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涅盤王者 第49章 草船借箭(1)

明窗淨几的會議室里,全套素裝的林恩與一群軍服筆挺、飽經風塵的將領們同桌而坐。儘管是刻意蓄了鬍鬚、裝著老成,年輕且富有活力的肌膚卻如實描述著他的青春。以尋常人的眼光來看,一個庶民出身、不滿三十的青年能在這樣的高級場合敬佩末座就很不錯了,端坐首席簡直就是黃梁之夢,然而亂世出英雄、英雄出少年,超乎想像的軌跡成就了這個傳奇,而且這段傳奇還將繼續在世人的羨慕與驚訝中書寫下去!

「以工業部門的權威專家估計,即便我們與法、比等國結成跨國工業聯盟,德國工業也要十五到二十年方能恢複到戰前水平,軍工生產的全面恢複更要在二十年之後。如此看來,我們的專家並不真正了解德意志的發展潛力——僅僅兩個月之前,它的鋼鐵產量不足十萬噸,汽車、機車、輪船的年產量近乎於零,而在兩個月的時間裡,這個剛剛重獲自由的民族爆發出了驚人的力量,鋼鐵產量已經增長了六倍,汽車、機車發動機和船用鍋爐、輪機生產線已開始運轉,兩條步槍、一條手槍、一條衝鋒槍、三條子彈流水線組建完畢,火炮和炮彈的生產已進入倒計時……我們有理由相信,五年,只需要短短五年時間,德國的工業水平就將回到歐洲一流行列,軍事裝備的現代化也將在五年內全面運轉……而眾所周知,新式軍事裝備的誕生首先要經過一定時間的醞釀、設計、試驗才能定型、投產,我們已經浪費了四年時光,在不少方面都被強國拉開了差距,接下來五年我們不能任由差距擴大,必須提早為下一代武器進行籌備!」

林恩以信心充沛的語態發言之後,在場的將領們無一人提出異議或表現出明顯的質疑。魏克斯、古德里安、李斯特、舍爾納、加蘭德、馬沙爾,這些在第三帝國時期達到軍事生涯頂峰的高級軍官秉承了德意志軍人一貫的務實風格,他們專註于軍事領域,對於軍事之外的事務既沒有權力干涉也沒有投入精力,更不會去揣測那些自己並不在行的東西。當他們的新領袖結合各種公開和非公開的因素得出工業復興僅需五年即有小成的結論時,他們便開始依照這個時限去規劃夢寐以求的軍事復興。

「我雖然不是軍人出身,但自小就對軍事裝備、謀略戰術頗感興趣。如今重建國家,我們提倡人人獻計獻力。今天我也講講自己在軍備領域的一些設想,不盡成熟,也許還有不切實際的——我誠懇接受大家的意見,也希望大家能夠不設防地將自己的想法說出來。」言罷,林恩一本正經地翻開自己的筆記本,裡面還配有自己畫的簡圖。作為一個後世軍事愛好者,他這些所謂「不成熟」的設想每一個皆是經由歷史驗證的,能夠讓研究人員少走很多彎路,甚至可以說是價值連城的。之所以在高級將領會議上提出來,而不是私下裡找技術專家們布置,為的是讓這些資歷、威望、能力都很出眾,在一些時候顯得自恃甚高的將領們一步步從形式到內心都信服於己。

「首先是空軍,動力飛機誕生至今已有近半個世紀,期間經歷了多次變革,而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代,空軍正同時進行著三場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變革:第一場,是飛行動力的變革,我想許多人都已經意識到,噴氣式飛機正取代活塞動力成為戰場主角,而值得慶幸的是,德國在這方面還沒有落後,一些先進的設計仍處於領先地位,我們應該也必須將這種優勢保持下來,活塞飛行器僅繼續在民用航空及低強度軍事偵察、聯絡、觀測等領域發揮作用;第二場,是空戰武器的變革,制導火箭彈和機載雷達的升級發展全面顛覆了我們對傳統空戰的理解,幾個月前發生在德國北部空域的戰鬥已經為這場變革揭開序幕,強烈的戰損對比引發了各國空軍官員和設計者的研究與反思,據我得到的內幕消息,美英蘇競相加大了噴氣技術、機載雷達和制導武器的研究投入,可以說,誰佔領了技術制高點,誰就掌握了未來的碧空藍天!第三場變革,是空軍戰術的革命,傳統空戰都發生在肉眼視線之內,而雷達的有效探測範圍和無線電制導武器的理論控制射程是遠遠超過這一距離的,若干年之後,空戰將在飛行員目測到目標之前結束,這就是『超視距作戰』,它必定取代當前的視距作戰,而機載機槍和機炮也將逐漸淪為配角……」

說完這第一個方面,林恩有意將目光投向阿道夫·加蘭德,這位37歲的空戰王牌和優秀指揮官是在場將領中年紀與自己最接近的。「小鬍子將軍」不僅飛行技藝高超,在空戰裝備方面也頗有發言權,他看好以Me-262為代表的噴氣式戰機並向帝國高層力薦,卻因此與希特勒、戈林為了德國空軍的生產、配備、調度、使用而產生爭吵,甚至一度被戈林逼上絕路。在戰爭結束前的最後一段時期,加蘭德如願率領一支裝備Me-262的噴氣式戰鬥機中隊升空迎敵,並親自擊落了7架盟軍飛機,而在戰爭結束後,加蘭德在英國蹲了兩年監獄,於1947年獲釋回到德國,並在德國防衛軍擔任技術顧問和有名無實的殲擊機聯隊指揮官。

對於林恩提及的三場空軍革命,加蘭德並沒有強烈的反應,而是陷入了沉思,所以對林恩的目光無動於衷,空軍的另兩位將領以及在後排旁聽的參謀軍官狀況也如出一轍。

林恩低頭在筆記本上翻了一頁,看了自己所列提綱,預先準備好的內容也就順暢地「傾瀉而出」:「陸軍方面,裝甲兵、步兵、炮兵的角色已基本固定下來,坦克仍將是陸戰之王,是陸上戰術的核心,其技術發展的趨勢是裝甲不斷增厚、火力不斷增強,反坦克制導火箭彈將成為步兵和裝甲車輛的主要反坦克手段;火箭炮不足以完全取代火炮,但它的作用將因為技術進步而放大;值得注意的是直升飛機,它與制導火箭彈結合之後將成為一種強力高效的反坦克武器,也許比強擊機掛載特殊航空彈更具攻擊性,而且隨著直升飛機技術的發展,其獨特的運輸能力也將顯現出來,輔助陸軍部隊進行戰場的大範圍穿插……」

在場將領以陸軍居多,因而林恩做這番表述之時吸引了諸多目光的直視,以古德里安為代表的技術派眼神中包含著肯定成分,但這些簡單粗略的分析顯然不足以滿足他們的「胃口」。古德里安便率先發問:「在總統閣下看來,坦克能否結合強有力的防空武器而成為全面的陸戰之王?」

「不能!」林恩乾脆果斷地回答說,「無論技術如何發展,戰鬥機是戰鬥機,轟炸機是轟炸機,每一件武器都有它的專長和局限——坦克並非不能加裝防空武器,但這隻會降低它的戰鬥效率,倒不如將防空任務交給專門的防空武器。」

古德里安看來是接受了這個回答,由於此次軍事會議禁止任何人進行書面記錄,他只能以手指在桌面上比劃著。

對於海軍將領們期盼而又無奈的心情,林恩完全能夠理解,在他的規劃里,德國海軍的重建放在最後一位,而且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裡,德國是不太可能擁有一支強大的水面艦隊了。

「海軍方面,航空母艦已取代戰列艦成為海權象徵,重型炮艦將逐步退出歷史舞台,制導火箭將登上艦艇——包括潛艇,海戰也將因此進行一場超視距作戰的革命,而潛艇仍將是我們賴以立足的特色……」

待林恩將自己羅列的所有設想講完之後,原本覺得聽聽罷了的將領們有不少已經改變了態度,敏感的軍事眼光和理性的邏輯思維讓他們意識到這些設想的重要性,而且相當一部分都能從戰場上找到現實佐證。在這之後,德國軍隊首腦、陸軍總司令馮·魏克斯元帥說:「聽了總統閣下的設想,我忽然覺得未來的道路有諸多挑戰,更有許多寶貴的機遇。眼下我們雖然失去了過去引以為豪的工業資本,但得益於舉國上下的支持,軍隊的基本架構已經重建完畢,大量富有經驗的軍官和技術士官也回歸德國軍隊,這些都是我們重回強國之列的基石所在!當然了,在武器研發領域,昔日的許多著名專家都已不在我們的視線當中——被其他國家俘獲擄走的、更姓改名逃離德國的,等等。雖然技術領域不斷有新人出現,但這些專家的損失必然對我們的下一步計畫造成影響與困然。此外,在1945年,不少進入樣品研發階段的新式武器圖紙資料都被銷毀或遺失,通過試驗得出的數據甚至比金子還要珍貴,所以我們接下來的道路會走得非常艱苦。諸位,從零開始是一種無奈,換個角度也是一種契機。從現在開始,我們可以拋棄過去的一些陳舊負擔,盡情展現我們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68歲的老元帥尚有這樣的雄心壯志,年富力強的將領們豈能用保守和消極讓同僚們恥笑。擔任軍事顧問部首席長官的古德里安說:「事實上,我對總統閣下的言論感到非常驚訝,因為他說的很多內容正式近幾年我苦苦思索的,而且我剛剛有個新的想法:僅以德國目前的技術力量,要在短短五年內恢複因戰爭而失去的積累很難,不妨利用當下國際格局,與旨在對抗蘇聯的國家展開有針對性的軍事合作,藉助他們的技術力量和技術成果彌補我們原本擁有卻流失掉的基礎,以此加快對新一代裝備的研發進度,大家覺得如何?」

馮·魏克斯半閉著眼睛考慮片刻,表態

上一章目錄+書簽下一頁