眼,易得高人看重,被人戲稱魚躍龍門,再後來,戲稱成了正式的稱呼,索性定了下來。

除了弟子小比、大比在此舉行之外,內外兩院不許私鬥,弟子之間但有糾紛,都可以相約在此,以功法、寶材、法寶等物為注,進行賭鬥,勝者同樣能夠大有收穫,躍上龍門。

飛仙宮數千年來,不知有多少弟子在此受益,改變自己的命運和人生,當然,也有更多敗者在此飲恨,從此一蹶不振。

「李道友,這裡就是龍門山了,首先進行的,是外院弟子的比試,大約為期十天,決出勝負,後又進行內院弟子比試,同樣持續十天,不知你要從哪處看起。」

陪伴李晚前來的,是上一次奉命驗收青蓮劍丸,曾與李晚有過一面之緣的謝姓修士,他是顏昊的門客,對這飛仙宮的情況也很熟悉。

李晚笑道:「隨意吧,反正我也不認識這些弟子,誰勝誰負,於我而言並不重要。」

頓了一下,他復又道:「不瞞謝道友,我觀看貴弟子鬥法,也存著幾分因人制宜,醞釀靈感的心思,終歸比呆在作場裡面按部就班來得要好。」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