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30章 趙進的計畫

不過大夥都知道,這個態度必須要表示出來,這意思就是跪地上磕頭,對進爺您絕無一點惡意,不信的話,您儘管帶著人過去,我們出糧出錢出力,願意待多久就待多久。

之所以這樣的態度,是因為他們知道了趙進的力量,趙字營幾百帶著幾千團練,掃平了幾萬流賊,而且按照傳遞迴來的消息,主要就是那幾百人打的。

更不用說,趙進的漢井名酒每日招財進寶,又有銀子又有刀槍,而且還把雲山寺牢牢的抓在手裡,這地盤糧食也是有的,這幾樣都有,誰還敢不恭敬對待。

要知道以往這等賑濟善後,雲山寺是必須要請的,因為在徐州之地,只有雲山寺才有這樣的財力去大規模賑濟,也只有雲山寺對丁口有這麼大的需求,現在大家都知道,趙進就替雲山寺做主了,當年那知客都成了趙家的門客,還說什麼別的?

不恭敬對待的下場就在前面,何家莊怎麼被血洗的,雲山寺那一窩怎麼就「反亂」的,血淋淋的例子在前面,別落得一個下場。

在徐州地面這麼多年,大小豪強相鬥大家看得多了,都是大魚吃小魚,再怎麼老實本分的起家,只要大了沒有不吞併弱小的。

大家都是本地土豪,小小一片基業都是命根子,遇到這等吞併都要豁出去死戰的,可趙進的趙字營實在太強了,這個已經不是死戰就能擋住的,那是拉出來二百多騎,二百多副鐵甲啊!大家這時候都沒什麼討價還價的心思,都想著先磕頭到地上,到萬一的時候能留住性命。

「趙公子麾下兵馬眾多,對甲胄兵器需求想來不少,這些東西靠著俘獲終究不是長久之計,我徐家冶鐵主業,正對趙公子這邊的需求,我家……那個說了,若是趙公子需要,價錢好商量。」就連徐家出席合議的這位徐本德也客氣的很,居然談起了生意。

從他的話里的磕絆能聽出來,估計這個決定就是那徐大腳徐珍珍做出的,兩個人說話的時候,那頂普普通通的轎子被人抬了出來,趙進感覺到轎中人似乎在看自己,注視過去卻被帘子擋住,裡面影影綽綽的看不清楚。

衙門裡的事情辦完,趙進沒有回家,而是直接去了貨場那邊,在貨場的屋子裡沒等太久,王師爺和六房書辦就登門拜訪,王師爺拿了四百兩,其他幾人都是每人二百兩,而且城外無主產業田地的圈定分配,這裡面好處大家也有分潤。

「……進爺你說句話就是,老趙要去那裡就去那裡,想做什麼差事,就做什麼差事……」六房書辦拍著胸脯承諾,也顧不得這進爺和老趙的稱呼已經亂了輩分。

不過還是按照趙振堂自己的希望,繼續回捕房做事,只不過這次特意為他安排了個位置,徐州副總捕頭,反正是沒有品級的職務,吏房行文,知州用印也就有了,反正這印很多時候都是王師爺在用。

做完這個,戶房劉書辦也笑著說出自己的打算,今年和以後的秋糧秋賦就交給趙進這邊包攬,一切都好說。

靠著趙字營的強勢,徐州全境的賦稅收取都不會有什麼問題,這個打算王師爺和劉書辦早就有商議,這次算是時機成熟,趙進沒有推辭,直接應承了下來。

這些徐州城內的實權人物和趙進談笑風生,個個把自己的位置放得很低,大家盡歡而散。

他們走後沒多久,貨場的氣氛開始沉重起來,戰死的趙字營家丁親屬紛紛來到,每個人趙進都親自接待,親手把一年數目的撫恤銀子發到手中,燒埋白事的費用也一併給出。

趙進很想將戰死的家丁們安葬在一處,憑弔祭奠可以舉行隆重的儀式,不過家屬們只想著把孩子的遺體接回去,在這樣的情況下,趙進也不好堅持什麼。

城下激戰混戰,趙字營死傷幾十,可以說是損失慘重,雖然徐州必須要救,可這樣的死傷讓趙進無比心疼。

而且趙進還有個擔心,趙字營的家丁從法理上說,畢竟是僱傭來的家奴,辛苦操練,驚險出戰,拿錢辦事也是理所當然,可這樣的死傷會不會讓人打退堂鼓,死去的家丁要發下撫恤榮養遺屬,這個簡單,但其餘家丁的家屬會不會因為把人要回去,畢竟人命天大,誰也不願意自己的孩子死在外面,當兵吃糧那是王法,契約僱傭,那就是另外的說法了,特別是看到遺屬們哭鬧的時候,人心必然會波動起伏。

在接待遺屬,發下撫恤銀子之前,趙進心裡就有這樣的擔心,他甚至還擔心請假回家的家丁們不回來,趙進已經考慮到了一些強制措施。

讓趙進沒想到的是,遺屬們拿到銀子之後千恩萬謝,他們不覺得這份銀錢是理所當然的,每個人都覺得這是趙進的賞賜。

「……進爺你真是仁義無雙……」

這話不僅是拿到撫恤銀子的家屬們說,連葉文書也這麼講,無論公私,在徐州人看來,這位葉文書已經是趙進門下了,招募家屬的時候契約是葉文書辦的,發放撫恤他也過來幫忙。

「……當團練鄉勇,死了也就死了,仁義的給點銀錢好處安置,不仁義的直接把這家的產業吞了,家裡老的攆走,年輕女人收進來,這都是常見,進爺這般,當真是仁義無雙……」葉文書本來想勸趙進少給些或者不給,但知曉趙進真實態度之後,立刻改了說法。

拿到撫恤銀子的家屬叩謝之後,還有不少詢問,自己還有兒子侄兒,趙字營能不能招募收留。

不光是他們在問這個問題,那些探親回返的也都這麼詢問。

「……這個世道人命不值錢,每家好幾個孩子,好幾張嘴,能有多少家餵飽,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死了,喝完涼水都有鬧肚子暴斃的,來咱們趙字營,且不說孩子出息,家裡少了張嘴,還能給家裡賺花銷吃食,而且平時低聲下氣的,一有子弟在趙字營當差,馬上就不一樣了,給人做工的會漲工錢,擺攤的商販沒人敢滋擾,鄉里種地的也不敢加派賦稅,這就和孩子讀書得了功名一樣……」這是雷財的說法。

現在吉香和石滿強輪流坐鎮何家莊,雷財則是兩頭跑,他和劉勇差不多,對市井江湖熟悉,自然知道這些不同。

「這些值得用命來換嗎?」聽到這話,董冰峰忍不住疑問。

「很多人就算用命來換,還換不到這麼好的待遇。」劉勇回答的很直接。

死傷幾十人,發下撫恤和日後領取年金的憑證,這些都是很簡單,對於想要繼續推薦子弟入趙字營的想法,趙進在天黑的時候給了答覆:「趙字營要擴充,要招募新丁,我趙字營的子弟肯定要優先錄取。」

為了收攬人心,趙進是在貨場外面進行這些,頗有幾位閑漢圍觀,他這個說法一出,閑漢們彼此看看,然後拔腿就跑,趙進先是一愣,隨即反應過來,這幾位是散播消息去了。

天黑之前,王兆靖帶了兩口木箱過來,笑著說道:「大哥,這是朝廷下發的邸報,大哥這樣的英雄人物,理應多知天下事。」

邸報是朝廷下發的冊子,大明天下從中樞到地方的政務處理和各種動向的文書集成,雖然說很不全面,可在這個時代,對於趙進這個層次來說,也只有這一條途徑能了解。

「多謝兆靖了!」趙進笑著說道,他也想通過官方的文書多了解整個天下,不過卻一直沒有顧得上,當然,王兆靖帶來邸報的時機和用意都值得商榷,趙進也不會說破。

「自家兄弟,大哥這麼客氣做什麼,小弟明日一早就要啟程去往南京,徐州這邊的繁難局面,小弟就幫不上什麼忙了,大哥辛苦。」王兆靖說了自己的行程。

對於一名參加鄉試的士子來說,王兆靖去的實在是太晚了。

「這是大事,明早兄弟們一起去給你送別。」趙進點頭說道。

王兆靖無所謂的擺擺手說道:「大哥你們這些天這麼辛苦,不必早起了,再說小弟考完了就回來,不會太久。」

鄉試對士子來說的重要性還要超過會試和殿試,因為大多數人還是要留在本鄉本土,這鄉試實際上是編織關係網壯大人脈的最好機會,做好了,本省士子同氣連枝,以後便是一方清貴,即便要更上一層樓,這關係網和人脈也是你今後在官場上的支撐和憑依。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會提前半年一年去往考場所在,考試結束後也要盤桓幾月再走,一是為了考試,二是為了交結。

「兆靖,既然要做,那就要認真去做,可不能三心二意。」連趙進都感覺到王兆靖對鄉試的輕忽,忍不住告誡建議。

「多謝大哥的直言,小弟知道了。」王兆靖彬彬有禮的回覆,看著依舊不怎麼在意。

「邸報文言拗口,句讀解釋大哥可以找曹先生,若再有疑難,請教家父也方便的很。」王兆靖臨走的時候交待了幾句這麼多年下來,王兆靖知道趙進認字,而且推測他應該看過書,不過趙進真看書的時候卻很吃力,原因讓王兆靖覺得很奇怪,趙進不知道如何斷句,按說認字讀書,句讀應該是最基礎的。

王兆靖是天黑時候來的,貨場這邊只有趙進和劉勇在,等王兆靖一走,趙進就讓人去通知陳昇他們,這等送別還是兄弟們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