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三教九流 十三經

兩千年來,宣揚儒家思想的典籍浩如煙海。清朝《四庫全書總目》中著錄的經部書籍已達一千七百餘部,約兩萬卷。不過作為重要經典的儒家著作,最初只有六部,即孔子所謂的六經。後來發展為十三部,就是通常所說的「十三經」。

孔子所說的六經,即《詩》、《書》、《禮》、《樂》、《易》、《春秋》。其中的《樂》早在戰國後期即已失傳。對於這六經的作者究竟是誰,在經學史上自漢朝以來就存在兩種不同的觀點。今文經學派認為,六經都是孔子根據古代文獻資料進行整理、編著而成的,是先有孔子而後有六經的,因此有孔子著作六經之說。古文經學派則認為,在孔子之前已有六經,是周公所作,孔子只是對這些經典進行了刪定。對於這兩種對立的觀點,長久以來爭論不休。實際上兩種意見都有片面之處。一方面不應該為了推崇孔子而硬說六經是孔子著作的;另一方面,雖然孔子之前存在有關於六經方面的著作,但也未必就是周公著作的。對於今天的研究者來說,更注重的是六經本身的歷史文獻價值。

由於《樂》在戰國時期已經失傳,所以漢武帝時只立了《詩》、《書》、《禮》、《易》、《春秋》等五經博士。這些博士都是對其中某一部經書有專門研究的學者,並且要傳授學生。

由於漢朝統治者標榜「以孝治天下」,至東漢時,又在五經之外把《論語》、《孝經》定為讀書人必讀之書,這樣儒家的經典便擴大為七經了。

到了唐朝,在國家官辦學校的學習科目中以及科舉考試項目中,又有九經之說,這就是《詩》、《書》、《易》、《周禮》、《儀禮》、《禮記》、《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春秋左氏傳》等九部經書。顯然在七經、九經中,已經把古代闡述經義的一些傳、記也包括到經的範圍之內了。在唐代,《論語》和《孝經》是要求所有讀書人都要研讀的,稱之為「兼經」。

唐文宗年間(827—840年),朝廷下令把九經以及《論語》、《孝經》都刻在石碑上,總共十一部書,稱為十一經。這些經書刻石至今保存下來,就是有名的「開成石經」。

在宋朝,理學家們把《孟子》和《爾雅》也提高到經書的地位。北宋哲宗年間的科舉考試中就包括《孟子》了。從此儒家的經典便成了十三經,直到封建社會終結,再也沒有變化。十三經之中,《周禮》、《儀禮》、《禮記》合稱「三禮」,《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春秋左氏傳》合稱「春秋三傳」。

對於這十三部儒家的經傳,漢朝及其後的學者們做了大量的注釋工作,人們稱之為注或箋。唐宋時期,由於時間久遠,人們對漢代的注釋也難於理解了,於是一些學者不僅註解經傳的正文,而且對前人的舊注也進行解釋和闡發,習慣上就稱之為「疏」或「正義」。南宋以後,有人把十三經以及比較好的注、疏、正義合刻在一起,形成一整套經書及其注文,稱為《十三經註疏》。這十三部經書的註疏作者分別如下:

《周易》魏王弼、韓康伯注,唐孔穎達等正義;

《尚書》偽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等正義;

《詩經》漢毛亨傳,漢鄭玄箋,唐孔穎達等正義;

《周禮》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

《儀禮》漢鄭玄注,唐賈公彥疏;

《禮記》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等正義;

《春秋公羊傳》漢何休注,唐徐彥疏;

《春秋穀梁傳》晉范寧注,唐楊士勛疏;

《春秋左氏傳》晉杜預注,唐孔穎達等正義;

《論語》魏何晏集解,宋邢疏;

《孝經》唐玄宗注,宋邢疏;

《孟子》漢趙岐注,宋孫疏;

《爾雅》晉郭璞注,宋邢疏。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